東方明月品茶夜談

生於美麗的杭州。小時愛在西湖邊上賞月納涼,品茶夜談。好詩詞,小說,和數學。1989年人在北京,那一天,那些人,那些事,從此改變了我。風花雪月隨歲月遠去,政治,曆史成為了我的新寵。
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中國要買美國國債?為什麽說這是一種短期行為?

(2014-01-19 08:14:57) 下一個

 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保持其貿易順差,以保護國內企業。


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是保護公平貿易,世貿組織有兩大遊戲規則,自由貿易和貨幣自由兌換。在這樣的規則下,當一個國家有貿易順差時,他的貨幣的需求量就會增加,貨幣就會升值,最後導致出口價格增加,使貿易順差減少。如果貿易雙方都遵守世貿遊戲規則,巨額貿易逆差或順差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有一個容易混淆的問題需要說明,國際貨幣匯率和貨幣本身的購買力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取決於該貨幣在國際上的需求。某國的貿易順差意味著別國需要更多該國的貨幣來購買該國的產品,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該國貨幣的升值,即使該貨幣在國內因為通貨膨脹而貶值也無法改變其匯率上升。當然,這個理論是建立在貨幣自由兌換的基礎上的。


保持貿易順差大多數是依靠操縱貨幣,手段主要有兩種:人為幹預貨幣交易和購買外國證卷。

1)通過稅收,外匯管製等方法可以人為地降低本國的貨幣匯率。但這種幹預的時間越長,後遺症也越大。除非你永遠不把自己的貨幣國際化,否則幹預的時間越長,程度越大,貨幣國際化自由兌換的難度也越大。最有名的就是90年代的日本,野心勃勃的日本希望通過日元國際化提高日元地位,進而取代當時日暮西下的美元。結果暴漲的日元以及後麵的房地產危機讓日本經濟至今一蹶不振。貿易順差有好處,貨幣國際化有利益,但兩者不可兼得。

2)購買外國證券。購買外國債券在貨幣運作中相當於進口,購買外國證券提高了外幣需求量,從而迫使其升值。當年的日本,今天的中國都是通過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來維持其高額貿易順差的。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在保持貿易順差的同時不會影響其貨幣國際化,問題是這錢你能夠收回來嗎?賣掉美國國債容易,但隨即而來的本國貨幣暴漲你能承受嗎?


貿易順差在短時間內能刺激國內經濟發展,的確利大於弊。但長期如此絕對是弊大於利,一則長期購買外國證券等於替人做嫁衣裳,把人民的勞動成果白送給人。再則長期保護國內企業反而會像寵壞孩子一樣降低那些企業自身的競爭力。第三貿易順差等於減少國內供應,人為製造通貨膨脹,甚至產生出口物價遠低於內銷的怪現象,損害勞動者利益。另貿易順差損人利己,遲早必然遭到別國報複,沒有人是傻瓜。更可怕是保持貿易順差的時間越長,副作用越大,而且越難脫身,這和吃鴉片一樣。


從國家長遠利益考慮,老老實實保持貿易平衡才是強國的正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國際貿易中想要取得長遠的利益,必然學會付出,必須要有取舍。這和做人是一個道理---貪小利者不能成大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