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請問:這樣的晚年生活,你願意接受嗎?---回複“從走下神壇到求死---一個牧師扶正小三後的生活”

(2015-06-16 09:45:17) 下一個

                                              

誰都願意得享晚年。這個詞義多半指有一個溫馨的家庭關係。有的人因為選擇的失去,導致日後晚年落寞。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悲劇時,最重要的是學習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讓自己成長。糾纏在他人的行為或者思想的對與錯問題上,隻會讓自己感覺坐在上帝或者道德法官的位置上。

上周有位作家朋友想要寫一篇有關婚姻和家庭的文藝作品,來跟我聊到一個幾年前的報道。那天我們聊完這個話題之後,我有感而發,隨手寫了“從走下神壇到求死:一個牧師扶正小三後的生活”。這篇短文引起在讀者中強烈反應。看來愛情與婚姻真是個千古話題。假如日後朋友的這個題材寫成,要請我喝茶了。

在這個短文中,我概括了一位常年與妻子分居的牧師,晚年的時候因為一個選擇導致承受這樣的結果:不得不承受提前退休、教授資格被取消、斷絕與家人的來往、成為孤家寡人,最後被丟棄在老人院,直到無家可歸而求死。有人認為,男人長期與妻子分離,已經形成事實離婚,當然應該有權利找一個女人照顧他。

“應該不應該”不是我關注的事情。我隻感興趣了解人性的複雜、行為與結果。

首先,人性是軟弱的。聖經記載的人,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亞伯拉罕被稱為“上帝的朋友”,可是他卻在關鍵時刻,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撒謊出賣妻子;大衛王是“對上帝最忠心的人”。可是他卻為了與下屬的漂亮妻子苟合,設計殺害了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下屬。就連傑出的以色列領袖摩西,帶領一百多萬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經曆千難萬險,最終因為他曾經犯下的錯誤,在即將進入迦南地的前夕倒下了。誰能說他們不是英雄?他們都對以色列民族作出過重大的貢獻。但誰又能否認他們人生中的失敗?人不是非白即黑---要麽是好人,要麽是壞人。人性的軟弱往往導致人經不起生活的誘惑與考驗,以至於造成日後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跟所有的成功男士一樣,這位牧師可謂在事業上很有建樹,為他的宗教組織建立了一個“高大上”的教堂,擁有上千的信徒。他也幫助過不少有困難的人;他在奮鬥若幹年有了經濟能力之後,一直資助家庭,並且給妻子寫了無數封情意綿綿的信件。但同時,他身邊有一位同居的女友照顧他的生活。後來遇到另一個長袖善舞的小三,他迅速與同居三十年的紅顏知己暫斷情絲,同時要求與妻子離婚,其妻按照他的要求寫了“同意離婚書”,但卻遭教派組織堅決反對而離婚未果。幾年之後再以“妻子已經過世”的謊言,鋌而走險,扶正了小三。誰能說他沒有功?誰能說他又沒有過?

第二,人的每一個選擇後麵,都會有一個後果。很多人以為上帝把亞當和夏娃趕出伊甸園,是對他們偷吃禁果的懲罰。其實,上帝是從一開始就在教人們一個生活的法則: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結果。如同一個人酗酒,必然會傷害肝髒。你不可能到了身體跨了的那個時候說,我從現在起不喝酒了,行嗎?晚了!亞伯拉罕和大衛王,乃至他們的家庭,都為他們的行為買單。影星成龍稱他“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結果現在怎樣?你會覺得他的麻煩會結束嗎?他的家庭生活永遠不會回到原來的樣子了。你看他在外麵很風光啊,可以誰能體會到他內心會安詳嗎?

牧師也為他的行為買單。過去的基督教,不像現在這樣開放。傳統教派過去謹守教義,若非配偶身體出軌,是不可以離婚的。但配偶去世則可以再娶或再嫁。從他第一次向宗派報告“妻子已經過世”開始,他就不得不編造一個又一個謊言,到了後來自己也不知道那個是真,那個是假的了。為此,他不僅身敗名裂,而且不停地躲避。他失去了名譽地位,失去了親人朋友,也失去了心裏的一份安穩。到了年老體衰的時候,成為孤家寡人被丟棄到老人院,直至後來無家可歸而求死。你覺得這是他在起初扶正小三的時候,想要看到的結果嗎?

