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

性情人生,傳奇質地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那些故事的背麵

(2019-10-28 10:53:26) 下一個

昨晚在微信裏看到朋友轉的一篇文章,大意是拿到藤校全獎的華裔女生要休學一年,享受生活與思考雲雲。我憤憤,甚至是有點悲憤地,把文章轉給了正水深火熱孜孜輔導功課的娃他爸。

說實話,我極其理解和支持(雖然人家的孩子跟我沒半毛錢關係)這女生的想法,一眼望到頭的人生,盡在掌握中的日子,對有能力又有思想的人來說,實在太悶,太無趣了。

令我憤憤的是這作者和女生的家長,字裏行間,言內話外,都是滿而欲溢的矯情啊!這麽優秀的孩子/天才,你們除了相信她,由她去,還有什麽可聒噪的。

而我,能擁有這文章中推崇的,一類非主流非常態的亞裔父母的開明覺悟,其實要感謝我的並不是天才的女兒們。

  首先我很早就聽過一位天才的名言,說天才其實都是自我教育的,換言之,跟家長管跟學校教沒什麽關係,並且有時還得掙脫出這些閑人/凡人的桎梏,才能自我成就。天才的世界,不是我能去揣測和妄想的,但我的大女兒,從小伶牙俐齒,,喜歡問破砂鍋底,時時捧著書本到處走的可愛模樣,讓我至少相信了一點,有些特質和性情,實在是天生的,我除了帶她來這個世界上,喂飽穿暖她,並沒有做什麽別的。

而我的小女兒,簡直是另一個極端,從小就惜言如金,現在又惜字如金,雖然心靈手巧,善解人意,無奈在學校沉默寡言,分數太過低調。當然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我們從亞洲初來乍到,還不大熟悉米國的(潛)遊戲規則。一晃兩年,小學3.4 年級,在學校老師報喜不報憂,形勢一片大好的錯覺中過去。直到5年級開始才大夢醒來。

明明是極好的很多亞洲小孩來的學區,卻掉在了最差的班級。開放日聽過一節數學課,簡單幼稚到令人發指頭昏眼花耳鳴結舌無語,各種深淺黑褐的小臉哈欠連天,俯仰嬉笑,我的女兒竟然也在其中,而她的其他亞洲小孩朋友,正在隔壁教室挑戰高難題。

我這才意識到了事態之嚴重。回來跟娃爸一合計,找老師要求給她多一點挑戰,說她課外補習的成績如何如何好,請再考次試,換個班吧,我們家長會全力配合督促,不料老師這時卻委婉而堅定地說她也很抱歉啊,實在是娃上次考試分數不夠。

幻滅,太虛偽了,什麽孩子的天堂,什麽不看分數,真不如我們亞洲的學校老師和家長來得直率坦白。

幻滅之後,明白了赤裸裸的現實,原來這裏的學校隻負責貼標簽,比如“中等以下”,然後就泰然地任這些破罐子破摔了。不甘心的父母,還相信“”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的亞洲智慧的父母,可以給你些網上的資源鏈接,你想拯救你孩子,那是你們的事了,哦,對了,進中學時,還要看成績來分班的,這又是機會,Goodluck!

當我看著我可憐的孩子無憂無慮,跟著那一群同學無知無覺的哈欠,卻在無可奈何中與“中等以上”的孩子漸行漸遠的時候,我無比心酸。無比焦急。

我們得幫幫她。因為我們相信,她雖然不是天才,可也不笨不呆,最重要的是,她不可以不努力。因為沒有人可以不努力,哪怕是天才。

於是從來不想當推媽推爸的兩個人,貌似不能免俗地掉進了亞洲父母的常態做法。

做不完功課不能看電視,不能玩遊戲,要多讀書,多做題目,甚至多練小提琴,但我們的出發點和我們的目標是多麽謙卑啊。成績到中等以上,不要被貼標簽分類,原來爭取一種普通的自由和機會,也是如此艱辛,如此不可想當然,又如此無法與人言說。

忽然想起很多故事的另一麵,李安出名前有六年沒工作,在家裏吃閑飯,差點要改行去做程序員;斯皮爾伯格小時候成績差到進不了跟電影有關的任何大學,有幾個月時間天天混進好萊塢片場去假裝導演或演員找工作機會。這些當然是功成名就之後的戲說當年,是錦上添花的趣事。但現在,我分明看到了那些分秒年月裏的難熬,因為每一天醒來,他們都需要挑戰自己和自己關愛的人的脆弱和疑惑。

堅持不放棄自己,這本身就是精彩的故事吧。至於結局,就像lord of ring 第三部末尾,四個哈比人在酒吧裏,眾人載歌載舞,喧鬧歡騰。渾然不知。

而他們所經曆過的一切的驚心動魄,一切的驚天動地,也隻能在彼此舉杯的相視一笑裏。

也許那休學的女生最終想看到的不過就是這故事的另一麵,我要感謝的我的小女兒,給我這樣如炬的目光;也要感謝我的大女兒,讓我在她的學校開放日,可以放心地不去記什麽作業鏈接,盡情咋舌課程多麽艱深,然後走神想,現在,這一刻就是老天的恩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