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媒誣稱非洲無法消滅瘧疾因中國假抗瘧藥妨礙 Zt

(2012-12-25 14:40:03) 下一個
  【環球時報駐南非特派記者 苑基榮 王躍西】西方一向喜歡對中國在非洲的角色指手畫腳。英國《衛報》等媒體日前刊登文章,竟稱瘧疾在非洲無法消滅是因為來自中國的抗瘧藥很多是假藥。《環球時報》記者在非洲走過多個國家,深感將非洲瘧疾無法根除歸罪於中國假藥完全沒有道理。實際上,包括抗瘧藥在內的非洲所有藥物都存在假藥問題,其中原因很複雜。

  英國廣播公司12月25日援引《衛報》文章稱,救命的抗瘧疾藥成箱地用卡車運進非洲,然後通過非洲各國的藥房、商店和醫院賣給瘧疾病患者,但這些藥物並不能救命。文章援引曾是瘧疾患者的坦桑尼亞醫生魯哈伽的話說,她也服用過假的抗瘧疾藥,這些假藥吃下去後一點都不能抑製瘧疾發作。

  文章稱,一些最新統計結果顯示,坦桑尼亞和烏幹達這兩個全球瘧疾病人最多的國家,抗瘧疾藥中有1/3是中國的假藥或是低於標準的藥。報道寫道,在坦桑尼亞和烏幹達,幾乎每個人或他們的家人都有過服用假藥的經曆,這裏的人們認為,這些假藥就像質量低劣的手機和衣服一樣,全都來自中國。


  烏幹達政府首席假藥檢查官納哈姆亞對《衛報》表示,不僅是抗瘧疾藥,其他藥品比如抗生素和緊急避孕藥等,也有大量假藥。他表示,中國向非洲出口幾乎所有的物品,這些中國產品的質量高低不等。但他也承認,非洲國家自己的工廠如今也有生產假貨的情況。世界銀行資深健康及藥物專家西伊特稱,像中國和印度這樣有巨大藥物出口的國家,已經意識到出口的藥品中有一些不合質量標準,正在加強對國內有關行業的監督。

  《環球時報》記者在非洲多年,深感西方渲染中國假藥毫無根據。與其他醫藥產品不同,抗瘧藥在非洲的市場推廣全由世界衛生組織統一進行國際采購,並向各國提供,藥品必須獲得進口國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雙重認證。目前非洲的抗瘧藥主要來自中國,質量也為世界第一。非洲市場上的所有青蒿素類抗瘧藥,幾乎都與中國有關。記者在非洲國家采訪隨身必帶兩件東西:驅蚊霜和青蒿素複方。在與瘧疾的抗擊中,中國藥物獲得非洲國家的廣泛讚譽,中國醫生和中國醫療隊忙碌的身影更是出現在非洲多國。

  至於為何有假藥流入市場,原因很多。據這是非洲網站報道,由於技術和設備落後,非洲國家在製造先進藥物過程中經常因質量不達標而造成假藥盛行;藥品在轉運和重新包裝過程中有人唯利是圖,減少藥量;腐敗和監管不嚴也造成部分假藥走私嚴重等。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非洲一些國家瘧疾高發,很多人沒錢買法國等國生產的藥品,隻能自生自滅。中國產抗瘧藥物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療效好,很多不富裕的非洲人也買得起。比如科泰新公司生產的青蒿素等通過正規渠道出去的藥物都有保障,它們為非洲抗擊瘧疾做出了巨大貢獻。我認為,正規渠道出口的中國藥物在非洲是主流。

免責聲明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書麵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張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