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新天地的小資情懷

(2012-04-20 19:37:36) 下一個
一般來說石庫門房子是沒有抽水馬桶的,所以對從小在歐式花囩洋房林立的五原路上長大的我來說,石庫門代表了比較落後。但是石庫門在上海是很普遍的新裏弄房子。它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了上海的一個時代。上海新天地的石庫門當然是改造過的,結合了很多西式的小樓建築。就象這座私人會所。優雅的建築透著一股低調的傲慢。疏影有致的紅楓將青灰色的石庫門襯得有些肅木。


俏江南開到了新天地。對那位俏江南的女老板沒什麽好感,所以對她的萊也就不感興趣。有很多塚歺廳是開在小並堂裏的。門麵很小,但是很獨持,價格應該也是不菲的。透過玻璃門看見裏麵並未掌燈,鋪了白桌布的餐桌上同樣是白色的餐巾和著玻璃的高腳杯令人恍惚起來。看見一個穿著廚子衣服的人出來,那正眼不瞧人的樣透著一股三十年代的精怪。


無處不在的星巴克自然是不會放過新天地的。永遠是客滿為患。很多人買一杯摩卡在那裏坐一下午。完全顛複了星巴克快餐咖啡的本意。金碧輝煌的哈根達斯裏很多父母帶了他們還不太會說話的孩子來點冰淇淋。搞笑的是富麗堂皇的菜單上冰淇淋和蛋糕都有一個心情故事般的名子印在每一種的造型上。就如這款卡麥龍的華爾滋。就是茶和咖啡也是有著令人回味䁔眛的名字。如此款香橙果茶,在茶還未端來之前就令人向往那橙色的芬芳。這就是小資情懷了。挑一臨窗的位子喝下午茶,對著窗外時尚的行人發發呆,那絕對是一慪意的事。在美國既使在曼哈頓也沒有找到過這種發呆的感覺。在歐洲也沒有找到過。除了上海的某些地段我找不到發呆是享受的感覺。這就是文化的烙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