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兒子篇---Daycare

(2012-06-27 10:12:35) 下一個
兒子五個月就被送到daycare去了。第一個daycare條件不是很好,還曾經把別人的母乳喂給兒子喝。幸好兩三各月後,學校的daycare就通知我們可以送兒子去就讀。這一個daycare很好。有幾位媽媽離開後,說最懷戀的就是這個daycare。這兒的老師都很耐心。年老的老師經驗豐富。年輕的老師更有精力與孩子嬉戲,也更容易有新的點子。

兒子半歲到一歲半就讀於最小的班,八個孩子,兩個老師。老師早早地教孩子簡單手語去表達想法:要更多的事物,等等。老師會為孩子們照相,送給家長孩子的日常生活照片。有一張照片貼在一塊厚厚的木頭上,顯得別有韻味。兒子從這個班畢業升班的時候,老師送給我們一個相集,在有的相片下加有注釋,比如說“第一次回頭”。老師也給了我們一長CD,裏麵有兒子所有的照片。我們收到相集和CD的時候,無比的驚喜感動。

兒子一歲半到三歲半的時候,喜歡在爸爸媽媽送他到班上的時候,躲在爸爸媽媽身後,老師來捉他的遊戲。兒子也特喜歡老師像爸爸一樣,把他舉在空中,自己咯咯地笑。兒子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牽著一根繩子,跟老師唱著歌,到室外散布。兒子開始在家力,死活不肯坐他的小馬桶。可當學校老師開始potty trainning之後,主動要求坐自己的小馬桶。很快就再也不用穿尿部濕了。

三歲辦後,兒子升到現在的班。老師年齡較大,不會再把他舉起來。兒子就有的時候在被送到班上的時候同助教完hide and seek。現在課程開始一周一個主題,pirates, colore,等等。老師要求學生參與領導討論學習。老師曾要求孩子們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到班上去介紹,要求孩子們帶有不同紅色的物品去班上討論。老師也複印建築圖給孩子們,作為海盜的地圖。每儀周的課程圍繞著一個主題,采用多樣的手段去討論學習:歌曲,遊戲,孩子的討論演講,電影,等等。

daycare的老師會每個學期同家長會談,討論孩子的進展。我們開始有些緊張兒子有些項目沒有達到目標,比如說語言能力。老師們總是友善地指出每個孩子有不同的階段性進展,兒子現在很好。每天老師會給家長一張報告,上麵記錄著孩子一天的主要活動:飲食,睡覺,喜歡的事。如果有特別事項,老師會添加注釋。有一段時間,兒子尿尿很頻繁。老師就連續幾天在報告上給我們指出來。我們帶兒子看醫生後,發現兒子有尿路感染。

感覺daycare的老師不是去嚴格要求學生達到什麽目標,而是組織安排機會給孩子們去自由遨遊。她們盡 心盡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沒有大事小事的區分。做每一件事的時候,會創造性地嚐試新的想法,用孩子們喜歡易接受的方式引導孩子。

可就是這樣的daycare,也有不好的老師。一個孩子受傷回家,家長可能感覺不好。查看daycare的錄像後,發現那孩子的老師經常體罰孩子。於是警察開始調查。

我們也常常告訴兒子別人不能對他做的事情,如果有那樣的事情發生,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有一次,兒子撒謊說老師摸他和其他幾位小朋友的下體,我們大為緊張。但聯係兒子提及的小朋友的家長後,覺得兒子在撒謊(當我們質問兒子為什麽摸自己下體的時候),於是此事不了了之。

到現在為止,我們真心地喜歡這個daycare。就盼望著女兒也快快就讀。一般需要等很長時間才有機會。但因為兒子已經在讀,女兒就很快排上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