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藍天

記一些日常小事,心理活動
正文

門前的流浪漢

(2005-08-01 18:01:06) 下一個
門前的流浪漢 一天回家,母親說到有一個無家可歸者經常在家門口遊蕩。有一次還幹脆就睡在門前,父親開門上街時給嚇了一跳。母親怕他會做壞事,問要不要報警。還說他放了不少東西在圍牆旁邊。我叫母親放心,應該不會有事的,等我見到他再說。安慰母親說:由於咱家公寓正好比街上其他公寓凹進去一點,比較避風,所以他比較喜歡到我家門前罷了。 第二天中午外出回家,見到一黑人男子站在家前。下了車,他首先向我問好,我也跟他搭訕兩句。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人,1米80左右身材,35-45歲,皮膚漆黑,厚厚的唇,一口雪白的牙齒。右手紮著繃帶,顯然是骨折了。左手拿著一個象發報器似的東西。他見我盯著他的‘發報器’就主動跟我說。那是他的寶貝,並把那盒子打開來讓我看。這時才知道原來是一架古老的放音機。他說是一好心人給他的,現在沒有電池,等有了電池,他就有音樂聽了。這是他從佛州帶過來的。他這話嚇了我一跳。從佛羅裏達遊蕩到南加州了!他怕我不信,還把他佛州的身份證給我看了。還有加州的身份證,原來他來加州已經兩年了。 我問他手上的傷是怎麽回事。他說是讓警察打的。前幾天警察把他捉進監獄,關了他7天。在就要出來之前警察把他給打傷了。他說,“我要告警察,他們無辜傷人。”我問他是否有律師肯幫他。他告訴我,“我姐已經幫我聯係免費的律師了。”我覺得奇怪,“你姐?她住在這裏?” “Pasadena(我們鄰近的另一城市), ”他告訴我,“我正準備到她那去。可是我沒錢坐車,你可以給我兩塊錢嗎?”看他可憐,本來就想幫他,就給了他一點錢。另外他投靠到他姐那裏,我母親也不用為經常有這麽一個人在家旁邊晃蕩而擔心了。我問他是否會住在他姐那。 “不,” 他說,“當我贏了官司,我要用那錢來租個房子住。在外邊住太危險了,隨時有警察來騷擾。”他的回答很讓我吃驚,但細想想也符合美國人的邏輯。長大之後父母的屋子也不是隨便回去住的。姐姐的屋子就更不應該住了。 我說是啊,在外麵住容易生病。他說我是好人,好心會有好報的。主說做人是要做善良的人,以後到天堂會享福的。跟著,他把他那些‘家當’拿來給我看。其中有一個是聖母瑪利亞的像。這時才知道他是信天主教的。他告訴我無論到哪裏他都把聖母瑪利亞的像帶上。在傷心時,對著她祈禱就會輕鬆下來。他還說主是公平的,不要怨天尤人,黑暗時候一定會過去,光明一定會到來的。很難想象這句話是出自一個被警察打傷的露宿者之口。不禁感概宗教(信仰)力量之強大。 臨別時,他還告訴我,他贏了官司會去學校念書然後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他說他會為我祈禱的,希望我活得快樂。望著他那遠去的身影,我不禁呆在了當場。我是在跟一個無家可歸者說話嗎?從開始到結束,甚至他問我借錢的那一刻,他從來沒有一點覺得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他就象是跟一個朋友在交談。他對生活是那麽的熱愛,對未來是那麽的向往,對自己是那麽的有信心。他的人生觀甚至比我們這些比他“幸福”一百倍的人還要闊達。從來就相信“快樂是心的感受,而不是外界物質結果”的我更加相信這句話了。對我們不少人來說,“幸福”就是功成名就。就是住洋樓,養番狗;開名車,包二奶;家財萬貫,前呼後擁。然而,我們擁有這一切的時候真的就會比一個露宿者更開心嗎?更有自尊嗎?不禁想到了一個話題,我們應該如何麵對生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