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花裏的故鄉

(2012-10-17 23:03:05) 下一個

讀菜小狗《一朵花的生活態度》,裏麵有一段對梔子花的描寫,勾起我對花兒們的回憶:


“小時候,我長大的那個庭院裏麵,就種著這樣一蓬 一蓬的桅子花。遇到花期,把飽滿的花苞摘下來,用清水養在玻璃碗裏,隻隔一晚就全開了。初夏的早晨,碧綠的 玻璃碗裏,大朵大朵雪白嬌嫩的花。甜美的香氣,隔著白色的蚊帳,半夢半醒的時候也聞得到,就象是遙遠的,Cinderella的夢想。”


在我長大、流連的地方,也是這樣一簇簇綠油油的葉子裏的白色梔子花,於初夏時節開放。媽媽早上從菜市場買菜回來,順帶幾朵,放瓷碗裏用清水養著。涼爽的空氣中花香流動。從蚊帳裏鑽出來,順著香氣跑去看看,有時塞兩朵到書包裏。在夏日悠長的早晨,穿衣吃飯,背書包上學。


路上,如果快到暑假了,會有夾路的女貞開出一樹一樹米黃色小花,散發清淡如藥的香氣。可能總跟放暑假聯係在一起吧,讓人一路神清氣爽,步履輕盈。


我 媽的生日在初夏。大三那年的一個傍晚,去宿舍的路上看到學校花房裏的工作人員,在街上擺出盆花售賣,便挑了盆茉莉給媽媽作生日禮物。擺在街上的都不太好, 工 作人員讓我稍後去花房再挑。晚上,拉了閨蜜一同前往。清亮的半邊月兒照在石板路上,世界顯得靜謐安好。突然,閨蜜大叫一聲,站立不穩。原來她的腿被一隻螞 蝗叮上。所幸我們已到花房外麵,趕緊扶她去敲一戶人家的門。主人就在花房工作,古道熱腸,為閨蜜處理療傷,端上熱茶。把她安頓在那裏,我自己去找人幫我挑 花。 那盆花,媽媽很是養了幾年,年年有很長的花期,開了一茬兒又一茬兒,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小時候不是很喜歡玉蘭花,嫌它香氣太過甜 膩。不過它修長的象牙色花瓣很有玉的質感。有一年初夏到杭州出差,臨回前在路邊買了兩塊錢的玉蘭花。三朵送給陪吃陪玩的師姐,三朵掛在牛仔襯衫的三粒紐扣 上。我通常是個低調的人,偏愛素顏的中性打扮;大學時基本上隻穿三種鞋:運動鞋、那種帶一道扣袢兒的黑布鞋和涼鞋。但有時也會作一下,尤其在陌生的城市 裏。於是那天,就這樣帶著一頭長發,有三朵玉蘭花扣子的淺藍仔衣,藍色水磨的仔褲和一雙白襪黑布鞋,擠在候機的人群裏。外麵下起了傾盆大雨,裏麵的地上濕 漉漉的。我挪動著拉杆箱,一邊排隊一邊看本閑書,心裏清明幹爽。


夏天還有金銀花,總讓我聯想到夏夜的星空。和夥伴們出去乘涼、聊天,常常站在一戶人家的籬笆下,看細嫩的金銀花從蓬蓬的深綠葉子裏鑽出來,在深藍的天幕下綻吐芬芳。那時候在外乘涼,有時可以看到流星劃過。


及至秋天,滿園的掛花香,在澄清的月光下如影隨行。出外散步,賞月,聞桂花,聽家人或朋友講話。。。。。。現在想來,那是一種怎樣的奢侈啊!出國以後,再沒聞到過桂花香。06年秋末到上海時,所住院子裏的桂花還在。那久違了的氣息,讓人身心愉悅,確信不疑:俺到家了!


冬天裏有臘梅。我家對麵一戶平房人家,院裏種著一株。每到嚴冬,黃色的花骨朵便點綴在嶙峋的枝條上,濃鬱的花香熏染著空氣。每次走過他家,都要多吸幾口;在 窗前 做作業時,也有一陣陣的飄香。還有一種紫紅色的梅,不香,在冬日的萬木蕭條裏卻有幾分瑰麗的姿色。小時候常常扁桃體發炎,請假去看醫生。小姐姐常陪著,有 時會在路邊折幾枝塞在我手上,讓亮麗的顏色映照妹妹蠟黃的臉。


再到來年的春天,最喜歡的是一叢叢的迎春花。無比燦爛的嫩黃色聚集在一起,熱烈地開放,讓經過一個寒冬的人們心情為之一振。隨後長出的葉子,嫩綠得像要滴出水來,宣告著春天的到來。


還有油菜花,在春天大片開放,醉人的花香引來嗡嗡的蜂蝶。我最喜歡這時候出差,從高速公路上駛過。眼前有如一幅塗滿璀璨鵝黃的畫卷,依山傍水,綿延不絕。我到過的幾個國家裏,郊外通常是草木覆蓋的原野;唯有中國,城與城之間,沿途空地幾乎必是農田。油菜花開的季節,是長江流域農村景色最壯麗的時節,讓人油然 而生“美麗的祖國”之歎。


窗外是多倫多寒冷的冬夜。寫著寫著,心裏恍如走進另一個世界;那裏,故國的花兒在四季的流轉中綻放,馨香溫潤,明麗如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