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朗出了個金無怠

(2014-10-22 09:19:15) 下一個
曾經有過這麽一件事:德黑蘭一家法院裁定,美國出生的美籍伊朗裔阿米爾•米爾紮•赫克馬蒂為中央情報局從事間諜活動,判他死刑。赫克馬蒂則說遭到美國情報機構“愚弄”,“不想傷害伊朗”雲雲。此案讓人想起那個著名的中國駐美間諜金無怠,金在接受審訊時引用一個二戰時被關進美國集中營的日裔美國公民的話:如果你的父母打起架來,你站在哪一邊?當然是希望他們和好。
 
從報導上看,赫克馬蒂並沒有弄到什麽不得了的情報、沒有過什麽可觀的破壞行為。當年那個金無怠,也不過是“外國廣播服務處”(FBIS)的情報分析員,從大陸的廣播中選取一些資訊,翻譯出來以供國務院參考,能接觸到一些列為“機密”的資訊。1970年,金看到反共鬥士尼克鬆總統給國會的一份報告,竟稱中國人民是“偉大而有生命力的人民”,“美國應盡力促成與北京修好”。認為:美國對華政策確實有意從敵對走向緩和,將此類信息傳達給中共高層,有“知己知彼”的作用,能促成中美關係正常化。所以,當他被餘強生指認為中共間諜時並不驚慌,坦承自己做過“政治紅娘”,自詡對美國非但無罪而且有功,是中美建交的功臣。至於收取酬報,金的說辭是:表示他所提供的情報“物有所值”,而非欺騙。
 
至今,中美關係從敵對到夥伴的轉變過程,許多細節都解密、曝光了,但是,“透露過內情”的金無怠從來沒有在“功勞簿”裏出現過。既然,金氏被控的17項罪名全部成立,可見他確實做過些事情。主審法官則向陪審團強調:動機好壞,不是判斷行為是非的標準。一槌定音。那是1986年的事。看似,也許金氏的舉動曾經有益中方分析、理解美國的用心;雖然當年的心機腹稿早已公開宣傳;盡管金氏言之有據、中美雙方已經變敵為友。但是,美國方麵追究的,是他和與他一樣保密義務者的職業操守。任何國家也冒不起這種“善意”的風險。況且,許多事情經不起“以此類推”,某事某件可以外泄,與此類似的其它機密要件呢?機密隻能硬性劃線、執行,不然由此及彼、無限擴展,就沒有秘密可言了。
 
曆史上,為了國家利益主動泄密的事情也有過。比如日本向袁世凱提出“21條”,老袁惹不起日本人,隻能開啟談判與之周旋。雙方說好對外保密。但是,隻有英美能夠製約日本,袁氏遂令其英文秘書顧維鈞,每天談判之後去英美使館通報進展。動機與效果的是非關係則如:熱映中的電影《金陵十三釵》:日本鬼子讓中國女學生獻唱以示中國人被征服,學生不能給中國人丟臉,妓女雖賤也是中國人,她們去唱就不丟中國人的臉了嗎?再如周作人之“落水”,受審時他稱家累太重無法遠行、“留平護校”(出任偽職)期間保護並增加了學校資產等,也是無罪有功。而胡適等早已痛切指出:中國不多的幾個可以拿出來給世界看看的人,如周氏,也與敵人合作了,實乃民族一大恥辱。
 
扯遠了,還是繼續說金無怠的案子。老金一直以為中國方麵會出麵搭救他,但是直到法庭調查結束,中方也不承認有這麽一個“特派員”。而於宣判前夕、塑料袋裹頭鞋帶勒緊把自己悶死了。但其遺容平靜,窒息前不曾掙紮?塑料袋一扯既破,他為何沒有求生的本能?所用的球鞋為自己訂購,卻比腳大三個號碼。其子以醫生的身份參加了驗屍:“一切正常,沒有被害的嫌疑”。如此老爸,有冤也沒處申吧?
 
據說,很有些年輕人想當特工,以為刺激而有貢獻。看來,要當就當007,政治類的別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間諜和特工都是政治的延續,不可能脫離政治,007也不外如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