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西部是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hil Dybvig成長和工作的地方,他人生的絕大部分時光都是在這裏度過的,他在印第安納大學讀本科和聖路易斯華大擔任教授三十多年。
因為國內很多人不了解美國中西部,我特地去攝影師魯植的朋友圈借來他拍攝的聖路易斯及其周邊地區的照片。他是我們同濟班上的女婿,授予了我這個特權-可以自由地轉發他的作品。
美國原則上沒有中部,隻有中西部,這是美國曆史決定的。因為移民先從東岸登陸,逐步往西延伸,他們曾經視俄亥俄的克裏夫蘭和芝加哥都是西部,這兩個大學的名字正好說明這個問題: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和Northwestern University。
附圖紅色的部分就是美國中西部,為法定的術語,算在人口普查裏麵的,包括這些州:Illinois, Indiana, Iowa, Kansas, Michigan, Minnesota, Missouri, Nebraska, Ohio, Wisconsin, North Dakota 和South Dakota。前麵幾州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最後兩州查了才知道,因為通常會被理解為西部州。作為美國尊重曆史的見證,除了印第安納州之外,所有中西部的州名都是印第安語。當時的人們就是有誌氣,名字土點沒有關係,移民們照樣可以努力把它們建成心儀的家園。
關於聖路易斯華大教授Phil Dybvig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新聞,國內媒體這幾天是炸翻了天,主要是說他與西南財大的院長合同在2021年終止,所以不能算他的得獎是西南財大的榮耀。
調侃他的帖子很廣泛,有人認為諾貝爾獎得主因為考核不過關被炒魷魚;有人說西南財大過早賣出了潛力股,還與自己在疫情前將Moderna股票賣掉相比較;也有人拿國籍出來說事。更有人這樣瞎寫:“如此優秀的一位經濟學家離開了中國。帶著他的中國妻子前往華盛頓大學。”
Phil Dybvig與聖路易斯華大商學院院長Mark Taylor在2017年紀念Diamond-Dybvig論文發表35周年。Taylor是牛津博士,Phil則穿中國傳統服飾。
其實按照國際慣例,Phil Dybvig應該算西南財大的諾貝爾獎得主。他擔任那裏的院長達十年之久,每年去那裏工作2-3個月,這已經足夠了。據說他在西南財大的校園很顯眼,有時紮長辮子和穿唐裝。比較靠譜的說法是,他在2021後不續聘的原因不是因為業績,而是因為疫情。
同濟海歸又歸海的校友這樣留言,他是專家,我就不懂了:“你不太懂國內的考核,合同裏的內容有時候是不可思議的,而且你還真的不知道它是否是認真的。雖然不一定是因為考核,但西南和Philip之間一定有什麽事發生了,而且是bad break,不然不可能連發個賀電這樣的行為都沒有”。
這是世界上通用的做法,全球各網站都是這樣統計的,各所大學的畢業生或肄業生,教授或博士後都算那所學校的諾貝爾獎得主,哈佛那160位諾貝爾獎得主就是這樣計算出來的,所以Phil Dybvig教授的榮譽也會算在IU,UPenn (他從那裏轉學去的耶魯),耶魯,Princeton和華大的名下。
大家可以看聖路易斯華大的諾貝爾名人榜,雖然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的畢業生和教授,但是倒數第二位的發現Ubiquitin的以色列人Aaron Ciechanover就隻是華大的訪問教授,出名前在華大前兒科主任Alan L. Schwartz實驗室訪問。因為來的時間很少,有時看見這家夥變瘦了,原來是因為他為了減肥把胃切了一大塊。他照樣屬於華大的諾貝爾名單,雖然每次看到他的照片,我都有些難堪,但是華大正式網站沒有把他列入名單中,華大官方還是嚴謹的。下麵是華大諾貝爾得主的26位名單:
https://wustl.edu/about/history-traditions/nobel-prize-winners/?_ga=2.205590547.18194647.1665689907-1962912973.1664901256
“Physics
Chemistry
Economic Science
Physiology or Medicine
Another Nobel Prize winner connected with Washington University is T.S. (Thomas Stearns) Eliot, winner of the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48. A native of St. Louis and grandson of the co-founder of Washington University, Eliot earned a diploma in 1905 from Smith Academy, the boys college preparatory division of Washington University. Eliot earned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09 and a masters degree from Harvard in 1910.”
