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母親

(2012-02-16 17:27:45) 下一個

僅以我有限的,笨拙的文學水平真誠地表達對慈母的懷念。

我親愛的母親離世己快三個月,我卻一直覺得她老人家仍在中國的鄂東縣城老家中切盼著女兒去看望她; 期待著女兒回家接她到美國.

 

往事像電影一樣,一片段一片段地在我朦朧的記憶中映過:

在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就跟我講她不幸的童年和少年。母親小時候的遭遇影響了她的一輩子。

她出生在一戶破落的地主家庭。(這個成份是她自己當土改幹部時劃分的)她一直記恨她那當官的父親將她的母親和她們兄弟姐妹四人拋棄;記恨那醜陋的重男輕女的惡習。

 親從小個性倔強,不畏強權,爭強好勝,鍾情知識。 有一次,她和她姐走了100多裏山路,去找她那官僚父親要些錢。 她姐是想辦些嫁裝,她是想接著上學。知道 她的倔強,她爹讓她姐姐喊他的小老婆叫"媽",而母親卻跳出來講:"不能喊,因為她隻比姐大一歲,再者,我媽還在世上"。她爹一聽就生氣了:要喊就喊媽,否 則別 喊。結果可想而知,她沒討到分文,白跑了這100多裏路。後來還是在她姐夫所執教的學校裏, 隻花了常人的一半時間跳級讀完高小。

從她自己的母親身上,母親深切體會到:婦女在家庭中,一定要經濟獨立。

新中國成立時,母親欣喜若狂。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後,母親參加了革命,有了自己養活自己的能力。更高興的是逃脫了父母的媒約,逃脫了舊社會婦女任男人支配,圍著爐台轉的命運。 那被政府鎮壓的父親,她覺得是"惡有惡報"。

 親極其反對男權主義及孔老二的"三從四德"。在與父親戀愛時,父親那有著十七年讀私塾的背景吸引了她。結婚後,母親卻不滿父親的大男子主義。她知道,對整 個社會的重男輕女陋習,她很無奈,但至少在她自己的小家裏她可以做到男女平等,她的以後的教育結果甚至顯示:重女輕男!

記得有一次,父母幫我買了一把小花油傘。盡管母親己講我隨母姓,但我那男權思想重的父親還是將他的姓作為我的姓寫在傘上。母親不依,將父姓刮掉,換成母姓,甚至將父姓用另一同音字代替,然後加一個"平"字,意思是父母平等。父親隻好放棄。此名字我一直沿用至今。


 親生性耿直,看不慣的或感覺不對的事就直說。為此,在文革中沒少受苦。記得有一次,在四清會議後,母親回到住處,就摟著我大哭起 來,我什麽也不懂,隻知道幫媽媽擦眼淚,也跟著媽媽一起哭。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何故,也無從考證了。所以,盡管是四九年老幹部,但她一直就爬不上去。平時 她喜歡看報,關心國家大事,經常發表對當地政府的不滿。所以她跟領導的關係總是不很融洽。在2010年我們回鄉看她時,還作了一首打油詩諷刺現狀。

 親愛打抱不平,極富同情心和憐憫心。她視金錢如糞土,   但仁義值千斤.    幫人寫過狀子;幫別人獲得過公正的平反結果。盡管自己饢中澀,但母親並不吝嗇如果遇到比她更可憐的老人或殘疾人時逢年過節時,會有人上門討吃的,母親總不會讓他們空手而去.;  08年看望她時,母親給我講過一件事:有次,她上街買菜,碰到一年輕的女稅務官正在生扯硬拉地找一個老太 婆要稅 錢,母親馬上生氣地跑上去責問那女稅官:你難道沒看見她這麽大的年齡,僅扛了這麽一點菜來賣,你還忍心找她要那本來就不多的賣菜錢的稅?那女稅官最後放了 那太婆一碼。

