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異璧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正文

Gabriel's Oboe - 傳教士之歌

(2012-02-03 10:54:05) 下一個
1986年的一部電影《The Mission》,講一個西班牙傳教士去南美傳教的故事。電影裏有這樣一段,在南美的叢林裏,傳教士Gabriel走累了,坐在溪水邊吹起隨身帶的雙簧管,樂聲穿越樹梢,盤旋山林。這時,躲在他身後劍拔弩張的土著人,好像被他的音樂感染,忘記了射殺這頭獵物。後來土著酋長出來,把他的管子折成兩段,但他卻幸免於難. 音樂讓他打開了一扇門,從此開始了與當地人的交往。

這段很有戲劇性的場景裏,Gabriel吹的那首曲子,是意大利電影配樂大師Ennio Morricone的作品。這首曲子采用大調,以緩慢的長音音階開始,以不斷重複上行的旋律展開,5.-32-21-1---, 5.-32-211---, 好像是Gabriel自己誌向的表達,感覺裏麵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有一種崇高的宗教情懷。Gabriel’s Oboe這首曲子,也許沾了電影的光,它像穿越雲層,照在湖心的一束光,雖然不是耀眼奪目,卻讓世間有了別樣的美麗,就像這首曲子的另一個名字: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多年過去以後,此曲仍廣為流傳,有不少版本,俺喜歡的有作曲家Morricone親自指揮的交響樂版,Amazon裏有DVD,Review很不錯。


也喜歡馬友友的演繹,大提琴厚重的低音懷著一種謙卑,謙卑中懷著慈悲,慈悲中懷著信仰的力量:



傳教這個職業不靠譜,千裏迢迢出去販賣思想,運氣好能找到幾個聽眾,運氣差就做了刀下之鬼。特別是西班牙傳教士,做了殖民者的棋子甚至同夥,在史上留下了罵名。不過傳教士在近代中國還是做過些好事的,興辦學校,傳播新思想,但也人認為他們是探子,是虛偽的。

佛經裏有這樣的話:“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每次讀到這裏, 就想說佛家也很會做傳銷嘛。佛家稱不傳授佛法給大眾的悟道者為”自了漢”,鼓勵每個有為青年成為傳教士。不過說來,鳩摩羅什鑒真等弘法者是幸運的,曆史上很多傳播思想的人有好的開始,但沒有這麽好的結局。

Gabriel’s Oboe,有人聽曲子不過癮,想把Gabriel在那一刻的心情,用語言,用歌聲來表達.

去年,有夜鶯之稱的 Hayley Westenra 填詞並演繹的一首《Wispers in A Dream》,收錄在專輯《 Paradiso》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oDSWVBXILM

更火的是1998年Sarah Brightman改編的歌《Nella Fantasia》 ("In My Fantasy"),
歌詞是這樣:

In my imagination I see a fair world,
Everyone lives in peace and in honesty there.
I dream of souls that are always free,
Like the clouds that fly,
Full of humanity in the depths of the soul.

In my imagination I see a bright world,
Even the night is less dark there.
I dream of souls that are always free,
Like clouds that fly.

In my imagination there exists a warm wind,
That breathes on the cities, like a friend.
I dream of souls that are always free,
Like clouds that fly,
Full of humanity in the depths of the soul.

這歌也很廣受歡迎,甚至比原曲還火,很多歌唱家都唱過,俺喜歡的有
Il Divo的男聲版



Celtic Woman的女聲版


Jackie Evancho的天使版




去年六月,韓國快男Sung-bong Choi版,被播放15M次,希望俺們中國也能出這樣的快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ewknNW2b8Y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