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舍得一身剮 立軍 把皇帝拉下馬!

(2012-03-16 08:41:59) 下一個


舍得一身剮  立軍  把皇帝拉下馬 ! 


………………………………………


現在 細細回想品味:如果沒有2/6 王立軍 的“... ” 行為, 


 


可能 會有 薄皇帝今天的可恥 下場嗎? 


 


王立軍 是 薄熙來 點將 , 常委 周永康 (推薦?)經手,來渝;


薄令王 “打黑掉” 文強, 王“出色”完成 周常委代表中央 首肯;


 後來,上邊要查 王立軍, 周常委……… 薄認為:已利用完王,馬上翻臉,


王為了保命(多虧王早有防備薄周),才不得已 鋌而走險,


 最後 不是 薄 也不是 常委 周 掌握 王,………被動晚矣!


 王 最終達到了: 可以申訴 可以申辯 還有可能 保命的目的。


WIN  LOST  周明顯心虛挺薄,暴露無疑!


 


現在請各位 跳出 王 薄 周 三人之外, 站在 中國全局 長遠利益 考量:




正因為王2/6事件後,薄傻上當,本性自爆,拙略表演.....




中央這才能有理有利有節 恰時 一舉出手,預警全國。


 


所以結論是:  鄙人認為 :


 


王的做法 客觀上 起到了 為國 為黨 除奸反霸 清除了隱患癌瘤 ,


 


否則  小洞不補 大禍成災, 後患無窮,不堪設想 !  


 


…………………………………………………………………


王立軍癡迷於監聽技術 港媒稱掌握薄熙來大量錄音 亞洲周刊 2012-03-15 07:48:42 - 73652 )


 


溫家寶在記者會中,針對王立軍事件表態,嚴厲批評重慶近年來的發展路線。溫家寶的講話是中央集體討論後的決定。王立軍癡迷於監聽技術,掌握薄熙來大量錄音,薄熙來十八大入常已無可能。


 


王立軍事件又出現戲劇性變化!在外界對事件進展沒有多少期待的情況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卻在3/14的記者會上,要求「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汲取教訓」,嚴辭批判重慶這幾年的發展路線,並將之提高到反改革開放的政治路線高度,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第一次。


 


據新華社3/15消息,中央決定由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兼任重慶市委委員、常委、書記;薄熙來不再兼任重慶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亞洲週刊獨家獲悉,溫家寶在記者會上針對王立軍事件的講話是北京中央集體討論後的決定,而且特意在兩會記者會作為壓軸戲推出,顯示北京對王立軍事件的特別用心。在這次記者會之前,北京有關部門就已經與主要媒體通氣,對幾個要提的關鍵問題作出安排,其中就包括王立軍事件,而且要求有關媒體記者提前兩個小時來到會場。


 


據權威消息人士稱,王立軍是個監聽狂,掌握有大量薄熙來錄音,涉及薄熙來及其家人的秘密。因此,隨著王立軍事件調查的深入,形勢對薄熙來越來越不利,十八大升為政治局常委已基本無戲,軟著陸的可能性也在降低。


 


記者會結尾震撼全場


 


三月十四日的全國兩會記者會,是總理溫家寶最後一次在兩會後見記者。記者會上溫家寶低調開場,卻強聲結尾——藉王立軍事件來對重慶近年的政治路線嚴厲批判,出人意料,震撼全場。


 


當時記者會已經進行兩個多小時,麵臨結束,主持人李肇星把最後一個提問機會給了路透社記者。路透社的白人記者用中文提出了這次記者會上最震撼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大家很關心的重慶市發生的所謂“王立軍事件”。王立軍進入美國領事館以後,中央的有關部門已經進行調查。您本人是怎麽看待這個事件的?您覺得這一事件會不會影響中央政府對重慶市政府和市委領導的信任?」


 


溫家寶剛開始的回答四平八穩,在眾人意料之中:「王立軍事件發生以後,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國際社會也十分關注。我可以告訴大家,中央高度重視,立即責成有關部門進行專門調查。目前調查已經取得進展,我們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則,嚴格依法辦理。調查和處理的結果一定會給人民以回答,並且經受住法律和曆史的檢驗。」


 


對於這個尖銳敏感的問題,即使溫家寶再有個性,媒體也以為他會泛泛作答。但是沒想到的是,溫家寶其後講話的強度突然拉升:「多年來,重慶市曆屆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為改革建設事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必須反思,並認真從王立軍事件中汲取教訓。」在中國的政治語言中,無論上下級還是官員之間,見諸於外的批評一般都比較委婉含蓄,點到即止。但是溫家寶在這裏直指「現任重慶市委和市政府」,非常罕見,而且以特別的手勢和語氣加以強化。顯然,這裏是他要表達的重點所在


