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

白熊,達拉斯人。幹科研的,是個愛運動的基督徒,也愛唱歌,熱愛生活,願我的博客能交很多朋友!
個人資料
正文

揚帆遠航再啟程

(2013-07-01 12:24:59) 下一個
 
 
一.曆史的一個瞬間…

達拉斯六月的天氣開始炎熱,但是再熱也熱不過人心的熱情。六月的第8日,在歌友章賽勇家,正在舉行一個特別的聚會。參加聚會的人大都參加了五月十八日,在休斯頓的《歲月甘泉》演唱會。此刻,演唱會的錄像再現在大屏幕上,人們以不平靜的心情觀看著影像中的自己。歌聲與韻律充滿了大廳,演唱者們的激情,伴隨著蕭楫指揮的跳躍的身形,像波浪在起伏,在激蕩;演唱者在屏幕上唱,觀眾在下麵哼。又是一個45分鍾全場演出。


曲終,掌聲四起。忽然一個聲音響起,他們唱得真棒!他們是誰呀?不都坐在這裏嗎?想不想再來一次啊?當然想啦!那麽剛才的掌聲就表明達拉斯的歌友要揚帆遠航再啟程了。



二.《歲月甘泉》演出會唱響達拉斯

原來,想再來一次的想法,早已醞釀成熟,並已經在付諸實施。若把參加休斯頓的演出說成第一個戰役,這個戰役籌備了9個月,終於在五月十八日在休城打響,那麽在它打響之前的幾個月裏,在達拉斯再來一次的想法,已經在幾個人的心中成型了。陳建,周曉萍和韋丹維,他們跑前忙後,聯係好了FORT
WORTH交響樂團,落實了演唱會資金來源,參加了休斯頓演出的洗禮,取得了籌辦大型音樂會的真經。在得到了這次聚會人們的掌聲之前,一切都已著手在做了。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是幾百人同心協作的大工程。這是讓耶魯大學合唱團的陸成東指揮,他是在北美演出《歲月甘泉》的藝術總監和總召集人,嘔心瀝血的營生;這是讓休斯頓的蕭楫指揮一年多拚了老命的工程。基於前麵六場演出成功的經驗和教訓,蕭指揮提出了誠懇的建議,一定要站在成功的基礎之上,不能做無意義的探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力爭取成功。

達拉斯能辦好一場自己的《歲月甘泉》演唱會嗎?能!首先我們有人才。那個最先有想法的人,是一個電子工程專家,曾是一個老知青。8年的黑龍江軍墾鍛煉生涯,鑄造了一副能夠承擔這一責任的肩膀,和耶魯大學陸成東指揮相似的經曆,讓他責無旁貸地擔當起這一責任。陳建先生就是曆史為我們達拉斯唱響《歲月》預備的不二人選。也許他沒有想到,最初他接到蕭指揮的電話,邀請他參加休斯頓的演出時,從他答應的那一時刻開始,他實際上接過了一種責任。你看從接受邀請時,到參加休斯頓演出是九個月。而從現在起,到我們明年達拉斯的演出也是九個月。看似偶然的巧合,實際是命運的安排,從他去兵團的那一天起,就有了一種責任,要告訴曆史,要告訴未來,我們一代人的經曆。曆史選擇了蘇煒作詞,霍東齡作曲,把那一代人的青春與熱情,無奈無悔與無愧無畏寄托在《歲月甘泉》中國知青大型組歌,這樣的精神作品中。為了更好地表現詞曲作者要傳達的精神,中央音樂學院的嚴冬,為歲月甘泉的演奏做了音樂編配,使音樂產生了立體感,氣勢磅礴,委婉動聽,終於有了今天的效果。曆史還不忘為在各地的演出,選擇了把他轉化成物質作品的實踐人。休斯頓選擇了蕭楫,而達拉斯選擇了陳建。陳建分明是感受到了一種責任,一種要把自己的經曆告訴後人的責任。幾十年後,我們都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曾經看到《歲月甘泉》演出的年輕人會把這一切告訴後人。人類的文明就是這樣傳承的。

播放完5.18日演出錄像之後,陳建在向大家表白自己的內心時說,感謝大家的信任,我一定恪盡職守,竭盡全力。我想用感恩,真誠,互信,愉快和寬容。這個十個字來鞭策我自己,把我們達福地區的華人盛會辦好。他的表態把這次聚會的情緒推向了高潮。
 
三.我們能成嗎?


