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的精神家園

給自己的心靈一個休憩的家園
正文

城北舊事之二好吃不過餃子 (圖)

(2012-01-28 12:12:23) 下一個

    北方人有句俗語:“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躺著”。照此推論,天下最愜意的事莫過於吃完一頓可口的餃子,然後舒服的躺著。說實話,比餃子好吃的東西太多了,可在這寒冷的冬季,尤其是春節期間,還有什麽食物能像餃子一樣,讓人感覺到那種合家團圓的親情呢?

    記憶中的春節總是和餃子相關。年二十九,三十包餃子,初一,初五吃餃子,沒有餃子是過不了春節的。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年二十九的時候,回到姥姥家,聽著廚房裏“咣咣咣”剁餃子餡的聲音,聞著空氣中煎炒烹炸的香氣,看著桌上提前調製好的各色涼菜,會覺得年節的氣氛是那麽得真實強烈。

    我的姥姥出身大戶人家,對吃喝極為講究。春節時的餃子也是花樣多多的--白菜豬肉,韭菜豬肉是傳統,此外還有蓮藕餡兒,三鮮餡兒,茴香餡兒,胡蘿卜羊肉,芹菜牛肉。不同的餡兒包成不同的形狀,有元寶形,帽子形,麥穗形等等不一而足。

    最喜歡的是全家老少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大人們一邊擀皮、包餃子,一邊聊著家長裏短的;小孩子手裏捏一塊麵團在一邊調著皮,搗著蛋。這樣包著聊著,濃濃親情溶於餃子中,不知不覺能包成百個餃子,飽滿雪白,齊齊整整,如少兵般排列在案板上小孩們最喜歡幹的一件事就是數到底包了多少個餃子。

    還在北京上班時,公司附近有家很有名的餃子館,叫“鴻毛餃子”,有三十七八種餡兒黃瓜,西紅柿,茄子,尖椒,仙人掌……,凡是你覺得不可能做餡的東西,這家館子都能拿來做成餡兒,再包成餃子,味道還真是鮮美獨特。

    大約十年前的冬天,年已七十五歲高齡的舅老爺自廣州回北京探親。由於長居廣州,天氣炎熱,很少有機會吃餃子,老爺子非常想念這一口,於是我們全家人在“鴻毛餃子”設家宴,款待離京已三十多年的舅老爺。在我的印象中那是最為溫馨樸實的一次家宴了。沒有華麗的店堂,沒有昂貴的珍饈美饌,隻有醋碟中微微泛著青色的臘八蒜,幾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各色不算精致卻很美味的小涼菜,圍坐身邊的是思念已久的親人。吃完了餃子,服務員拎著一把小鋁壺過來問:“老爺子,要不要來點餃子湯勾勾縫兒?”,已經說了三十多年廣東話的舅老爺操著字正腔圓的京片子回答:“好啊,原湯兒化原食兒啊!”。一句京腔滿含思鄉之情。

    又逢春節,年三十打電話回家給父母拜年的時候,母親一再叮囑:“春節了,一定要吃點餃子。”

    是啊,今兒破五了,您吃餃子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tern2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引起了我對過年好多美好的回憶。
“原湯兒化原食兒”,聽著好親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