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資訊

國際傳媒案例分析,原創國際傳媒評論。
正文

[ZT]華文報紙在加拿大

(2008-06-09 20:24:44) 下一個

 

   加拿大統計局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進入90年代,華裔人口大幅度上升,近百萬華裔已成為全加少數族裔中人數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族裔。他們人數雖排在英、法、德、烏克蘭、意大利和波蘭裔之後,但以語言使用人數來說,卻是排在英語和法語之後的第三位。由於各城市華裔社區發展日漸成熟,華裔移民在融入主流社會的同時,也保持著自身的文化傳統,分布在全加各地的數十種華文報紙,潛移默化地影響和維護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處世態度。

  中文報紙在加拿大曆史最悠久的,當首推有80多年曆史的《醒華報》,但這份老報也從過去的日報變成了如今的月刊。在隨後的年月裏,台灣、香港以及當地一些商業團體又先後出資辦過《快報》、《城市周刊》、《經濟時報》、《晨報》、《大中報》、《大公報》、《僑報》等近百種中文報紙,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有的辦了兩年,有的發行了三四期,就因沒有讀者,無聲無息地停刊了。中文報紙真正形成氣候,也就是近20年來的事情。目前主導全加中文報紙市場的主要有三份報紙:《星島日報》、《世界日報》和《明報》,前兩份報紙在加發行曆史稍長一些;《明報》自1993年5月在加問世,兩年後打開市場,三年後形成與《星島日報》和《世界日報》“三分天下”的局麵,並後來居上,成為目前閱讀人數最多的中文報紙,每日擁有5萬多讀者。

  以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倫多為例,華裔人口近40萬,占全市人口的9%。在這麽大的市場中,三大中文報紙已屬供過於求,《大中報》、《電視報》、《健康時報》等小型報刊的競爭更是慘烈。在蒙特利爾,資格較老的《華僑時報》、《路比華訊》與異軍突起的《華僑新報》,瓜分了蒙市的中文讀者市場。在首都渥太華,竟有《加華僑報》、《加京華報》、《中華導報》等多份中文小報同時共存,這些小報從十幾版到四十多版不等,或月刊、或周刊、或雙周刊、或不定期發行,共享這個僅有3萬多華人的中文報紙市場。這些地方性報刊的發行量一般在數千份至1萬份之間。

  加拿大標榜新聞自由,但是所謂新聞自由並不是說新聞界的活動可以任意而為,不受任何限製。1982年的憲法就規定,這種自由“限於法律規定的合理範圍之內”,其中重要一條就是“樹立公民的價值觀,傳播政府所必要的新聞、觀點和評論,保護、豐富和加強加拿大的文化、政治、社會和經濟結構”。目前全加有英文報紙100多種,總發行量約300多萬份。盡管加報界常愛標榜獨立於政府,實際上根據加郵政法,報業自1867年以來一直享受優惠郵價,再加上70%的報紙被一些大的報業集團壟斷,實際上這些報紙都嚴格地控製在政府手中。

  不過,在主流社會占有一席之地和享有這種變相的補貼政策,對全加各地幾十種中文小報來說,隻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它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自負盈虧,自生自滅。除了地位牢固的三大中文報紙以外,小報的創刊或停刊,都算不上什麽新聞。

  說到底,中文報紙在加拿大能夠生存下去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各大中型城市都有唐人街,報紙有一定的發行市場;二是移民中有不少“老報人”,其中不少人原來就是《人民日報》、新華社或其他專業性大報的知名記者或編輯,有的還具有主任或博士的頭銜,他們移民加拿大後,在找不到其他工作的情況下,隻好重操舊業,靠辦報為生;三是中加經貿關係近幾年發展較快,主流社會意識到華人及其文化的價值,發現華人市場有無窮的潛力,紛紛通過廣告向華人推銷其業務或產品。

  中文媒介資深人士認為,中文報紙在過去10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生存空間已顯得越來越小,總的發展趨勢是“辦報不難,維持不易”。近百種華文報紙的發展史,道盡了海外無數辦報人的艱辛路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