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可憐可恨 釜底抽薪

(2014-08-21 08:14:07) 下一個

 

每逢歐洲債務危機、美國經濟蕭條。那些國家、那些人,像人類大家庭中的寵兒,莫說饑餒風寒,連一時的素食少餐都經不得。略有幾個餘錢剩米的發展中國家,便責無旁貸似地馳援搭救。以維持歐美老爺的生活水準為己任。就像舊小說裏的忠仆,主人有難則自己再緊一下腰帶,先盡他們的用度-----我們自己是窮慣了的,人家是闊少爺、嬌小姐,怎生受得了啊。其實,看似可憐的上等文明頗多可恨之處。

 

能享受這樣的待遇,先得說富裕國家百多年的經營鋪墊多麽成功:心理上,硬實力的打擊、軟實力的滲透,在窮人窮國牢固地樹立了天生的特權、優越的形象,維護他們的社會地位與生活水準,成了小康國度的義務。製度上,昔日的列強,製定了全球政治、金融和經濟的遊戲規則,給新興國家指定的位置是生產消費品、提供廉價服務,和吸納其有形如煙草、無形如衍生證券等產品。從而將他們綁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戰車上。與有榮焉地充當擋風遮雨的頂蓋、托襯負重的底盤,駕轅的風光、車廂的舒適可都是發達國家的。名曰“休戚與共”。

 

如此經濟體製和動作方式將把人類載向哪裏?人們首先看到了環境破壞、生態失衡,責任是發展中國家的哦。其標準,文明和富裕程度高的那些人是這樣定的:保持原生態,學術上,供他們研究人類發展史、藝術上,給他們提供靈感和題材、生活上,潔淨的水源和空氣,中和他們製造的汙染------你們安安靜靜地做博物館吧,提高生活質量是會汙染環境、加速溫室效應。但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幾十億貧困人口,業經激起的欲望抑製早已不住,而高汙染、低效率的項目和工藝、設備,正是來自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人類是自然界的天敵,誰是七十億天敵一起摧殘大自然的始作甬者?

 

世界文明的領袖們,從發展中國家聚斂了無數財物,又是如何反哺和回報的呢?戰爭,是一個常用方式:狂轟亂炸、以暴易暴。每逢機會來臨,歐洲、美國觀念、行動高度一致。有時美國挑頭、歐洲幫襯,有時歐洲衝在前,美國做後盾。若是真的打出和平民主新天地也就罷了,窮人窮國所付生命財產代價差有所值。可惜,人們隻看到越打“文明的衝突”越激烈,恐怖的陰霾越沉重。改弦易轍的呼聲雖然日益高漲,歐美政府卻以新的戰爭計劃來做回應,下一次,中東人種、歐美文化的以色列,或許有幸要打一回頭陣。

 

看來,講道理、遇挫折,都不能使那部瘋狂運轉、吸收資金和蘊釀戰爭的機器減速慢行-----功能如此、製度使然-----隻能因勢利導、釜底抽薪。金錢,是資本主義製度運行的能源。中國等新興國家投資美國公債、解救歐債危機,無異於為他們輸血。得到給養,氣力足、血氣旺了的歐美國家,有錢之後做了什麽?補貼製造金融海嘯的華爾街,華爾街不思悔過,照舊大發獎金;繼續伊阿之戰、武裝幹涉利比亞、準備入侵伊朗、敘利亞;預算不夠,則加壓迫使人民幣升值……。為資金尋找保值盈利的項目,雖為金融常識,不計資金走向、用途,就有幫凶之嫌了。長遠看,對於本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未必有益。

 

投資歐美國債,救助了那個不合理、不科學的經濟體製和財富使用分配製度,加重新興國家對於出口外銷的依賴,延宕經濟轉型,減緩縮小國內地區發展不平衡,從而加劇著國內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不如從現在起,不再去做沒有投票權的小股東,發揮艱苦樸素傳統、增強實體經濟、消耗歐美實力,探索建立一個具有和平、平等功能的國際金融體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