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在歐洲經曆他們的新冠全麵開放

(2022-09-05 13:48:21) 下一個


 

我們從美國出發前往歐洲前,專門打了新冠第四針,也就是第二針加強針,副作用的皮膚反應還比較大。主要原因是不想給歐洲朋友添亂,因為我們會在德國和瑞士的同班同學家裏分別住二天和一天,我們剛從飛機場出來。當然還有開會,再加上旅行在歐洲的曆史名城,更會遇見歐洲繁忙和狹窄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

 

但是現在看來,這些擔心全部是多餘的。歐洲已經全麵開放或者徹底躺平,更準確地說歐洲在發達科技和明智決策的幫助下,已經擁有信心全麵與新冠共存。當我走在歐洲街頭的很多時候甚至以為,世衛組織似乎已經宣布大流行在歐洲結束了。


當我詢問德國和瑞士同學對我們到訪時的可能顧慮時,他們都說新冠已經不是問題,有人說家裏人該得的已經得過。我在瑞士會務組織的Lucerne(盧塞恩)旅輪晚餐上問荷蘭醫學生,他們國家多少人感染了新冠?他回答說幾乎每個人都感染過,自己感染了兩次,每次症狀都很輕。

 

我早已感覺到歐洲比美國更激進,他們的先輩們當年跳上生死未卜的探險帆船是有原因的,隻有這樣才能發現新大陸。歐洲的先進首先是思想的先進,法國借助瑞士移民盧梭為我們帶來契約精神,還有平等的觀念。這也是為什麽英國提出群體免疫概念後麵對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我在第一時間為他們辯護的原因。現在親眼看到歐洲走出疫情,正好印證了我當時的判斷。

意大利在新冠襲來時的慘狀早已成為過去式,他們視這為新陳代謝的方式之一,現在歐洲人享受著每一分鍾的快樂時光。這個可不是美國政治意義上的左傾,而是美國共和黨勇敢麵對新冠的精神美國左派民主黨更傾向於嚴控。如果時空變換,這左與右,馬上必須調整參數。

 

從美國抵達德國慕尼黑時,我們就發現滿街基本上沒有人戴口罩了,但是地鐵內需要戴口罩,所以絕大部份德國人都戴。德國人遵守相當於德國CDC的規定還是蠻不錯的,法國人對地鐵裏帖的口罩建議都不理。


在德國旅行的空隙,我曾經寫下二點這次歐洲行的感觸:首先是幾乎看不見成片的中國旅行團了,以前的那種盛況不見了,這個可以理解,因為疫情的原因。另一個顯著的變化,以前我們從美國到歐洲旅行,在美國看不見的現象是在歐洲的標誌性建築的樓頂很多都擁有華為的巨幅廣告,當時還令我們在美國生活的人自豪。德國同學說,她在慕尼黑雙子教堂頂上看見華為廣告也有同樣的感覺。現在沒有華為的廣告了,從慕尼黑到瑞士和法國的標誌性建築,我至今沒有見到一個華為的廣告。

 

這印證了我長期的體會,歐美在很多方麵是一體的,因為無論是曆史和價值觀,美國和歐洲都是同源的。慕尼黑市中心放著支持烏克蘭的巨幅標語,德國朋友說德國再難也頂不過美國的壓力。美國代表著現代西方文明,雖然自己的問題很多,但是每次歐洲之旅都使我對美國充滿信心。對所有國家而言,外交關係中對美國的關係永遠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如果關係弄糟甚至脫鉤,美國就會團結她的自然盟友歐洲采取聯合行動。歐洲人再不喜歡美國也視美國為他們的頭,需要特別小心。

我們抵到瑞士後發現他們的防疫規定比德國更鬆了,幾乎沒有任何人在公交和地鐵上戴口罩,隻是在長途火車上有人戴。

 

大家可以看照片,我們幾百人在一個鋼鐵廠改造的大學教室裏開會,會務組首先聲明沒有任何口罩要求,也就是說如果有病毒大家共同吸。

瑞士同行將國際會議組織得很好,荷蘭教授在做大會進展報告時,重點引用了我作為第一和通訊作者的文章。似乎他隻注重那論文沒有脂肪細胞就沒有Factor D的結論,那文章更重要的發現是隻需要很少的FD就能使補體旁路途經活化,也推測FD不是唯一的蛋白酶。新的酶仍然在等待發現中,優秀的蛋白質化學家可以找我合作,應該會有機理性的發現。另外,我這次旅行的主要任務是麵對幾百人的全球同行做報告關於C3突變的家族。記住了這瑞士鋼鐵廠的大教室,我的大會學術報告進行得順利,引來西班牙和芬蘭的領域大佬的提問。

 

我們這次見識了瑞士人的做事風格,我同學說瑞士人是山民。雖然我們在瑞士的經曆很愉快,但是必須吐點槽。瑞士人也太不講究了,似乎他們喜歡隨意或躺平。他們將這麽重要的國際會議安排在Bern大學的一個校區舉辦,這校區奇小無比,也就是以前的一個鋼鐵廠改建的。內部毫無裝飾,水泥牆麵,大會的主會場就是一個學生上課的大教室,說好點就是這風格。

 

我們從來沒有經曆這種方式,想想當年在中國開會我們是住和大會報告都在北京飯店。瑞士會務方安排我們租Bern城裏奇貴的旅館,我們三人四晩上至少會耗去1500歐元,華大規定家屬自己掏腰包。更不可想像的是,所有人必須自己解決通勤幾十分鍾才能抵達會場。周圍環境與城裏沒法比,雜草叢生,就一個第三世界的景色,做科學的人也不至於慘到這地步。

我們到法國裏昂後就看到,法國對疫情的控製幾乎完全放開,長途火車上隻有很少人戴口罩。有時隻有我們這些亞裔戴口罩,在街頭戰戰巍巍的80多歲的法國老頭和老太太們也是無人戴口罩。在法國海邊小城Menton的教堂裏,看到正在舉行著祈禱,滿教堂像疫情前一樣,新冠似乎隻是遠久的記憶。

 

我們去世界最富有的彈丸之國摩納哥,更是目睹人山人海的遊客麵對頂級富豪們拍照,我們也在宮殿裏就餐一頓,口罩應該是他們未來講給兒孫們的新冠故事。

 

國內朋友看我首篇歐洲旅行文章後這樣留言:太美了!自由的空氣,絕妙的風景。不像我現在的城市,因為疫情已經在封城,有挨餓的,有去醫院不及時的,已經有暴動抗議了,都上海外版了。[Facepalm][Facepalm]”。她的留言激發了我寫就此文,也多放了些德國、瑞士和法國的現場照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教授帶著我們逛了一趟歐洲。大愛穹型屋頂有頂壁畫的餐館!教授還去了慕尼黑了,那是我特別喜歡的城市之一,城市周邊美如畫。
ahniu 回複 悄悄話 作者還會打第五,六針嗎?
ahhhh 回複 悄悄話 挺好的,聽聽不同的聲音。不是反對強製的就是反科學,反智。因為科學自己在不斷演進中。
hetero 回複 悄悄話 梅德韋傑夫3月份說冬天歐洲每1000m?2000歐元人民就會革命的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現在基本上也是很少一部分人在積極防疫,多數人是放開不管了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