母親的勤儉節約在當地是出了名的. 自己的錢都舍不得用在吃上,但她不會接受別人的施舍。連兒女的錢都不接受。.在第一次回鄉時,給她裝的電話,我前腳走,她後腳就停了.  母親近幾年聽力不好,我隻能通過兩個哥哥的電話來聽到母親的情況最近的兩次回國,我意識到這點,便利用回鄉的機會給她老人家買些吃的和用的東西。還將一部分錢交給家裏的哥哥,並叮囑他定時給媽媽買點營養品補補身體,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母親對自己的兒女慈愛有加,但要求非常嚴格。盡管書讀的不多,但經常會有昔時聖文從她嘴裏自然流出,恰到好處地應用在教誨 我們的身 上。她的教育理念是:十年樹人。不體罰,曉之以理。 防患於未來,到糾正時就太晚。萬一要糾正,就必須矯往過正。特別是在原則性的事情上。她常對我們講:搡大從小扭,根深才能樹大,打鐵 必須本身硬。要想成功地做一件事,必須知己知彼.

小時候,我比較喜歡玩。在剛開始上學時,看見有一組人在集體早操時間裏例外:翻筋鬥,練功,練唱。我非常想成為其中一員, 便找到老師。在 顯示了自己的夠資格後,老師同意了我的要求,進入了宣傳隊和體操隊。記得有一次,宣傳隊到農村,工廠巡回演出了大約2個半月,未上一天課。在總結會上,全  隊員在評選五好隊員,我是其中一名。母親當時很擔心我的不學習,怕我心玩野了,她就闖入會場,硬性將我拉出來,喊道:到教室上課去,不要這五好隊員。盡管當 時我不高興,但母命難抗,隻好跟著母親回到教室去背老三篇。

母親其實很支持我的業餘愛好, 但不能本倒置。在體操隊,需要有特別的褲 子和軟底鞋。母親沒錢買, 就自己一針一線地幫我縫做好。大概是我玩得還不錯,當上麵下來選體操人材時,覺得我有那麽一點前途,可是媽媽堅決反對我走那條路,希望我憑知識吃飯 周日和寒暑假期,隻要情況許可,母親就領著我們兄妹三人在學校的操場晨跑,做早操吃完早餐後,母親就陪著二哥和我練毛筆字,下午打乒乓球,蘭球或玩單、雙杠。(周日大哥例外,他在縣城讀 書。因為 那裏教學質量高些,加上大哥成績好,老師們都很喜歡他,母親怕轉學影響他的學業,就沒有帶上他隨母南征北戰。為此,大哥至今都不能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 畢竟 當時的他太年少)。(那時父親在另一所離家較遠的中學任教,一到兩周回來與家人聚一聚).  記得有一次,我特別地坐不住,不耐煩地練字,故意用勁地把小毛筆尖重重地壓在練習本 上、得意地告訴母親:毛筆壞了。母親二話沒說,立馬上街去買了一枝新的,我也隻好繼續在那依葫蘆畫瓢.盡管無知識可言,但卻培養了我坐得住的習慣。母親還時常在家觀看我們兄妹三人的「痛說革命家史」「沙家濱-茶館/暴風雨來啦」等片段表演。

 管那時不提倡讀書學習,不以成績差為恥,但母親經常給我看她大哥(我叫大舅)的一張帶博士帽的畢業照,並告訴我:你大舅非常聰明,很會讀書,一目十行,過 目不忘,可惜在反右整風運動中被迫害致死。那時,在我幼小的心靈裏,埋下了對大學的崇拜,對學習的向往。在那大批學而優則仕,唯有讀書高的時候,母親卻讓我領會到了 其中的真正含義。當時學校的圖書在我家貯存。(我家住的是隔了一半的教室)。我有事沒事地就拿出一本書看看(不是讀)。好多書都不記得了,隻記得有「魯迅全 集」。隻有天知道我到底看懂了多少。但使我養成了喜歡閱讀的習慣。那時學校的報刊雜誌均經母親的手,母親就將其中有意思的刊物,文章留給我看。我隻記得最喜 歡的是「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少年文藝」。可惜我沒有文學上的天賦,至今也沒敢寫過一篇 文章。

母親曾告訴過我:在大哥上班後,她還曾悄悄地跑到大哥工作的醫院,暗中觀察大哥對病人,特別是對農民的態度。看不過去就告之大哥.

