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

白熊,達拉斯人。幹科研的,是個愛運動的基督徒,也愛唱歌,熱愛生活,願我的博客能交很多朋友!
個人資料
正文

Memorial Day馬拉鬆想到了什麽?

(2024-05-31 13:52:30) 下一個

Memorial Day馬拉鬆想到了什麽?

 

2024-05-27

我第一次跑Bachmann 湖畔的Memorial day 馬拉鬆是2014年,當年的起跑時間是早晨五點,我稱之為《早晨五點鍾的馬拉鬆》。此刻大地還是一片沉寂黑暗,岸邊的水鳥卷縮著翅膀,偶爾伸頭打探一下這群跑步的人,然後接著安心睡覺。

每次起跑之前,比賽組織者都不忘煽情一番,似乎是代表著千千萬萬陣亡將士向馬拉鬆Runners 發出的靈魂拷問,你們中誰是第一次跑馬拉鬆?舉手者一片,他向第一次跑者發出祝賀!接著問道,誰跑了50次?又是響應者眾多。誰跑了75次?仍有舉手者。誰跑了100次了,200次? 300次?500次?舉手的人越來越少。。。

十幾年過去了,就連當年的組織者也都漲了十多歲,組織者的跑馬次數超過了 1000次。

十多年過去了,起跑時間改成了6點。若今天有這樣問話,我也敢舉2次手了。是的,今天是我的第75次 馬拉鬆。跑1000次咱不敢想,但離我的目標跑100次,是不是又近了一步?

由於施工的緣故,原來圍著湖邊跑的路線改成了有一段沿著公路跑,距離延長到了27邁多,但大家都毫無怨言,把所有抱怨的都指向了天氣,10點鍾以後天氣越來越熱,直到了達到了95°F 。喝的水遠不如朝身上澆的水多,我頭上蒙了一塊浸水的毛巾,可是一會兒就蒸發幹了,渾身不住地出汗也讓蛻下的皮變成了搓下來的泥。驕陽再次把我烤成了“關公”!每年這種時候,就是我在脫胎換骨。

來美國近30年了,在這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大熔爐裏焙烤,在文化衝突中煎熬,尤其是,最近十幾年跑馬拉鬆的體驗讓我真切地感受著一種不同的文化—馬拉鬆文化。這種文化不一定比我的傳統文化好,但其一定有著自己的優勢,它不是屬於哪一個民族的,而是屬於全人類。

在Memorial Day的馬拉鬆途中,看看馬拉鬆文化與我的傳統文化有那些衝突?

1)在美國不長的曆史上許許多多的陣亡將士是死在了境外,而中國的陣亡將士卻是死在了國內,是在為保家衛國而犧牲的。最多慘烈的是抗日戰爭,中國人民犧牲了3500萬。在中國古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壯舉。今有美國所有戰爭都是在境外進行。因此,若國家有需要戰爭的話,就到國外去打,讓祖國的一條大河永遠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讓國內永遠是大後方。永遠是馬拉鬆的安全賽場。要想做到這一點,國家必須強大。

2)而國之強大首先要民族體魄健強!我們傳統文化中某些糟粕卻被當成了精華宣揚。體育之目的就應該是強國,而不是來養生,而今天把養生吹的沸沸揚揚的,是不是另一種漢奸理論,居心叵測?看我華夏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文明其精神 野蠻其體魄。而道家養生卻說,不主張跑步,跑步傷氣!想想今天的奧運項目,那個不傷氣?為什麽更高更快更強的追求不是出自中華文化?文藝複興運動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浪潮沒有發生在東方大國?難道是因為怕傷氣嗎?還有更可氣的地方,東方的練家子總自詡,真人不露麵,這種怕傷氣,不露麵的哲學就是在自欺欺人。你要是強大就要讓人知道,讓人知道你不僅強大,還要敢展示給世人看。自己隱形於世對社會的進步就沒有一點貢獻。你要不展示給人看,誰知道你強大?當外敵入侵,國家需要用你與外敵對陣,一旦露麵卻敗下陣來,一句我要回家就了結了?多少武俠電視劇,尤其是對陣洋鬼子的電視劇是這樣的結局,看似很悲情,但是人們不僅要問,你不傷氣地練了半天有什麽用?總之,這種虛偽的怕傷氣,不露麵的哲學導致了民族的體質猶如林黛玉般的纖弱,想以此來抗衡施瓦辛格一樣的體格,就是天方夜譚。

