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創新中華文化

(2012-01-13 04:05:06) 下一個

創新中華文化

現在滿腹經綸的學者,熱腔熱血的義士,滿懷憂愁的華人,都在為複興中華文化奔走。他們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標準,充實了很多內容,都出於良好的願望。有談國學的,有談漢服的,有留長須的,百花齊放,還有一點,就是都加上孔子。他們從古老的傳統出發,希望恢複昔日秦皇漢武的偉大與輝煌。

這裏說的文化是指一種特有的精神。這種精神包括理想,意誌,信念和行動,以形成一種凝聚力和驅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有一種文化。我們國家,我們中華民族現在須要一種什麽樣的文化,已經爭論一百年。時到今日,似乎還沒有形成。有人追求複興中華文化,其核心是儒家思想。要知道,這實際上也並非孔子儒家,而是孔子時代以前的治國之道。毛澤東讀透了孔子,一語擊中要害:克已複禮。理想仁政,用“君群,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製度去治理“禮崩樂壞”和‘天下無道’。還有官本位,宣揚“讀書三年,沒有不想當官的”。在這樣的孔道傳承下,兩千多年來,城樓不知變換多少大王旗,造就多少國賊,培養多少奴才,使中華民族成了一條幹涸冰凍的河,一直到清朝未年土崩瓦解。另一種是盲目西化,五四運動“科學與民主”,打倒了孔家店,結果破而無立,中國變成一盤散沙。曆史的教訓和經驗值得注意。如果我們今天去複興儒家文化,是種什麽結果,可想而知。

我們現在要一種什麽樣的精神?

創新。老老祖宗站起來走出第一步,是最大的創新。為了生存,盜火取曖,刀耕充腹, 鑿洞禦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開天劈地,立足地球,哪一步不是創新?一直到今天的九天攪月,也是為了未來子孫的生存與發展。創新,就是往前走一步。我們中華民族朦朦朧朧昏睡幾千年,現在醒來了,不創新,有我們的明天嗎?要有憂患意識,要想到可能明天有風雨,想到後天也許有霜雪;要有超越意識,不僅僅想到國際生存環境,更要想到家園生活環境;要有跑步意識,不僅僅看到別人在睡覺,更要看別人在跑步。千萬不要把老老祖宗站起來看成曆史,要記住這是最偉大的創新。“理想希望目標,想到看到做到,自信自立自強,進取堅韌勤奮這是創新的基本信念。如果總是跟在別人後麵走,不是奴仆就是挨打。實際上,人類有史以來都在上演周而複始的森林法則。那些強國,對我們的發展和須要,不是扼殺就是封鎖。我們必須創新才能迎頭趕上,才能超越,才能崛起,才能聳立於世界之林。創新是中華文化的靈魂。

拚博。大家知道水泊梁山有位拚命三郎石秀,是一百零八條好漢的典型。都拚命,所以才有梁山的中興與輝煌。敢幹拚博,才能打開一條血路。二十世紀的偉大變革何償不是一條血路。沒有誌士仁人的拚死拚博,就不會有共和之路,不會有改革之路。麵對未來之路,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作為共和國國民,人人都有必須為民族中興,為國家強盛,為個人幸福去拚博。一個拚博的民族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一個敢於拚博的人才是有前途的人。敢於拚博的人,為國家,是勇字當頭,膽字橫心,死字墊後;為真理,能舍生取義,昭示後人;為民生,敢赴湯蹈火,身先士卒,義無反顧;為創業,必臥薪嚐膽,無懼無畏,一往無前。善於拚博的人,在團隊中,靠集體智慧,互相支撐,甘當人梯;在困境中,憑膽略具備,不屈不撓,披荊斬棘;在險境裏,有火眼金晴,無懼無畏,絕處蓬生。敢於拚博和善於拚博是中華文化的脊梁。

忠義。忠義兩字,實際上已經深入中華民族每一子孫的骨髓。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忠義。海外華人並把他發揚光大。這是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以來,世世代代,子子孫孫不知演義了多少忠義的故事。關羽,嶽飛,文天祥,忠魂長舞千百年,義膽流芳世代青。忠,“義勇軍進行曲”進行了最好的銓釋。忠誠祖國,風可犯,雨可犯,母親的茅屋不可犯。即使在槍剌刀橫下,倒地時也要跪向母親的茅屋。金可忘,銀可忘,故土的路不可忘。即使遠走天涯海角,無論貧窮和富有,也不會忘記腳板帶著故鄉的坭土。忠愛家園,忠愛並守護好祖宗留下的山山水水,願山碧水秀;忠愛並治理好留給子孫的一草一木,願草青木茂。忠愛事業,無論當大官還是當小民,把自已的事做好,就於國有功,於家有益,於已有利;無論大事小事,專心去做,拚命去做,都有 =看成為國家做。義,簡而言之就是為他人。四海之內皆兄弟,一巢之下有你我他。義心,就是為人作想,與人為善,給人誠信,助人方便。義膽,就是肝膽相照,真心實意,天踏下來,我先頂著。義舉,就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持;個人有難,大家支持;一人守夜,四鄰平安;個人吃苦,眾人福祥。一言以敝之,忠義是中華文化的血肉。

當代中國,隻有創新﹑拚搏和忠義才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要義。文化複古隻有倒退,崇外崇洋沒有出路,信念缺乏沒有希望。隻有依靠創新﹑拚搏和忠義這種精神,中華民族才能崛起於世界之林。因此人文學界必須以宣揚這種文化精神為已之任,使這種精神成為國心民心。為當務之急,使之深入人人之心。這樣,中華民族才能萬眾一心,意氣風發,實做苦幹,繁榮富強才會指日可待,才會長運久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