 親的自尊心很強,自覺性也很高。她告訴我:大舅是國民黨保送上大學,小舅是共產黨保送上大學,他們曾經分別在重慶、北京工作過。他們曾慫恿 母親去他們那發展。,但母親自認為知識水平不夠,再是怕拖累他們。故最終沒有答應;由於文革的受整,再加上本質的忠誠和善良,父親積鬱成疾,英年早逝。父 親逝世時才四十九歲。母親覺得在父親生病、去逝時間,她沒有好好地工作,便主動二次放棄工資晉升機會,讓給了別人。母 親常說:人窮誌不能短 

父親逝世後,母親默默地一人承擔 起三個子女的生活和學習的重擔。那年,大哥在下鄉,二哥在讀高中,我在讀初中, 也曾經計劃好了將來我下鄉到哪裏。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孤兒寡母的生活艱難可想而知。而母親是一位非常堅強的 女性。用她那消瘦的雙肩為我們撐起一片湛籃的天空。在父親去世的第四年,母親用她那起家如針挑土的精神,從牙齒縫中擠下生命錢,在叔父的幫助下,自己蓋了一幢二層樓的房子。全家終於有家可歸。

 七年高考恢複,全國在教育戰線來了一個180度的轉彎。母親深知我們並沒有學到什麽,再加上小鎮上師資不高, 教材缺乏,便決定幫我買一套高考自學叢書。這可是要花費她大半個月的工資。可母親堅決要買。在教育方麵,她從來不節約。第一次郵訂後,不知哪裏出了差錯。 幾個月後,錢退回來。母親再寄,來來回回,大半年過去了。那套寶貴的自學叢書終於到手,可離高考日期也靠近了。

母親為了使我有點考場經驗,決定讓我提前一年去試考。結果名落深山。母親鼓勵我不要泄氣。我終於在高二那年應屆考上大學。

 醫學院的第一年,是我的第二次"脫乳",很不習慣。以前生活雖簡樸, 清平,但隻要是跟媽在一起,從來不知道什麽叫懼怕, 什麽叫艱苦,困難。現突然離開媽媽,感覺 很孤 獨,無助,反問自己為什麽來這裏?因此學習不安心。有段時間幾乎天天給媽寫信。媽媽在家如坐針氈,千方百計找機會來看我。但當時到省城很不方便,要花 一天的時間。既費錢又費時間媽媽同時也每天回信給我,鼓勵我,教誨我把心思全用在學習上。隻有全神貫注地讀書,才不會想家,不會想媽媽。最後,我的心終 於靜下來了。母親繼續提醒我:學習上向高看齊,生活上向低看齊;不要依賴別人,任何人都靠不住。隻有知識不會欺騙你,它是與你的付出成正比。你的付出,最終會得到巨大的回報。

大學一年級暑假回家,在鄰居的慫恿下,我去燙了頭發。回家後,母親很生氣,拉著我的手一起回到理發店,要將我的化學燙發拉直。事後,媽媽告訴我,她知道不可能再拉直。她隻是希望我專注學習,不要過早過多地把精力浪費在梳裝打扮上而荒廢了學業。

 大學23年級開始,母親的爭強好勝,崇敬學習的精神開始在我的身上生根發芽。那時我才真正感覺到是該展翅高飛了。"學而優則仕"激發我的學習熱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我一發不可收地一個猛子紮下去:考研,成家,出國,辦綠長,奔公民,以及以後的考醫執照. (當然有老公與我並肩戰鬥)一路披荊斬棘地闖過來,一抬頭,快30年過去了,人也快到了五 十不惑之年(別人是四十不惑),其中經曆了不少酸甜苦辣。但我再也沒有搖擺過,猶豫過,也沒有任何困難能難倒我。也不知什麽叫累。每當有困難,母親的教 誨就在我的身上潛移默化地起作用失敗不氣餒,成功不驕傲,自尊自強。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在開始做住院醫生以前,我抽空回到久未親近的祖國探望母親。可是家鄉使我有一種強烈的陌生感。麵對著思暮想的、衰老了許多的母親,滿腹的話兒卻不知道從何講起。我們流著淚相見相擁.   (  也許是在潛意識裏,因為實在太遙遠, 我們都不希望讓對方擔心,牽掛,把對彼此的熱愛收藏在心底.). 兩個 星期後又痛心地揮淚離別。無奈地踏上回美之路,開始那向往己久的住院醫生訓練之路。

