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對和平協議質疑?推排球?12-12. Zt

(2012-12-14 12:37:24) 下一個
台對和平協議質疑?推排球?
——議馬英九先生希望大陸先提兩岸和平協議實質內容
據媒體報道,馬英九先生日前在接受台媒采訪時,談到兩岸和平協議問題,這裏願一析一議之。
一、對兩岸和平協議質疑?推排球?
馬先生這次談和平協議,從緣由看並不是主動的,是就外界盛傳台當局若不正視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不與大陸展開政治對話,恐怕會影響經貿談判進程,而談到兩岸和平協議問題的。
觀其言起,馬先生似乎對兩岸和平協議簽署的必要性是發出質疑的。他說,國際上、曆史上“和平協議”多半涵蓋停火、停戰協議及和平條約,亦即針對結束敵對狀態,開始規劃戰後雙方關係。但早在1979年1月1日大陸已宣布不再炮轟金門,兩岸就已真正“停火”。馬英九稱,兩岸經多年往來互動,觀念、態度及行為早已改變,“那還需要規劃停火、停戰、規劃戰後關係的和平協議?”似乎質疑兩岸和平協議的必要性。
同時馬英九還表示,大陸應先提出兩岸和平協議的實質內容。說明和平協議應扮演何種角色,可否讓兩岸關係比現在做得更好。似乎有對此議題“推排球”,要把球推給大陸似的。
這該怎麽看?筆者以為,這可能反映出馬英九對“和平協議”是否必要的考慮;同時,從台媒體評論看,對目前談和平協議,可能台當局也還顧忌島內當下朝野氣氛、其內政、經濟正有不少麻煩,與其不想即刻由此觸及島內統獨爭議,恐此成為拚改革、拚經濟的“絆馬索”有關。這裏有其有難處的一麵。
二、應答:停火、停戰、戰後關係還都是“自說自劃”並未“洽簽協議”,還是應該有共識的“協議”
對台方馬先生就兩岸和平協議的如此表態,應該如何應答?
這裏認為,應該說,以往兩岸的停火、停戰和戰後關係,還都是兩岸各自“自說自劃”,並未共商定後“洽簽協議”,還是應該有共識的“協議”的。
正如馬先生所說,的確,1979年1月1日大陸已宣布不再炮轟金門,兩岸就已“停火”;兩岸經多年往來互動,觀念、態度及行為卻已有諸多改變;1989、90年台灣修“憲”時,終止“動員勘亂時期”,廢止“臨時條款”,也可能要算:不再將大陸視為“叛亂集團”。但這些還都是兩岸各自的言行,還沒有雙方正式商定,正式達成共識、付諸正式的“協議”。
就從這個意義上說,和平協議也還是必要的。
三、兩岸當前的和平還是國共兩黨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的作為,並未成為兩岸(不是僅兩黨)的協議,和平“基石”還需用正式協議來“夯實”
更重要的,正如馬先生這次也說的,應思考有何種方式可讓兩岸和平發展下去。未來他將繼續推動兩岸交流政策,“深化且擴大”兩岸和平發展。而兩岸當前的和平,還是國共兩黨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的作為,並未成為兩岸(不是僅兩黨)的協議。兩岸和平的“基石”,還需用正式協議來“夯實”。否則,誰能說兩岸不會從現在的"黨有異但有同、政不認但有通,因此而經濟共蠃",不會逆向演變為“人換政息經縮”、“黨輪政斷經衰”?畢竟,台灣目前的兩大政黨之一民進黨,至今並不認“九二共識”。台灣社會的“台獨”影響依然不小,早就說過“憲法一中”、“一國兩市”的謝長廷,不久前登陸後,最近居然又說“一邊一國”,就是相當明顯的一例。
由此可見,國共兩黨一直以來就認定的“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的基石,在台灣、在兩岸還是依然需要進一步的夯實。而沒有兩岸在協商一致、達成共識基礎上的正式協議,又如何能如馬先生這次也說到的:“深化且擴大”兩岸和平發展、“達到對雙方有利,且維持可長可久的關係”?
當然,馬先生這次談兩岸和平協議說到“兩岸和平協議洽簽必須務實,達到對雙方有利,且維持可長可久的關係”。還是顯示並不排斥洽簽和平協議的議題的。
至於大陸能不能提出兩岸和平協議的實質內容?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吧。
這實質的核心,應該就是兩岸和平的“基石”:兩岸一中、兩岸同屬一國,並且讓這和平的基石,“協議化”、具體化、製度化、穩固化、可預期。這裏以為,其可以包括,雙方明確:1.雙方認同“一國”、“一中”,雖然同有“異”,是“主權主張相互重疊,互不承認”的,但時代已經進步,兩岸應該求同存異、和平發展;可以在不遠或較遠的適當時候,由“民主”,即人民做主,來決定如何化解此“異”(此人民應該是全體中國人民,而大陸和台灣人民,即便按雙方各自的法理,也都是中國人民的一部分)。2.化異的原則性的方式可以是如同服從真理、從善如流那樣,擇善而從;也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合二“長”而為一“強”。3.不搞台獨或變相台獨,因為其導致國家民族分裂至弱乃至為此內戰再起。以某種方式包括以立法方式,作"合情合理"的安排,乃至認定兩岸進入不可逆的“統前”狀態,等等。如果這樣,兩岸的和平、經濟政治的共同發展共蠃,才是穩定的、可預期的,可長可久的。
文磬
個人學術主頁網址——
http://t5105.crcoo.com
qq:117517611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