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

性情人生,傳奇質地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莫名故鄉

(2012-10-01 23:12:06) 下一個

 

 

 

  有一天早上起來,我看見了王維的一首絕句,默念了記住了卻沒入心。等後來於車裏再聽到---其實是放給女兒學唐詩的,便覺有一種非偶然的緣分意味。詩是這樣的: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那時車窗外的風景,刷刷掠過,反助長了我的胡思亂想。我便描摹自己是王摩詰,如何笑逐顏開,捉住家鄉來人的手臂,如何用順耳的土話,熱切詢問故裏的種種,一一不漏,連窗前的梅株開否,也是件大事!―――這就是一首傳世好詩的由來,於王維何其簡單,何其自然而然,而於我。。。我從王維的影子裏跳出來時,心情有些沮喪,因為我突然意識到,我寫不出這樣的詩,我也沒有他那樣的故鄉。

 

  事實上,也是巧。王維的祖籍和我的出生地倒是同一個地方。但所謂故鄉,該怎麽說呢,既得是個確切可見的地方,又不可能僅僅是個地方吧。

 

我攤開腦子裏的地圖,又朝過去回望,就見有四五個散在天涯的地點,將我這四十年的生涯切作了若幹塊蛋糕。每一塊的厚薄和味道都差不多,那也就是均等的疏離和隔膜了。我從一個地方,去了另一個地方,身邊的人由陌生到熟悉,再由於離開,而重新輪回。我雖然是象綠蘿一樣的人,適應能力還算強,也不甚挑剔水土風物,但故鄉怎麽能是這樣的呢?故鄉不能是這樣的。故鄉當是無法複製的,比如一件粗粗笨笨的土瓷罐,裝過最重要,最離不了,卻也最平淡無奇的東西,比如水啊,米啊,還有鹽什麽的。

 

人家說你喜歡一個地方,是因為那裏有你喜歡的人。故鄉的人該是怎樣的?是不是象我姥姥家的那個村子裏的人,人人沒有名字,隻有沾親帶故的稱呼,眉宇間都烙印了些似有若無的相像處。品行再壞的也是誰誰家的小子,總當不成十惡不赦的大壞蛋。可即便是我姥姥還活著,現在也該百多歲了。更何況我那時最多不過寄居了半年。每次回去,看門的黃狗都不認得我,我也就很怕它。

 

我童年最自由自在的快樂時光,在我奶媽家度過。我奶媽家卻沒有固定的地方。要隨著奶爹的行蹤而變換。但不變的始終是幽密的森林,嘩嘩流淌的河水和簡陋的木屋,(那幾乎就是王摩詰山水詩裏的所在,因此我讀來才不覺得難懂)―――我奶爹是林場的工人。他現在退了休,回到了縣城,給一個燈紅酒綠的大酒店看門房。兒子頂替了他,但林場也不再伐木,改做綠化植樹。我跟我奶兄弟在QQ上通過幾次話,他抱怨在林區生活清苦,貧窮,我卻說有錢人現在都要花大錢坐飛機去外國呼吸新鮮空氣,你看你其實很富有。我定是讓他覺得我不解人意,在說風涼話,從此他不再理我。我看見他總是在線用視頻聊天,卻不便去打擾他。

 

我七歲回到父母家在的省會城市,我小學中學的生活完全在那兒度過。那是個有著許多不好的頭銜的城市,包括世界級的―――世界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它也有極其顯赫的過去,但它美麗的曆史裏,我們未在,我們來了,它卻是這般的沒落和襤褸,不合住。這破敗和反差,影響了這地方的人,人人以離鄉為榮,包括我。我後來去過的那些地方,包括我現在住的城市,無論多麽喜歡,都在我成年以後,已經與故鄉的名頭無緣。

 

我於是相信,我是個沒有故鄉的人,也接受了這樣的現實。可是昨天,我收到了我姐姐寄給我的照片。是他們一家在中秋節,去一個著名的古跡――她說她有三十年沒有進過了。我看完那些照片,許多是風景,一株奇曲遒勁的古鬆,一座漆落色褪的樓閣,灰牆灰磚,背靠也帶了些灰的藍天――一一半是秋天,一半是陰天,一半是汙染吧。我忽然莫名感動。我感覺到了一些形狀、一些氣息、一些聲音,一些味道,舊舊的,無華的,卻是熟悉親切的,貼心貼肺的。

 

就像想象中的那隻土瓷罐。我忽然明白,故鄉就是一個人蒙昧初開,精神初見時置入的背景,我不是沒有故鄉,我隻是不自知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杜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fanghuzhai的評論:
恩好吧:)
fanghuzhai 回複 悄悄話 then you should say meiyou jinqu guo le .
杜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fanghuzhai的評論:
謝謝您指正。“進”較“去”更有動感,且感覺有近距離的意思。如“劉姥姥三進大觀園”。
fanghuzhai 回複 悄悄話 她說她有三十年沒有進過了


沒有去過了
杜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平凡往事的評論:
感同身受。
杜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述古11223344的評論:
總覺得故鄉不止是這樣。與心內世界關係更切。
杜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美麗風景的評論:
就是就是。俺在北京也呆過8年。
美麗風景 回複 悄悄話 小時候不跟爹娘在一起, 可能會對故鄉有點模糊吧?
那天下班兒, 走在百老匯大街, 兩個京腔甚濃的觀光客, 害俺停下腳步, 和他們搭訕。
北京來的吧? 京腔兒真濃! 哈哈。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述古11223344 回複 悄悄話 前人說到故鄉,有種說法叫做“歌哭於斯”。那就很好理解了。是否哭過,歡聲笑語
過,做夢回去過。是真故鄉。也不妨不止一個。另外你最末一句,好玩:
1. One who knows and knows that he knows… His horse of wisdom will reach the skies.
2. One who knows, but doesn’t know that he knows… He is fast asleep, so you should wake him up!
3. One who doesn’t know, but knows that he doesn’t know… His limping mule will eventually get him home.
4. One who doesn’t know and doesn’t know that he doesn’t know… He will be eternally lost in his hopeless oblivion!”
-Ibn Yami, 13th-century Persian-Tajik poet
平凡往事 回複 悄悄話 故鄉和父母一樣是一個人最孤獨時的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