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治療各種頑固性胃病( 張子桂)

(2012-11-23 07:30:27) 下一個

胃病(CAC)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胃病的發病原因

       1、寒邪客胃、致胃氣不和而痛。2、飲食傷胃、飲食不節、過饑過飽引起胃失和降、過食生冷辛辣之品、形成食之不化、日久化熱,氣機不暢而引起胃痛。3、情誌失調氣鬱惱怒,引起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而發為胃疼。4、本身脾胃虛弱、或飲食損傷脾胃,致使中焦虛寒,氣血不能濡養發為胃痛。

    胃病按中醫屬於胃脘痛、痞滿嘈雜、從臨床經驗看我認為以飲食失調、情誌不舒而導致的胃病為多見。胃病的反複發作經久不愈、則久病入絡,必製氣血運行不暢,後形成淤滯,但是胃病日久,氣滯化水,而久病則虛,然而虛極生熱。

    在治療胃病中,首先要把胃病的辨證施治和胃病的分型區別開,在治療當中才能有明確的治療方案。

    胃病的分型

    脾胃虛寒型.

    臨床症狀:胃脘痛、胃脹、食欲不振、喜溫、喜按、噯氣、便溏、舌質胖大、舌邊有齒印、怕冷食後悶脹、痞滿、苔薄白、胃酸偏低、四肢乏力、脈沉細。

    肝膽胃不和、脾胃濕熱

    臨床表現:舌質瘦小、苔薄白或厚或黃、脈弦、胃脘痛、兩肋患痛、胃脹、厭食、口幹、嘈雜、口苦、惡心、喜涼食、噯氣、反酸、胃脘灼熱、口舌生瘡、咽炎、便溏還便秘、或有膽質反流引起的肩背痛、頭痛失眠、舌苔黃厚、黃膩苔、黃燥苔、舌有增生性芒刺、患者易怒易發火。

    胃絡瘀血型

    臨床表現:便血、柏油便、胃脘刺痛、胃出血、大便便黑、舌質紫暗、紅、瘀斑、苔白、脈弦澀。

    胃陰虛型

    臨床表現:胃脘痛、鈉差、嘈雜、噯氣、胃脹、口幹、舌燥、大便幹燥、無苔如前表性胃炎。有時可出現腸化生、可出現舌紅、少苔、白燥、花斑苔、剝光苔等。

    兩醫對胃病可分為淺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胃竇炎,反流性胃炎和食管炎,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我在治胃病當中總結治胃病和治胃痛的法則

    治胃病中,有六大法則組合起來,才能真正把胃病從整體治療、比如用西藥治胃病,要有痛的止痛、有脹的消脹,有出血的止血,有胃酸的止胃酸、還要配合消炎、及修複胃黏膜的藥。這就是治胃病的整體治療。不能單一治療。如同就單獨用止痛藥。這就是單一治療。中藥治療有六大法則:1、肝膽同調、通降為順、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理氣止痛、健脾養胃、達到整體徹底治療胃病。

    在治胃病的脈象中,一般五種脈象為多,弦、細、短、澀、弱、出現弦脈多為胃陰虛,肝膽、脾、胃、濕熱為主。其餘多為虛寒為主、在治療胃病中、一定把寒熱、虛、實、分清。

    對胃痛的治療法則

    治療胃痛、首當理氣通絡,氣血雙調、活血化瘀、因胃痛初痛在氣、久痛在血、瘀滯是痛的根源。氣血不通則痛,而通則不痛、胃絡淤阻是其發病引起痛的必然結果。無論胃病的初痛,久痛、則以氣血並調,理氣通絡調氣以行血、通絡以利氣,是治療胃病痛的主要法則。

    我在治療各種胃病中,利用了祖傳秘方和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驗研發的清胃止痛散、丸、湯。2011831日榮獲國家發明專利。用該藥已治愈幾千例頑固性胃病患者。專利號:ZL 2010 1 0502338. 9

    我在治療胃病中,在養護方麵,有兩大要素。1、叫患者隻能吃半成飽,餓了,隨便吃一點,吃飽對慢性胃炎患者來說是一大害,凡是患者,都有這種感覺多吃一點就感覺難受。2、治療胃病用湯藥可達到內外同治,但是有一點,必須要讓患者在吃飯前半個小時的時間吃中藥,這樣在空腹時,藥物直接接觸到發炎潰爛的胃黏膜上,就能達到內外同治,但是患者必須在服藥後睡在床上、左右不停地轉身翻身,已達到藥物均勻接觸病灶。就可達到內外同治的目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