東方大國的文化基於農耕文明,隻要播種就有收獲,隻要風調雨順不愁五穀豐登。財富靠一點點積累,文明逐步發達起來,人民安居樂業,文明也得以進步。而遊獵民族常常為了捕捉獵物而不停地奔跑,一直要把獵物追到死才捕獲之。不定居,哪有獵物就追到那裏,體力必然強悍。反之,農耕民族的定居和文明進步,進化了大腦,纖弱了四肢。彪悍的遊獵民族看不起定居的農耕民族,經常搶掠他們。每到秋高氣爽時節,戰馬膘肥馬壯,搶掠就要開始了。為了防禦他們的搶掠,中國人修了萬裏長城。與此同時,東南沿海也常有海盜的襲擾 。搶奪別人的財產致富,遠比靠勞動積累即快又易,何樂而不為呢?揭開近代西方列強的發家史,幾乎都有過當海盜的前科。這些海盜的後人們常常以開拓新邊疆為榮,說到底,還是強悍就是有理,被搶的弱者有理也說不清。叢林世界嗎,曆來如此。盡管後來人類發明了很多文雅的詞匯,但都是用來描寫勝利者的驕傲,和失意者的悲哀的。

當戰敗之後馬車載著受傷者在落日的餘暉下回家的悲情畫麵,與海盜後裔們高頭大馬趾高氣揚的鏡頭交替出現我的眼前,哪一個更風光無限?不言而喻,弱者就是這樣的命運,因為曆史是勝利者寫的。用不了多久,失敗者就會被人遺忘。正義呀,天理啊,在生存是第一位的年代裏不是一句空談嗎?物擇天選,適者生存!大自然的法則就是這樣。

3)我們的農耕文明存在幾千年了,也孕育了中醫中藥,還自認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是未必是絕對真理。首先,我不否認它有道理,可是,非要自我標榜是絕對真理,我就不能認同了。

我跑在馬拉鬆途中,氣溫越來越高了,經過水站,抓過一杯水就喝,還要往身上澆上一二杯。而養生者說,當溫度達到 40°C ,一定不要喝很冷水,冰水。喝涼水,冰水可能導致小血管破裂, “ 爆炸 ” 。 還重要的事說三遍:盛夏酷暑喝冷茶、涼開水、冰水或冷飲,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此刻,這種養生經對我來說,是不是對牛彈琴?連喝水都要講究溫良恭儉讓能讓中華民族強盛嗎?

喝溫水的隻有在中國。走遍全世界,你看看其他民族誰喝溫水?隻有自己喝溫水吧?雖然有道理,但不是真理。是真理就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因此喝不喝溫水自己看著辦吧!在一個馬拉鬆途中,水站的水,飲料都是冰鎮的,當氣溫到了95–100華氏度喝冰鎮的水都不覺得涼了,你想喝溫水,也沒人提供呀?即使是在中國舉辦的馬拉鬆,能提供溫水喝嗎?

因此說,喝溫水可以養生不假,隻是一種文化一種理念,但絕對不是真理。不提供溫水喝,中國就不舉辦馬拉鬆了嗎?中國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過去的自我認知。

 

1) Memorial Day 馬拉鬆 ----- 早晨五點鍾的馬拉鬆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2) Bachman Memorial Day馬拉鬆 2015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3) 一加一的故事 - 博客 | 文學城 (wenxuecity.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