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賠款學校 新邊疆和軟實力

(2014-01-24 08:26:39) 下一個
清華大學,建校時的名字是“清華留美預備學堂”,人稱“賠款學校”(Indemnity College),因其是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辦起來的。書上說,北洋時期,中美協議成立“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管理美國分到的“庚款”餘額,以紅利或孳息在華建立學校並津貼其運作。至今,台灣的清華每年還收到以千萬元計的“庚退”支票,用於這所“造就中國領袖人才之試驗學校。”
 
胡適曾經用當時的語言敘述過這件事:辛醜和約,美國以海陸軍費及商人損失不貲,遂索賠款約數二十五兆美金,合中國銀三十四兆兩有奇。是年四月,各國攤派賠款總數四百五十兆兩,美國分得三十二兆九十三萬兩有奇,合美金二十四兆四十四萬元有奇,議定分四十年付清,年息四厘。事定,美國政府下令,凡美國教會教士商人等,於庚子拳匪之亂受有損失者,或死者之家屬,皆得於此項賠款內領取賠償撫恤之費。令下,計來領償金者共得二百三十餘人,共發給美金一兆九十九元有奇。加入陸軍用費七兆十八萬零,及海軍用費二兆四十八萬零,共計美國於庚子一役所受損失之確數,為美金十一兆六十五萬有奇。而於所得賠款二十四兆四十四萬之內,減去此數,蓋尚餘十二兆七十餘萬金為浮數雲。西曆千九百零七年十二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君谘文議院,中有一節論賠款善後事宜,其言曰:當日政府之初意,本欲俟各種損失清償之後,即以盈餘之數交還中國,以為友誼之證,雲雲。”
 
據說,早在西奧爾多·羅斯福向國會呈文之前,美國教育界就有人主張用“庚餘”在中國辦學,代表人物是伊利諾大學校長艾德蒙德·詹姆斯。1906年初,詹姆士提醒總統:“哪個國家能成功教育這代中國青年,哪個國家就將因此而在精神與商業兩方麵獲得最大回報。從而以最圓滿和最巧妙的方式控製中國和她的發展,就是用知識和精神支配中國的領袖。……與武力相比,道義與精神將更有力地支持商業”。稍後,教會也加入了遊說行列。傳教士明恩溥對羅老總統說,此舉可以“避免中國再次發生類似1900年義和團和1905年抵製美貨的運動”,“隨著每年大批中國學生從美國大學畢業,美國將贏得一批既熟悉美國又與美國精神相一致的朋友和夥伴。沒有任何其它方式能如此有效地把中國與美國在經濟上政治上聯係在一起。”看來,老羅斯福隻是從善如流哦。
 
事到如今,不能不承認那些人的遠見:不僅清華浸透了“美國味”,親美之情在中國朝野上下、方方麵麵,影響之大,早已成了政治問題、社會問題、文化問題……。如果沒有那些鋪墊,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恐怕也沒有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中國共產黨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的勝算吧?
 
這種做法,我們叫“文化侵略”,他們說“文化滲透”,美國人一向運用自如。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總統肯尼迪提出了“新邊疆(The New Fronfier)政策”,外交部分裏麵的新舉措-----政府派出“和平隊”(The Peace Corps),也是這個思路的延伸。“新邊疆”意在市場、文化等等,與國土一樣可以從中獲得權力和利益,實為控製人心的主權之爭。美國一向重視用自認為“優越”的文化,助其一統天下。肯尼迪也不諱言,與武力打擊相配合的“文化輸出”,是外交政策的兩麵:一手仗劍,一手高舉橄欖枝。開拓文化/心理新邊疆的和平隊,主要任務就是“幫助、促進其他國家人民更好的了解美國”。半個世紀了,和平隊於其行經之處,推廣美國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在思想意識、文化藝術、情感愛好領域開拓的疆土,是軍隊無可比擬的。
 
到了1990年,哈佛大學教約瑟夫·奈伊幹脆另外給了它一個正式的名字“軟實力”(Soft Power)。不再讓這一利器埋沒在複雜的外交政策裏,挑出來,給予足夠的重視,讓它與美國舉世無匹的“硬實力”並駕齊驅。因此,克林頓和小布什相繼擴大了它的規模。塞繆爾·亨廷頓更以一付盛氣淩人之姿,把與基督文化之外的交往總結成了《文明的衝突》,全球行銷。其實擴張“新邊疆”,正是孕育恐怖主義、招致恐怖襲擊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被擴張不等於接受,被滲透不等於代替,被影響不等於認可;反而布下了危機的種子、形成了歧義的論壇、開辟了爭鬥的戰場。
 
參與和平隊、使用軟實力者,無意受製於一個自然規律:凡是輸出必有反饋,就像作用與反作用:力量相同、方向相反。稱霸世界的兩大工具武力和文化,畢竟本質不同,發展方向難以始終協調一致。武力隻能搖擺成威懾;文化則一不留神就會同流、融合。無論在外國辦學傳播美國價值觀念,還是單方派遣“和平隊”,一經有人開展文化交流,就難不出雙向效應。向當地人介紹美國文化的同時,他們就會在當地社會接觸到異國文化、了解“學生”和“敵人”、被“低等文明”感染、感動,乃至變成友誼的使者。時至今日,美國民間強大的和平籲求和反戰勢力之形成,看似與此不無關聯。至於政治家的本意是什麽,隻要能曲徑通幽地最終增進人類和平,也就可以繼往不究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