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

心知所見皆幻影, 敢以耳目煩神工 。。。
個人資料
正文

達達主義

(2006-04-26 20:15:16) 下一個

上個周末,DC國家藝術館在展出 “達達”藝術流派的作品。

藝術館大門口懸掛著杜尚的著名畫 “pencil on reproduction of Leonardo da” 牌子上是這樣介紹的:

Dada, one of the crucially significant movements of the historical avant-garde, was born in the heart of Europe in the midst of World War I. In the wake of that brutal conflict, Dadaists raucously challenged tradition, and art-making was changed forever. The most comprehensive museum exhibition of Dada art ever mou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Dada features painting, sculpture, photography, film, collage, and readymades emerging in six cities: Zurich, Berlin, Hannover, Cologne, New York, and Paris. The exhibition presents many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ism, as well as others less known, including Tristan Tzara, Hans Arp, Sophie Taeuber, Hans Richter, Hannah Höch, Raoul Hausmann, George Grosz, John Heartfield, Kurt Schwitters, Max Ernst, Francis Picabia, Man Ray, and Marcel Duchamp.

美國展區迎麵是一條大標語 "There is no Dada in New York, Every New York is a Dada" . 標語下麵則是旋轉不停的瞳孔。

回來後查了一些中文的資料:

1916年,正值一戰時期,達達主義在瑞士蘇黎世誕生。由於戰爭、很多藝術家、作家和知識分子- 著名地法國和德國國籍- 聚集在蘇黎世的避難所(中立瑞士提供)。他們很惱怒, 於是起來抗議曆史悠久的傳統。達達主義作品以無意義、滑稽和不和諧為宗旨。提倡顛覆傳統美學、文化價值。

在一戰期間,美國紐約也和蘇黎世一樣成為大批流亡藝術家和作家棲身的場所。從法國流亡美國的藝術家馬塞爾•杜尚和弗朗西•畢卡比亞結識了美國藝術家曼•雷。1916年,這三人成為美國“反藝術”運動的核心人物。

查拉在草擬的《宣言》中,曾為"達達"下了這樣的定義:“自由:達達、達達'達達,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這是各種束縛、矛盾、荒誕東西和不合邏輯事物的交織;這就是生活。”有人還作過進一步的解釋:“達達,即什麽也感覺不到,什麽也不是,是虛無,是烏有。”

達達名字的由來又很多種說法:最普遍的傳說是:幾個藝術家為了給這個新文化運動起一個名字,就用裁紙刀刺一本法德字典。結果刀尖碰到了達達這個詞,法語是愛好馬 "hobby horse" 的意思。

• Dada had only one rule: Never follow any known rules.

一大早想起Dada,是因為混談卡兒帶起的一番醉話。

• 帥哥的最高境界是不帥。 -heka- ♀
• 醉的最高境界就是醒... -fire- (0 bytes) (2 reads) 2006-04-
• 文學城最高境界是玩命灌水。 -heka- ♀
• 灌水最高境界是不灌水了。早上好! -水兒~- ♀ (0 bytes)
• 最高的思想境界是不想Very Happy -fire- (0 bytes)
• 活著的最高境界是不吃不喝。Very Happy -heka- ♀
• 我覺得最高的行動是無為。哈哈 -heka- ♀
• 我覺得最強的書無字。 -heka- ♀
• 我覺得最高的雄辯就是無言。 -heka- ♀
• 我覺得愛的最高境界是不愛。 -heka- ♀
• 我覺得美的最高境界是醜。 -heka- ♀
• 哢哢,我覺得高興的最高境界是胡言亂語。-miguoguo

想繼續,卻深入不下去了。 

想先從“美”談起,結果經由巴拉圖的美學觀點牽出一串思想家們,實在是佩服得緊啊,那些讓上帝發笑的人。

看了“青山那邊”是一定要回帖的,又想到了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轉貼上來,赫見老伯長歎:“惟斯人,吾誰與歸?” 多像身在廟堂卻心憂天下的仁人。於是去看《嶽陽樓記》, 範仲淹對中國曆史的憂歎,逼得我去茶攤關心一下國家大事。

那裏貼的西山會議發言總是要看的,真的比古文還難懂了。。。

電腦上冒出個小人,啥都別幹了,當媽媽的時間到,去喊女兒起床!!

就這樣,在一片喧鬧聲中,腦袋裏的軲轆一直的轉動,連眼睛都適應不了這不停的變化。都是達達主義鬧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