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馬觀花後的亂貼,之二

(2013-02-02 09:42:47) 下一個

一般的概念是台灣和福建很像,一個是兩邊的地理氣候條件類似, 在台灣可以生長的水果,放在福建,一樣的碩果累累。再加上台語閩南話比較流行,原以為去台北會和上次去廈門感覺差不多。但是某天在西門町一帶逛了大半天,感覺竟象是回到了廣州老城。看那滿街的騎樓,招牌和小檔,倍感親切。雖然在西門町入口處的西門紅樓裏有介紹,這裏是日據時期的產物,也看到介紹說這裏有原宿的味道,但是我依然覺得這就是廣州老街的典型樣子嘛。

騎樓就是這樣伸出來給人行道遮光擋雨的陽台建築。




恰逢當地學校寒假時間,西門町街道上聚集了無數的青少年,有哥哥妹妹拖手仔的,也有大幫同性朋友聚眾閑逛的。而且是時間越晚人群越多。兩邊有散檔的小吃推車,也有固定的店鋪。同行的有個微博達人,凡是碰到吃的就進行地毯式掃射拍照,邊走邊發,害得我徹底沒有了照相的胃口。

總結一下,小吃大概包括;蔥油餅的街邊形式,烙小蛋餅,烙鳥蛋,各種麻辣鍋,各色鹵味,麵線,蚵仔煎,所有你能想到的奶茶品種,果汁品種。我們用遊記戰的方法,邊走邊吃,味道都不錯,但是對我來說,驚豔的有兩個。 一個是薑母奶茶,薑味濃鬱,綿綿的很提神。還有一個是白玉苦瓜汁,加了蜂蜜,若隱若現的一點苦在舌尖上稍縱即逝,好喝。

看看真貌。




西門町也有不少好玩的店,就是賣年青人的小玩意小飾品類的。童心大發,購進木偶小別針一枚,別在中規中矩的外套上,驚嚇到不少眼球。




還有家糖果店Sophiscar, 裏麵很有些“特型”糖果,嘿嘿,買了兩盒口味不太重的回家。



夜市,這個也是大家推薦的必去之處。我們去了酒店旁邊的士林夜市。據說寧夏夜市才是當地人聚集,而且小吃味道更“正宗”的,有沒有兩邊都去過的來闡述一下?在裏麵走了十分鍾,突然恍然大悟,這個不就是俺們以前的燈光夜市麽?各種小吃加賣東西的小檔口。剛剛進夜市,就在水果攤失控了,三個女人,買了800台幣的水果!!隻好怪攤主殷勤會做生意了,但我也明明聽到我們一行三人咽口水的聲音。。哈哈!

看看這裏都有什麽.


這裏麵,釋迦(中間那個白色帶黑子的)是第一次吃到的,非常軟甜,吃了就停不住。芒果菠蘿青棗的味道都好,紅心芭樂(就是番石榴)不夠香。蓮霧就是大個子的蒲桃, 以前廣州東湖公園湖邊都是,味道本來就是淡淡的,圖個清爽。

可能是吃水果吃得太飽,接下來吃士林的小吃,就不是太給力了。隻記得一個烤花枝夠“彈”,一個芋園粉團糖水夠“糯”之外,其它的都記不清了。學生時代逛黃花夜市的投入感和興奮感,一去不返。

後來在日月潭玩的時候,嚐到的幾樣醃漬過的水果,倒是印象很香,比如用青芒果醃製的情人果,和一種酸酸甜甜的mini小桃子。同樣對那裏的兩樣小吃也記得比較清楚,一個是大腸包小腸,就是大的糯米腸切開,加上山豬肉的小香腸。還有一個是下圖中一直不知道怎麽發音的“包”。這個左X右刀的字,一直不敢妄讀。其實就是摻了南瓜的荷葉餅,裏麵加酸菜,加山豬肉,加蛋的中式三名治/台式肉夾饃,荷葉餅有南瓜的清香,酸菜是個小驚喜,讚。。 還吃到了慕名已久的糯米雞翅,很香,但是太油,吃了幾口就放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