 


「必須反思」「汲取教訓」的調調,也與前幾天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市長黃奇帆會見記者時所回答的不一樣。三月九日,薄熙來在人民大會堂重慶廳首度回應王立軍事件,稱自己「用人失察」。有評論認為,這是在中央定性之前,薄熙來試圖抹掉王立軍逃走的政治色彩,減輕自己的責任。


 


更讓人意外的是,溫家寶跳出王立軍事件,緊接著從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高度來評論重慶:「我在這裏想講一段話。建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們也走過彎路,有過教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中央作出關於正確處理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以來,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黨的基本路線,並且做出了改革開放這一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重大抉擇。曆史告訴我們,一切符合人民利益的實踐,都要認真汲取曆史的經驗教訓,並且經受住曆史和實踐的考驗。這個道理全國人民懂得。因此,我們對未來抱有信心。」


 


這段話看似與重慶無關,但誰都明白,溫家寶在這裏旗幟鮮明地否定了重慶在薄熙來治下的發展路線,提到徹底否定文革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也提到改革開放這個「重大抉擇」,意指重慶有複辟文革、反改革開放的危險。這與溫家寶在前麵回答其他記者的問題遙相呼應。在前麵,溫家寶也提到這個曆史決議,稱不進行政治體製改革,「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曆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對文革複辟的擔憂


 


溫家寶一次記者會上兩次提到曆史決議,顯示出他對文革複辟的擔憂。因為如果不進行政治體製改革來走上民主、法治之路,那麽在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現有改革呼聲得不到回應情形下,社會就有可能像重慶那樣滑向文革的軌道。


 


顯然,溫家寶把王立軍事件和重慶問題提高到違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路線」的高度,也即意味著對薄熙來和重慶近年發展路線作出了政治定性。也就是說,薄熙來與重慶這幾年來犯了路線錯誤。在中共曆史上,路線錯誤是非常嚴重的政治錯誤,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分裂黨之類的了。自七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路線錯誤幾乎不再提起,胡耀邦當年下台也隻是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陳希同、陳良宇則是經濟錯誤。


 


值得關注的是,這個政治定性不是溫家寶個人單方麵作出的,而是北京中央集體討論後的決定。在談及「建國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時,溫家寶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脫稿講出,而是時不時看著講稿,一字一句讀出。知情人士透露,這個講話是為回應王立軍事件精心準備的,而且特別藉兩會記者會向全黨全國表明,中央對文革複辟的錯誤路線是堅決否定的。


 


亞洲週刊獲悉,北京高層對王立軍事件極為重視,由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親自督辦,有關王立軍的消息不能隨便發布。三月五日某網站播出黃奇帆對王立軍事件的回應,就讓北京非常惱火,隨後北京不準重慶在未經批準情況下發布有關王立軍事件的消息,隻能轉載新華社通稿。


 


隨著王立軍事件調查的進展,事件逐步發酵,從王立軍「滯留」美領館的性質問題,已經延燒到薄熙來與黃奇帆的政治問題。由於王立軍是個監聽狂,對技術著迷,據說他錄下了大量關於薄熙來的錄音,其中不少涉及薄熙來及其家人的秘密。因此,在十八大入常基本無戲的情況下,薄熙來能否軟著陸也成為一個懸疑


 


中國總理溫家寶14日在11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記者上,嚴厲批評被稱為「新左派實驗室」的重慶市委、市政府,並不點名批評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重慶搞「文革」,海外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中共高層認為,薄熙來不隻是在「王立軍事件」上犯了「用人不察」的錯誤,還犯了路線錯誤。薄熙來被批,是對中國左派的重大打擊。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丁學良說,溫家寶對薄熙來的批評,「王立軍事件」暴露了重慶市的真實情況,說明「新左派實驗室」的重慶模式不僅在全國無法推廣,就是在重慶實行,產生的後果也很可怕,因為連掌管重慶所有警察和公安權力的最高長官王立軍都因此被逼上主動的、自殺性的極端道路。


 


他說,溫家寶的表態是對重慶市領導人薄熙來的「唱紅打黑」運動的否定,甚至可能預示薄熙來政治生命的終結。溫家寶還警告要警惕左派們提出用更左的政策手段解決中國社會矛盾衝突的可能性,而這條路是走不通的,隻會把中國引向絕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