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談賈寶玉

(2004-06-15 10:41:20) 下一個
《紅樓夢》三個最重要的人物裏,寶釵是好理解的、黛玉也是好理解的,惟獨寶玉這個人不那麽好理解。從表麵上看,寶玉的特點很容易總結:多情而又癡情、富才氣卻又有點呆、不務正業、不喜功名利祿。但是寶玉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他到底為什麽會兼具這些特點於一身?這個恐怕就很難說清了。 說說我的看法吧——首先談談寶玉的癡情和多情。在我看來,寶玉的“情”和一般的“男女之情”是有區別的。寶玉在本質上是個徹頭徹尾的唯美主義者,大觀園裏的諸多女孩,他都喜歡;清秀聰明的男孩子,他也喜歡,但這種喜歡並不是好色的表現,而是表現了寶玉對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出自骨子裏的熱愛。 還記得寶玉在端午節的宴會上因為不盡興而悶悶不樂,回到怡紅院後和晴雯發脾氣的情節吧?當時書裏曾有這樣一句話:黛玉覺得花開了要謝,還不如不開;宴席聚了也要散,還不如不聚;而寶玉卻是希望花常開不謝、宴席常聚不散的人(大意,見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僅從這一句話就可以看出寶玉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遠勝過黛玉,而且是熱愛到充滿極不切合實際的理想主義色彩。 大觀園裏的女孩子們,作為美的化身,被寶玉視若珍寶,無論誰開玩笑說自己死了以後怎樣怎樣,寶玉都說要去當和尚。在這些女孩子中間,黛玉由於性情和寶玉最相近,而讓寶玉最為青睞。但是從本質上講,寶玉對黛玉的愛和對其他女孩的愛相比,甚至和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愛相比,是沒有任何區別的,有的隻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這也是為什麽寶玉在黛玉死後也能接受寶釵的原因。 寶玉的才情就不用多加分析了,一個極度的唯美主義者,才情幾乎應該是與生俱來的。寶玉的詩詞歌賦其實是很出色的,因為其藝術美感肯定也是他所熱衷於追求的。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寶玉何以如此厭惡功名,因為他的心裏隻裝得下純美的東西,裝不下一絲虛偽和爾虞我詐,難免沾染汙穢的功名仕途絕對入不了他的眼。這就象他對女孩子嫁人後就漸漸變得愚笨起來,能悲憤惋惜到跺足歎息一樣。 其實這個世界上熱愛美好事物的人不在少數,但寶玉何以顯得如此與眾不同呢?我認為第一個原因在於純粹——大多數人在追求真善美的同時也能接受假惡醜的存在,但在寶玉卻是容不下一絲一毫的,這在上麵也已經分析過了;第二個原因就在於癡——寶玉對於美好事物熱愛到了什麽程度呢?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忘我”。因為忘我,才會大雨淋頭毫無知覺,還忙著叫別人避雨;才會熱湯燙手不覺得疼,還問別人燙到沒有。。。這些在別人眼中冒傻氣的行為,恰恰是寶玉忘我境界的體現。 但是這樣忘我的愛是很危險的,因為這種愛已經是臨界於“空”的一種境界。早在賈府的鼎盛時期,寶玉就寫出了“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這樣的曲詞(見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製燈迷賈政悲讖語”),由此可見寶玉當時的心境就已經處在“空”的邊緣。 等到寶玉遭遇了他所鍾愛的人一個個離去,遭遇了賈府由盛到衰的巨大轉變,每一次打擊都使他更加明白“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他的理想主義不可能實現。所以到最後他皈依佛門,由忘我的“癡”徹底變為無我的“空”,是寶玉這個人物必然的結局和歸宿。 很多人覺得,寶玉這樣一個人物是沒有任何存在意義的——這樣的人放到現實社會中,無疑是廢物一個,離開了富有的家庭環境,恐怕連生存都成問題,更不可能對社會有所貢獻。所以在很多相關帖子裏,鄙視寶玉的言論不在少數。以現實的眼光來看,這樣的觀點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曹雪芹寫《紅樓夢》,主旨是為了寫人生的虛幻無常,所以寶玉這樣一個雖全無用處,卻極度理想化、接近於神的人物的塑造,對於整部小說中心思想的體現,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他的存在反襯了現實世界的汙濁,他的遭遇印證了世事的無常,他的歸宿暗示了“一切到頭終是空”的核心思想。既然《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那麽從文學審美出發去看待書中的人物還是很有必要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猴猴 回複 悄悄話 竟然在這邊看到阿巳的blog~~~嗬嗬~~~一點點驚訝....
第一次冒泡 回複 悄悄話 讀阿巳的文章,有一種沐浴在和煦的陽光裏的感覺,親切,溫暖,開朗,幽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