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見證的網絡交流方式的變遷
(2006-11-10 09:16:09)
下一個
我開始接觸互聯網是96年的時候。那時注冊的Hotmail帳號一直用到今天。10年前,互聯網剛興起,連可供瀏覽的網站都不多,Modem有28.8K的速度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別說視頻,連傳送音頻都困難。我記得當時沒有多少論壇,人們網上交流比較流行的方式之一是聊天室,就隻能打字幹聊的那種。但我不是很喜歡,因為很多人同時在聊,感覺很亂。為了練英語,我愛上了ICQ(QQ大概就是從那發展出來的吧),比較適合1對1的聊天。記得遇上一印度哥們,告訴我他父親是個珠寶商,跟中國人做生意被騙,他質問我你們中國人這麽這麽沒有商業道德呀。我回應說哪個國家都有Bad guy,你父親不幸碰上了一個。其實我們跟他們打過一仗,他們也可能不滿我們的西藏政策,而且印度一直也有稱霸亞洲的野心,連累著人民之間產生隔閡。
互聯網能吸引那麽多人流連忘返,我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匿名製。這樣以來人們就少了許多顧忌。在網絡上,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另一方的真麵目。
之後有若幹年我上網都沒時間幹些休閑的事。直到2005年初,又重新開始泡網。這時覺得比較大的變化是聊天室讓位於論壇,ICQ讓位於QQ和Instant Messenger。電腦軟硬件的發展和成本的下降以及網速的大幅度提高,使得音樂、影視的傳播變成了很容易的事。不過,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Blog(博客)的興起,是一個網絡交流從大眾化走向個性化的轉折點。最讓人驚奇的是,很多人放棄了隱姓埋名的網絡生涯,紛紛把個人的真實資料(有文字的也有圖片的)放在了博客裏。我在猜,越公開的人,其網絡行為跟生活中的行為大概越接近罷。
我還沒想清楚何時是公布我的個人資料的好時機,從而把對我的雌雄之辯終結為一樁影壇軼事。
你說的是對的,越公開的人其網絡行為跟生活中的行為大概越接近罷。
期待你公布個人資料以及影壇軼事的發表,你知道大家都有窺看別人隱私的惡習。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