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川普可以使用關稅代替個人所得稅嗎?

(2025-02-03 20:14:41) 下一個

川普上任後的四大亮點今天出現,這家夥還真有些能耐,他似乎又可以吹牛自己是談判高手了。

首先,在與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會談後,巴拿馬總統隨即宣布中斷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協定。巴拿馬也允許美國海軍艦艇通過的優先權,但是巴拿馬政府認為他們對運河的控製權沒有談判的可能;

其次,哥倫比亞總統從開始強硬到服川普的軟隻用了不到24小時,他同意自己派飛機接非法移民回國;

第三個勝利發生在今天,川普規定在2月1日增加對墨西哥的25%關稅,今天(2月3日)就傳出墨西哥與美國已經達成臨時協定,將會暫停川普所增關稅一個月。雖然具體內容如何,我們還不知道,但是作為應戰方墨西哥應該是妥協的更多。

最後今天下午傳出的信息,加拿大政府有些屈服,同意花費高達13億美元加強邊境控製和布置一萬人巡邏美加邊境,還會任命芬太尼沙皇。與此同時,川普也會投資2億美元加強防範犯罪和芬太尼。加拿大總理杜魯多也說川普同意暫緩對加拿大的關稅30天,加拿大也放棄了報複性關稅。

似乎川普忙活了半天,隻有對中國的關稅繼續,與中國的交易很難達成。

根據普林斯頓博士李少民的數據,美國經濟總GDP為27-28萬億美元,美國與三大貿易國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總共的貿易額度大約1.5萬億美元,這隻占美國經濟的大約5%(ChatGPT認為是8.9%),而川普對它們所增加的25%和10%的關稅隻占美國GDP的1%左右(ChatGPT認為1.8%)。在這四國中,外貿在美國經濟所占的比例是最小的,進出口貿易加起來隻占美國經濟的20%,進口才占美國經濟的10%。其他三國則不同了,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外貿占他們經濟的50%以上,中國也是高達30%。

麵對經濟衰退的現狀,出口是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的最大亮點,雖然消費和投資占據更大的份量。

從這些數據看,美國擁有相當成熟的內需市場,它使美國扛得起外國反製的關稅。美國對加拿大的關稅對當地民眾是切身之痛,加拿大對美國的反製關稅卻動不了美國太多的脛骨。

那些當年跑到加拿大的保皇派後代,自己不努力原創什麽,混了幾百年還在為英皇下跪,經濟上也隻是靠為南方大哥加工,再加上依靠賣上帝留存的石油和天然氣。

增加關稅的操作非常靈活,可以隨時改變,川普對哥倫比亞的威脅在24小時內改變,對墨西哥和加拿大也是快速緩和。中國對美國產汽車的關稅曾經很高,在1986年中國對進口汽車的關稅高達220%。經過多次調整,到2006年中國相應的關稅降至25%。

在美國似乎隻有死亡和稅收兩件事不能避免,但這是一個對美國曆史不了解的說法,美國直到1913年才開始收個人所得稅。

有人說這話是愛因斯坦說的,那是因為愛錢如命的德國猶太人對美國的誤解,這家夥訪問日本途經上海時,對旅行和演講費用那真是斤斤計較。

將中共與中國人民分開的美國國務卿前智囊餘茂春在一次訪談中說,美國在1913年才正式對普通民眾征收稅款,以前都是對外國政府的關稅等政策在維持美國政府的運行。餘茂春不愧為伯克利博士,這確實令我腦洞大開。

美國自1913年後才刀口向內,對美國普通民眾征稅,所以叫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川普這次決定刀口向外,成立External Revenue Service (ERS)。

這才是正道,有本事的男兒去外麵打天下,走出家門去掙錢。別一天到晚盤剝我們這些普通民眾。

追溯曆史,美國直到1913年才正式實施個人所得稅還很複雜,主要原因與憲法限製、經濟結構變化以及政治妥協有關。

美國什麽東西都是有法可依,這是美國再混亂都能向前發展的根本。美國憲法最初對直接稅的征收有嚴格限製,根據憲法第一條第九款,聯邦政府不得在沒有按人口比例分配的情況下征收直接稅,這一限製使得早期的聯邦政府難以征收個人所得稅。