至於說中國重金買Phil Dybvig,世界哪裏不是重金買人?華大醫學院使用BJC Scholars買人的規模是幾千萬美元一個,不然很難吸引像Jonathan Kipnis這級別的人到華大來。
談及Phil不是中國國籍,那就太短視了,諾貝爾獎得主和麻省理工教授利根川進在歐美幾十年都是日本籍。我們與華大的意大利裔或以色列裔同事交流,從來不會在意他們是否為美國國籍。隻要科學做的好就行了,英語說的難懂點都可以原諒。
國內讀者對我文章的最突出的評論是沒有想到美國中西部那麽吸引人,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資深人士都是如此。他們是頭一次聽說美國中西部可以如此亮眼,其實很簡單,隻要你開車在我們聖路易斯郊外走走,森林覆蓋的高速周圍的景色比南加州的洛杉磯和聖地亞哥漂亮多了。
我們吃虧在沒有掌握媒體,隻有通過雅美之途介紹了。我的耶魯家長朋友在送老二到華大讀書時就曾對我說,沒有想到聖路易斯這麽好,華大這麽漂亮。
我的上海朋友是複旦新聞係畢業生,他走過很多歐洲和美國的地方,他看我寫聖路易斯華大教授獲得諾貝爾獎的文章後覺得:“這篇我覺得非常好的”;“大部分中國人不太了解美國”。那我確實應該努力介紹些我這幾十年都不願意離開的美國中西部,這位上海朋友主動微信語音給我留言,這是他與我語音的留言部分:
上海朋友:“因為這篇與你平常寫的東西不太一樣,這篇寫的是大家可以感受得到的。通過你講美國中西部,非常有趣和有意思,而且是煥然一新的“。
我的回複:“對,因為國內人對美國中西部不了解嘛,他們隻知道美國東西海岸的東西,紐約或者舊金山,對美國中西部確確實實不知道。中西部的人也要保守和內斂得多,你可以看華大處理諾貝爾獎消息的事情,他們連個新聞記者招待會都沒有,就這樣過去了。
從這可以理解美國的不同,如果是耶魯教授獲獎,他們會弄得隆重多了。耶魯校長會麵對媒體在話筒裏講個不停,獲獎教授也會談感言,笑話連篇,斯坦福會更瘋狂。中西部是美國精神的很重要的一個代表性的地方“。
上海朋友進一步講他的俄亥俄朋友對紐約人的不感冒,也說明美國中西部人的質樸。這個我最近也遇到了,一個聖路易斯男孩在紐約發展了三十多年後重返故鄉,他與新澤西女子養育了四個孩子。
我們古董社區聚會時也歡迎他們這家新住戶,自我介紹時沒有想到他太太這樣說:“我是一個新澤西女孩,但是我是一個nice person”。這話把大家都逗樂了,她深知中西部人對紐約洋基那幫人的看法。
我不想為清零的人唱讚歌,但是希望本著國際慣例為西南財大說些公道話,沒有別的意思。攝影師魯植通過鏡頭告訴你我們聖路易斯是多麽的迷人。讀者稱最後五張照片很美並且問及是哪裏,主要是Creve Coeur Lake和森林公園一角。我們住了近20年的房子就在Creve Coeur,現在作為出租房為三位美國男孩的家,而森林公園則是我們古董社區的南花園。必須說明的是魯植照片還隻覆蓋了聖市很小的一部分,甚至連美麗的植物園、好幾個自然保護區以及大麵積的古典建築遺產都沒有涉及。
https://icfs.swufe.edu.cn/
有人能打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