就憑我們達拉斯的地位,我們做什麽也不能比休斯頓差呀!你知道嗎?

達拉斯可是美國第四大城市群,達福地區人口650萬。雖然地處內陸,比不了休斯頓就在海邊,有海風滋潤,海浪照顧,人心活躍,常領德州民風之先,曆史把《歲月甘泉》在美國的巡回演出的第六站,選在了休斯頓就是明證。但達拉斯也有自己的優勢。達拉斯是美國的科技重鎮,在生物醫學,IT行業等方麵有著讓全世界齊矚目的亮點。加州有矽穀,達拉斯有矽平原的說法,是行家們公認的。達拉斯的華人雖沒有休斯頓的多,但在美國,達拉斯的名人一點也不比休斯頓少。光以總統命名的Highway就有兩條,前總統圖書館也有一家。若說休斯頓的火箭得過NBA總冠軍,那達拉斯的小牛不也是總冠軍嗎?


18年前的1995年,為了慶祝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曾有過達拉斯全僑界齊心合力大合唱的局麵。那個大合唱據說有幾百人之多,在抗日的大旗下,兩岸三地,不止三地,隻要是華人,心中有中國的炎黃子弟,一起同唱《黃河大合唱》。那個場麵讓人激動不已,熱血沸騰,可惜我來美國晚,沒有趕上。參加了大合唱,跟我說起的人,在合唱之後的幾個月都不能平靜。我們想象中的《歲月甘泉》在達拉斯的演唱,不但要再現《黃河大合唱》的輝煌,更要超過他,給曆史留下新的記錄。



四.《歲月甘泉》的影響力


《歲月甘泉》的精神內涵,她的藝術魅力,不僅撥動了知青的心弦還觸動了沒有知青經曆人的內心。有代表性的有:


鹹信益先生。蘇煒在“《歲月甘泉》耶魯緣”一文中提到,耶魯愛樂樂團指揮、耶魯音樂學院指揮係的美籍韓裔教授鹹信益先生說這樣的旋律,這樣的情緒氣氛,讓我想到我自己早年在韓國服兵役的年代。蘇煒問他,那是什麽時候?” “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 “真的嗎?怎麽可能呢?蘇煒瞪大了眼珠子,大為吃驚——這正是《歲月甘泉》描述的知青時代。《歲月甘泉》鉤起自己年輕時的回憶,誰的青春激情不是難忘的呀!哪個人的青春回憶不是美好的?起初蘇煒還奇怪,可是……按說,這是純粹的中國調子,中國的故事,與你在韓國當兵的生活,扯不上關係呀!” “就因為這個——青春。青春,不管放在哪裏,在什麽樣的環境下,都是一樣美麗的。鹹斬釘截鐵地說。


甘智岡先生。華聲合唱團的團長,最資深的華聲歌友,他參加了休斯頓的演唱。他說,我並非知青, 而且在台灣長大,
對國內發生的事, 並不是那麽了解, 除了一些重大事件如大躍進文革紅衛兵之外, 知青沒有在我記憶的檔裏。但2013年5月18日和達拉斯四十多位歌友參加了休士頓《歲月甘泉》大合唱, 讓我產生極大地震憾,
原來在文革發生後的十幾年中, 中國大陸有一千多萬的中學生被送到了農村,
受到了極其嚴酷的訓練, 甚至許多寶貴的生命犧牲在西北的黃土中,
或北大荒的凍原, 或海南的蠻荒叢林裏。
承蒙過來人不棄容我混雜其中做一個冒牌知青, 讓老朽也夾在裏麵一起高唱「不再年輕」,讓我分享知青的喜怒哀愁,和參與演唱霍東齡和蘇煒兩位所作的好聽的歌。音樂沒有國界、省界;也沒有時光的界限,好歌是永恆的。


湯姆·多菲先生。不光年齡相仿的東方人對《歲月甘泉》有了共鳴,純粹的西方人,老美湯姆·多菲Thomas Duffy)先--耶魯銅管樂隊的指揮說,指揮係的鹹信益教授推薦我聽了你的大作,我很喜歡,太好了!他更是顯得快言快語地說,我認為,這是一部世界級水平的作品!