第三,人有動物性的需要,也有靈性上的需要。作為一個動物性的人,要解決名譽、地位、金錢,也要解決性欲的需要。作為一個有靈性的人,又會思考道德、感情等等。人就是一個矛盾體,永遠在動物性的需要與靈性的需要中糾結和掙紮。看看那些犯了罪的人,為什麽會在被抓到了,反倒鬆了一口氣?那些失去親人或者寵物的人,為什麽會痛苦?除了思念之外,很多的是負疚感,覺得自己該做的沒做,做了的又沒有做好,甚至是自己的責任導致事件的發生等等。負疚感的力量太強大,人常常被這個情感折磨得痛不欲生。

人老了,最愛回憶過去。而回憶過去帶來的情感,除了快樂和滿足,還有懷念、遺憾、後悔和負疚感。當他一個人靜靜地躺在老人院的床上,他的思維是清晰的。他的情感係統功能仍在。他不會不記得離開母親時的情景。當他想起妻子為了丈夫的牧師身份被勞教、被批鬥數年,白天工作,下班回來靠打石頭、給人織毛衣、幫人帶孩子等補貼家用,為他母親養老送終,養育一群孩子,直到他在國外打拚數年後有能力資助家庭;他想到妻子躺在病床上,呼喚最後能見他一麵的時候,他卻帶著小三趕緊移民海外。你覺得他心裏會好受麽?當他望著千裏迢迢來看望他的孫子,被小三堵在門口,喝令不準進門的時候,你相信他真的一個細胞都不為所動嗎?

當他回憶起那個與他同居了三十年的紅顏知己,為愛他堅持不要名分;與他的妻子親如姐妹,互相關愛,早已成為子女們親親的“姑姑”,而當他有了小三,卻立馬將她掃地出門。回憶起這段往事,想起那個被你拋棄後受盡人們的冷言冷語,最後客死他鄉的女人,如果他是一個“好人”,你覺得他會如何跟他的良心對話?

在這個世界上,靠著使用男人的手段一步步脫離貧窮,獲取金錢地位,甚至飛黃騰達的女人並不少見。一個帶著私生子的女人,經受過多少生活的艱難,忍受過多少別人的白眼,這回好不容易上位了,得到她想要的一切,自然要牢牢地控製住身邊的這個男人,以及這個男人的財產。這裏麵既有害怕再一次失去的恐懼感,也顯露出一種報複的仇恨心態。但她的日子也過得蠻累的。她要高度警惕防止牧師家人的“騷擾”,她當然知道信徒們當麵恭維她,尊她為“聖母”,一轉身就會說盡風涼話,拿她當茶餘飯後的閑話。可是她不得不應酬。活在這樣假冒偽善的圈子裏,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如果認為找小三有一萬個理由---不在意身敗名裂;也可以不理會人性的軟弱、情感的掙紮、人情的冷漠、宗教的虛偽和因果關係,甚至不理會死後被草率匆忙下葬,我隻想請問:當你老了以後,你有後代,卻不能光明正大地跟他們來往;你有過朋友,如今都成了可憐你、取笑你、或者鄙視你的人;你有家,卻回不去;你有錢有房,卻都在別人名下,你要依靠政府養著你;你還能動,卻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老人院;你進了醫院,卻失去了最後一個安身之處,不得已而求死。這樣晚年的生活,你願意接受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心鏡 回複 悄悄話 到了那一步, 已經不是願意不願意接受的問題了,而是必須接受。
唯一逃避或拒絕接受的方式, 就是用死亡封緘過去,完結因果。
我更願意相信,選擇死亡是他最終沉默地懺悔。
人性的弱點,值得同情理解,但不可以用作執意孤行的借口,和抹殺道德標準的理由。
世間,必須有高於人性的, 值得人們敬畏追尋的, 公理,因果或神靈,社會才可以保有次序,人類才可以有夢想的空間。
陳月如 回複 悄悄話 作者~極用心更富有解剖人性的雙層個性的犀利文筆。細訴既是人,沒有一人可稱為良善或完美的人。除了有一位!有智慧的人,就能知道是誰;世間無完人,難怪,作者有思想,明白人性的兩層麵,做好人變壞人,由不得自己說了就可算數的。當世紀末了,有獎賞,有審判的。不是不報,而是時機未到。如此文章,多多益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