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理性”、“神的旨意”及行為

(2013-06-07 12:48:47) 下一個

                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在各種關係中,比如婚戀、育兒、友情、生意等等,不論做出怎樣的事情,都會給出一個解釋。這種現象常常見到的是以“我是個理性的人”、“我是照神的旨意去做”等理由。其實不然,很多時候人為自己的行為編織了一個理性的、神聖的自我欺騙的羅網。        

            有一個人鍾情看醫生、吃藥、做各種理療,甚至做手術。盡管從沒有找到過病理原因,但是長期下來,費用不低,而這個人也不具備足夠的就醫條件,可以滿足自己不斷求醫的行為。別人勸她不值得傾其所有,甚至不惜背負債務,還讓自己受罪,可這人執意要做,她的理由是:我已經禱告求神,是神告訴我可以做的。有一個人對妻子很冷淡,他認為妻子是個講不通道理、又非常情緒化的女人。隻要一看到妻子聲調有點高,或者眉頭微皺,或者不認同他的意見,這人立馬撤退到自己的書房裏躲起來,或者又跑回辦公室看電腦。他的解釋是,我是一個理性的人,我會為婚姻負責,但我不跟這個女人一般見識。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吵架。

            誠然,我們若是生病了,需要看醫生,也需要做治療;為了某種理由執意不吃藥、拒絕治療的人也有,而他們而給自己找來同樣的理由。在婚姻關係中,如果一方在雙方吵架、鬧矛盾的時候,能夠有理性的話,則非常有利於解決問題。實際上,在任何情況下,理性都有助於我們判斷、處理所遇到的事情、甚至麻煩。
 
            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對“理性”的理解,或者對“神的旨意”的理解和追求,是誤入了弗洛伊德發現的“無意識”的狀態裏:看起來,我認定理性是好東西,或者我認定某種信仰,於是我給自己的生活畫了一幅地圖,讓我的人生旅途就嚴格地照著這張地圖走下去。但是我完全意識不到,在旅途中,不論我怎麽走,比如是坐車、還是步行,遇到路障是轉彎還是等待,我的動機、行為並非是出自我自以為是的理性,或者是“神的旨意”,而是受控於自己的某種欲望、焦慮、害怕等原始的驅動力。 


於是,當我遇到一個感性的你,我會對自己說,我不跟你爭吵,我躲開,因為我是理性之人;所以你哭也好,鬧也罷,我都可以忍受住。我甚至沒有憤怒、也沒有難過--沒感覺!但實際上,我不跟你爭吵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的理性告訴我要這樣做,而是我可能對你已經厭倦了,或者我害怕麵對我自己的情感,或者我根本沒有能力解決我們之間的問題。同樣,要不要去看醫生也冠以“神的旨意”,這一類的解釋更是托詞:我這樣說,別人也不好指責我沒事找事,但實際上我是非常恐懼我的身體出毛病,或者我想透過這樣的舉動,獲得家人更多的關心。 


不過,打出“神”這張“令牌”,比“理性”的令牌很有分量,這樣一來,真正的行為、真正的動機都被掩蓋起來,連自己都看不到了:我不搭理老婆,是正確的;我給家人製造麻煩,是偉大的;我不管教孩子,是應當的;我對他人的疾苦指手畫腳,是有智慧的當人誤入這張用“理性”、“神的旨意”等等托詞編織起來的羅網裏,除了自我欺騙之外,更麻煩的是人忘記和忽視了自己當負的責任。而這一點,與“理性”的意義或者“神的旨意”完全相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