 在想起來,在我生命的前16年半中,是在慈母身旁最無憂無慮中度過。母親用她那勤勞,智慧為我撐開了一片廣寬的天地,而我卻一直是懵懵懂懂,不動腦子地沐浴 在巨大的母愛之中,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在大學之初,母親繼續鞏固著她的教育成果。在離開了每天照顧我的母親後,就再也沒有跟母親好好地聊聊家 常,親密地生活過。在近30年的摸 爬滾打中與母親聚少離多,但母親的教誨無時不在影響著我的言行和決策。盡管母親在我們最緊張的時候來美國幫助過我們,(在美期間, 母親教導我們:夫妻間要平等,相互尊重,理解 和支持。要將心比心。家務事誰有時間誰就多做些。)我們也回國去拜訪過她老人家,但都是 匆匆忙忙,更談不上細拉家常。每次回家,盡管很消瘦,但母親的精神狀況還不差,聲音洪亮,中氣她經常安慰我:我的心肺沒問題,醫生說我可以活到100歲。看到她那自信堅  的語言,我感覺很欣慰,也相信她的話。在2010年回鄉時,媽又增加了4歲,說可以 活到104歲。我衷心祝願情況會確實如此。現在想起來,這些都是媽媽怕我擔心所強裝出來的。其實她的體質早就開始衰退了。

去年 20117月,我突然意識到,我欠母親的太多太多,要好好報答她老人家的養育之恩。如是,馬上發出 邀請信想請她老人家再次來美,好好伺候她,讓她真正享享清福,體會體會天堂般的生活。可是,在邀請信發出不到四個月時,她不幸摔傷骨折,住進醫院。從大哥處聽到  消息,我立刻在電話中叮囑大哥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將母親治好,同時我加急辦手續希望盡快回家守在媽媽的身邊。並打算這一次一定要跟母親呆時間長些。可 是由於誤診誤治,這次的回鄉卻成了永別。看著媽媽在我眼前慢慢地離我而去,我心痛如刀絞。我的頭像挨了重重一擊,將我打了:媽媽提前16年夭折了••••••。在這之後,我完全徹底地 是昏天黑地地,迷迷湖湖的不知道是怎麽樣度過的。母親在世時,我還沒有做過一頓飯菜給她老人家吃過,盡管我的廚藝不高。本打算待小女兒的早期大學申請有結 果就回中國看望,加緊辦理來美手續,甚至如有可能,將母親一起接回美國。可現在, 所有美好的計劃也隻能隨著母 親一起進入墳墓。留給我的是鑽心的疼痛,終生的遺憾。

 三個月裏,我每日夜都在思念慈母,夢見她。在我獨自一人時經常以淚洗麵。很恨自己為媽媽做的太少。沒能很好地保護她。更是深切地體會到母親的愛是最偉大的 、最無私的愛。世間沒有任何愛可以替代她。我也意識到,果真如母親告訴我的,母女的心真的是連通的:在我的心裏有一塊很大的地方,一直深深地藏著對母親的愛。而母親的整個教育思路慢慢地在我的頭腦中越來越清晰.

 幸的是:母 親的生命在我們這兒延續。母親的吃苦耐勞,艱苦樸素,自尊自強自立,永不停止的進取心將在我們的身上發揚光大。母親的諄諄教導早己在潛移默化 地影響著我對自己的女兒們的教養。希望她們以後能夠幸福地、頂天立地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在此也善勸所有的兄弟姐妹:趁老人還在世時盡早盡孝。人的衰老是 不以人的意誌改變的。不要像我這樣想盡孝卻人不在,留下無限的悲哀。

但願天國不會有太多的不平,能將母親那飽經創傷的心拂平.


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躺在媽媽的懷抱中,幸福不得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