還有一位居住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音樂人,寫給她的合唱團友的一段文字。信中言:她和她的母親、姨媽一起聆聽這個作品,時時被她的旋律、歌唱和翻譯歌詞中的柔美與力量,感動得熱淚盈眶。她希望她和她的歌友們能有幸一起演唱這個作品,並熱切期待著早日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感受

當湯姆和蘇煒在耶魯校園裏漫步時,蘇煒向他提出了疑問:我感興趣的是,這樣的年青農民的故事,你一定從來沒有經曆過,你為什麽會喜歡這部作品呢?他的回答同樣讓我一驚:她讓我想到了自己曾經投身的反越戰、爭民權的那個年代的音樂。我心裏一動:美國的越戰時代,那也正是知青故事發生的同樣年代呀。湯姆同樣是我的同齡人,應該也屬於相類於大陸老三屆的戰後嬰兒潮的一代人。是嗎?我打量他一眼,你們所經曆的反越戰、爭民權的年代,你們所唱的歌曲,所涉及的人生話題,應該和我們這些中國老知青,大不一樣吧?為什麽……”“這就是我著急地想讀到歌詞的英文翻譯的原因。連我自己也暗暗吃驚,這完全是另一個時代、另一個世界的旋律和歌唱,為什麽她還是能那樣打動我?

哎呀,當我讀到這些,真不知道《歲月甘泉》演唱者和聽眾們還會有什麽共鳴?但我敢肯定大家獲得的都是正能量,都再次體驗到自己的青春時代,都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光景。

你看,一個藝術作品,扣動多少人的心扉。沒有政治說教,隻是對青春的回憶,這回憶有苦楚,有眼淚,有激情,當你唱過之後,當你聽完之後,無不激動萬分。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啊。


五.新世紀的黃河大合唱


雖然我們中國人對世界文明和藝術有過巨大的貢獻,可近代有什麽呢?俄國人有芭蕾舞天鵝湖,英國人有莎士比亞的戲劇,意大利人有歌劇,美國人有好萊塢的電影,我們有什麽?總不能說我們有過“樣板戲”來糊弄自己的吧?


《歲月甘泉》的問世真可以說是一種嚐試,一個偉大的嚐試。在這個嚐試中,用音樂語言述說了整整一代人的故事,他們的經曆,他們的愛情,激情,死亡,感恩,感念和自豪。這是人類共有的情感,沒有語言,種族和信仰的隔閡,有的隻是共同的理解。


如果我們都用這種人類共同的語言來溝通的話,還有什麽隔閡不能消除?還有什麽堅冰不能打碎?還有什麽艱難不能克服?如果說,74年前的《黃河大合唱》道出了我們民族的心聲,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把全世界的華人團結在一起,那麽今天的《歲月甘泉》就是新世紀的《黃河大合唱》。所有華夏子孫在這個大合唱都中找到了自己。在這個大合唱中,我們沒有海峽隔離,沒有政治阻礙。我們中國已經統一了。

達拉斯神州合唱團團長路平在回華聲合唱團團長甘智岡的信中說,非常感謝你的盛情邀請。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願意加入到這一盛事之中,我也願意用我的微薄之力,協助和促進這一盛會的順利進行。我也非常感謝你們在前期籌備工作中的付出和辛勞。…。
讓我們以感恩的心,以誠相待,互相信任,愉快合作。我想我們一定能夠把這個盛會辦的熱烈、感人。


你看事情就這麽成了。我仿佛看到九個月後演唱會的激動場麵。這場麵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在悉尼歌劇院,在休斯頓SugarlandChurch…等地出現過,它將在2014年三月一日,再現達拉斯。


六月8日,一個普通的夏日。在這一天,當過知青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裏弗尼亞的一個農莊會談。在輕鬆的閑聊中,都談到了自己青年經曆對形成他們現在世界觀的影響。習近平向奧巴馬分享了自己青年時下鄉插隊的經曆,認為這段經曆讓他更加了解了中國。而奧巴馬則和習近平分享了自己年輕時在夏威夷的時光,讓自己形成了現在對美國的認識。

而這一天,對達拉斯要把《歲月甘泉》在唱一遍的歌友來說,是揚帆遠航再啟程的日子。




參考


蘇煒:《歲月甘泉》耶魯緣
http://www.sygqchorus.org/Pages/TheCantataAndYale.aspx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