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美國大學的專業選擇與職場境界

(2021-02-27 20:13:22) 下一個

從早到晚看見群裏討論華裔後代的專業選擇,屬於我的“本行”,我在這方麵陸續寫過很多,現在匯總分享如下。我想強調的是,不要擔心孩子選錯專業後跌倒自己爬起來再走。他們選擇的路,那是心甘情願的。我們兒子的大學隻有一個English major, 連輔修都沒有,這是比所有人選的專業都傻的選擇。現在這麽寒冷的天氣,他不也有一條活命的路,所以大家應該想開點。

先談我對學生在美國大學選擇專業的三項原則:
 
第一:你必須非常喜歡。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確認自己對那個專業或領域擁有濃厚的興趣與相當的激情。隻有最熱愛的東西才能做到極致的高度,因為你不會覺得累,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為人類貢獻自己的才華。在美國,隻要你把自己的東西做好,社會將會幫助你其他方麵的東西,包括豐厚的物質回報;
 
第二:你應該從各方麵測試或探索自己是否擁有,做你選擇的專業的天生的才華。我這裏不是說你後天的努力,雖然努力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是說的你父母給你的那些遺傳的東西,天生的能力,花很少的勁就會的東西。這是我經常問學生的東西,你偏愛抽象思維和數理邏輯,還是你對形象思維和藝術欣賞更擅長。如果你父母給的固有的基因決定的能力,不適合你選的專業,你應該迅速在大學裏轉專業。這也是美國名牌大學學生平均換2-3次專業的原因;
 
第三:你應該知道一些市場行情,你的專業出來是否能在美國找到工作。這點對外國學生來說格外重要,因為他們留在美國的希望與此相關。美國學生即使學了沒太多用的文理學位也可以在社會上發展,但是外國學生則需要現實一點。但是這裏有個度的問題,因為你如果在第一和第二項特別出色,再怎麽你都可以在美國找到職位和發展人生。

關於人生的路應該怎麽走,我也有一些想法,當然是針對的很有野心的學生。

我在帶學生時經常告訴學生,你首先應該誌向高遠,也就是你要Aim high。再就是你要有實際的行動,腳踏實地去實現這些理想,所以你需要try hard。有時候你需要竭盡全力,你才可能超越一切,達到Above all的高度,不是在各個方麵都是頂尖,但是至少在自己所熱愛的領域是在世界之巔,on the top of the world。

如果你達到了這個高度,社會將以各種方式來回報你的,無論從精神還是物質上都會如此。這樣就進入更重要的層次,那就是Enjoy life,享受人生。人生不是為工作而工作的,當然自己熱愛的工作本身就有樂趣。我們總要創造機會,使自己能夠踏上旅程去親眼看世界。人生還要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欣賞自然和社會,去關愛家庭,去回饋社會。

所以記住這四條:Aim high, try hard, above all and enjoy life!這其實不完全是我的想法,為聖路易斯華大醫學院諾貝爾獎得主Paul Berg在一個著名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說的。

諾貝爾獎原創性工作的發表與趣聞(十二)
 
雅美之途,寫於 2013-05-2619:24:41。
 
內森斯在聖路易斯完成了醫學院的第一年課程後,回到東海岸的家裏休假,他也在附近的一家診所找了份工作。但是他對那份工作並不感興趣,那時候他還思戀著在聖路易斯認識不久的一位女孩。人生的命運往往因為一些偶然的事件而改變,當然這也取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當事人在那一刻對機遇所做出的反應,所謂機會常偏愛那些有準備的頭腦。正當內森斯在東海岸的假期充滿鬱悶時,他收到了華盛頓大學主管學生事務的一位助理院長給他寄來的有些例行公事的信函,通知並讚揚他在醫學院第一學年的上乘學業成績。當時內森斯抓住了機會,他給這位院長寫了封回信,詢問能否幫助他在醫學院找份暑期的工作。

這位剛完成新鮮人課程的普通醫學生的請求信,通過這位院長遞到了前麵談到過的Lowry教授手裏。Lowry之所以得到此信可能也是因為該院長因工作關係需與各係主任頻繁接觸的緣故,Lowry教授當時四十出頭卻已經擔任了四年的藥理係主任。Lowry迅速給內森斯回信並為他提供了一個研究助理的職位,這也創造了內森斯第一次接觸實驗研究的機會。Lowry教授一直是位親自動手做實驗的科學家,當時他更是手把手地教內森斯做實驗,具體教他如何在顯微鏡下分離出腎上腺皮質的各層組織去做生化實驗。內森斯當時在實驗室的獨立課題是分析維生素在腎上腺皮質的分布,他的實驗室經曆使他開始欣賞科學家如何提出問題以及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內森斯在實驗室的那年也是Lowry發表那篇創引用率之最的JBC方法學論文的同一年,內森斯始終將Lowry尊為他的科學啟蒙老師,他後者回憶說他在實驗室裏看到了另一片天地。那個暑假過後,他原先準備畢業後到診所做家庭醫師的初衷似乎已經不存在了,他的職業選擇變成了試圖在醫學院的內科學等臨床科係做與疾病相關的生化研究。

內森斯也坦承他那年的暑假急於回聖路易斯的原因是因為那裏有位他想念的女孩子,這位女友顯然沒有發展成為他未來的妻子,因為內森斯的太太是他後來在NIH認識的。但是那位聖路易斯的女孩也多少參與了改變內森斯的人生軌跡,她的存在使內森斯的那個暑期能在一流的科學家手下做實驗而不是在診所裏跟隨資深醫師學著寫病曆,一個年輕醫學生的職業方向的改變給我們帶來了直接導致生物技術革命的科學發現。我是從來不相信傑出人才未來所成就的輝煌是能夠通過所謂的"人生設計"來實現的。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學生年輕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走,更不能預測未來那一扇門在何時何處會向你敞開。你在事業和個人生活上將會遇見什麽樣的人也是隨機的。大家知道思想的碰撞為人類創造力的源泉,也就是西方人常提到的"同伴壓力"或夥伴間的影響與激勵,而人生中的重要合作夥伴也是很難預定的。美國的沃森去北歐才是他的初衷,而他隻有到了英國劍橋才能夠遇見克裏克,才有可能在弗蘭克琳度假時在倫敦看到她的衍射圖,而沃森和克裏克文章中的DNA雙螺旋圖像還是克裏克的具有藝術背景的太太繪製的,這些條件都不容易設計到所謂現代版的課題申請報告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縷縷清風 回複 悄悄話 內森思的成功正說明了天賦,努力和運氣缺一不可。讚同你對人生設計的看法。
田野之際 回複 悄悄話 一般來說,孩子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要申請大學,這個年紀就能知道自己對哪些專業具有強烈的興趣,不大現實啊, 所以有相當一部分是undecided。當然的確有出色又成熟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
localappleseed 回複 悄悄話 你的分析也符合馬斯洛需求金字塔,華二代比我們上一代更機會按興趣選擇職業,至少興趣的比重高一些。這是好事。
另一方麵,說按興趣選擇職業也是政治正確。申請哈佛的大概都有為人民服務的正確動機,很少有人會在申請中告訴哈佛說夢想是去華爾街掙大錢的。但畢業時一半以上男生去了華爾街(銀行,谘詢業),要麽申請人是大騙子,要麽哈佛非常成功地把“好”學生培養成去華爾街掙大錢的,還有其他解釋嗎?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非常讚同孩子要aiming high。人的智商生來就已經固定了,但對其開發是有程度之分的,aiming high就是孩子開發自己的動力,也就是紫檀裏常說的,自帶馬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