讓我們看看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九款中的相關部分:“No Capitation, or other direct, Tax shall be laid, unless in Proportion to the Census or Enumeration herein before directed to be taken.”(任何人頭稅或其他直接稅,除非根據之前規定的人口普查或統計按比例分配,不得征收。)

這意味著直接稅(如人頭稅或土地稅)必須按照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而不能由聯邦政府隨意征收。這一條款成為早期個人所得稅的法律障礙,因為所得稅被視為直接稅,卻無法根據州的人口比例分配。

那麽當時美國政府依靠什麽運轉?19世紀的美國主要依賴關稅和消費稅等間接稅來籌集政府收入,工業化初期,美國的經濟主要是農業和貿易為主,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需求並不迫切。

美國在內戰(1861-1865)期間,為了籌集戰爭經費,聯邦政府短暫實施了個人所得稅,但在戰爭結束後被廢除(1872年)。這個很難理解,難道美國聯邦可以向美國南方征稅對南方作戰?美國最高法院在1895年的Pollock訴農民貸款與信托公司案中裁定個人所得稅違憲,因為它被視為未按人口比例分配的直接稅。

隨著時代的變化,美國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經曆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富人和大企業積累了大量財富,而普通工人生活壓力增加。這種財富分配的不平等引發了公眾對累進稅製的呼聲。

在這種變化的影響下,美國也隨即在稅法上涉及需要修憲的呼聲,這便產生了美國憲法的第十六條修正案。為了解決憲法障礙,國會於1909年提出了第十六修正案,明確賦予聯邦政府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權力,而不需按人口比例分配。美國修憲必須三分之二的州議會的批準,第十六條修正案在1913年才經過各州批準,所以那時對個人收入納稅才算合法。

美國修憲程序十分慢長,這也會涉及在我看來違憲的廢出生公民權的川普行政命令,隻是這個法律訴訟會以年的時間計算長度。

川普的終級目標是想通過國家關稅以大量降低個人所得稅的目的,現在聯邦個人所得稅已經有近50%的美國人不交,為民主黨養懶漢的做法,當然也使年輕人養育後代創造了經濟後盾。作為公平的需求,川普應該大幅降低我們這些中產階層的稅收。

那麽川普是否可能使用關稅代替個人所得稅?這種可能性似乎短期內不可能實現。同樣來自普林斯頓博士李少民的數據,美國全國收入的大概8%來自個人所得稅,但是直至最近的美國從關稅的收入僅占全國收入的0.3%。普大博士所說的數據與博文中的圖表似乎不相符,圖表中關稅所占比例大很多。

同濟教授:“美國媒體,高科技企業,政府對DeePSeeK的評論如何?美國Stargate投資計劃會有變化嗎?美國國內的評價?”

我的回複:“綜合來說評論相當正麵,美國感受到中國的競爭,但是也沒有國內宣傳的那麽驚慌,畢竟美國仍然擁有原創優勢以及信息自由的環境。接下來是美國想辦法如何麵對,現在是中國將價格降下來了,仍然存在開源與閉源的爭論,Sam Altman甚至提到閉源可能是錯誤的。既然是開源就應該允許所謂蒸餾,現在的問題是Deepseek到底用了多少或什麽級別的英偉達芯片。Stargate計劃沒有變化,已經在德州開廠,但是英偉達和OpenAI麵臨價格的疑問。美國對中國芯片的禁令會更嚴格,甚至會牽連台積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1911年蘇維埃建立,和1913年美國收稅,其實是一件事情。就是要國際化。國際化必須打破關稅,必須共產黨。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既然資本主義,就應該所有部委都二十年解散一次。在資本主義國家建立“體製內”,非常危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