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ier

A music and photography lover
個人資料
正文

貝多芬: 降B大調第二十九鋼琴奏鳴曲 Op.106 (錘子鍵琴)

(2017-06-03 09:51:30) 下一個

貝多芬 第二十九鋼琴奏鳴曲 Op.106

鋼琴:Daniel Barenboim

1. Allegro
2. Scherzo. Assai vivace (12:55)
3. Adagio sostenuto. Appassionato e con molto sentimento (16:00)
4. Largo – Allegro risoluto (36:57)

第二十九鋼琴奏鳴曲 Op.106

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降B大調,此曲是獻給魯道夫大公的,創作於1817-1818年。當時,倫敦鋼琴製造商布洛德沃德(Broadwood)送給貝多芬一架出色的鋼琴,當時英國製造鋼琴性能上舉世聞名,貝多芬因這一架鋼琴而產生了這部巨大的奏鳴曲,因標題上貝多芬稱為“Hammerklavier”而冠名以《錘子鍵琴奏鳴曲》。

Hammerklavier這首奏鳴曲不但速度快,指法難,而且特別長,一共有四個樂章,1173小節,一般的鋼琴奏鳴曲時長大約在30分鍾左右,貝多芬的這首錘子居然將近50分鍾,是貝多芬所有鋼琴奏鳴曲中最長的一首,其難度和長度使其成為最難演奏的鋼琴作品之一,被看作是鋼琴奏鳴曲這個體裁領域中的珠穆朗瑪峰。

雖說這部作品長大而又艱深,但貝多芬將所有的創作元素濃縮為一個三度,整部作品幾乎隻圍繞三度進行展開,音樂通過上升、下降的三度使整個作品的發展更具邏輯性,樂章之間的聯係更為緊密。這是他典型的創作技法,即運用簡潔的素材來構建大型的作品。長大的作品從最初一個小小的核心出發,音樂在最濃縮的思維中發展,素材更為集中,技法更為巧妙。

1816年左右在寫第29奏鳴曲之前,貝多芬已經完全失聰了。他作曲的時候,靠的是嘴裏銜著一根小木棍,木棍的另一端搭在鋼琴上,琴弦的振動通過木棍傳到貝多芬的身體上,貝多芬就是這樣“聽”到他的創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了這部作品,這是一首充滿掙紮困苦的曲子。現在人們用激情,震撼,複雜這些形容詞來描述這首曲子,卻沒人說它是一部優美、動聽的音樂。實際上這也的確不是一首令人舒服的樂曲,而是一塊考驗鋼琴家水準的試金石。

這首作品到底有多難?首先它的速度快的離譜。第一樂章的開端速度就一直是所有鋼琴家感到頭痛的著名難題。一般的古典音樂,作曲家通常在每個樂章上標出allegro(快板)、adagio(慢板)之類的速度標記就可以了,但是,在這首奏鳴曲第一樂章的開頭,貝多芬清楚的標明了速度:每分鍾138拍(每分鍾138個二分音符),在這個速度下演奏,不必提什麽“三度”、“大賦格”之類的專業術語,就說全曲的第一句,你要用左手重重的去彈鍵盤左邊的一個低音,然後在0.2秒的時間裏,你的左手要橫向飛躍四十公分,去彈鍵盤中部的一個和弦,不是蜻蜓點水,而是同樣的重重砸下鍵盤。。。即使是專業鋼琴演奏家也幾乎沒有人能按照貝多芬標示的這個速度去演奏,除了偉大的德國鋼琴家施納貝爾的錄音(1935年11月為EMI公司灌製)真正做到了貝多芬的速度要求之外,似乎還沒有發現哪位鋼琴家敢於冒這個險。一般的處理是減慢速度(往往是 =120左右,甚至更慢),以使音樂聽上去更“自然”,同時也可減輕技術負擔。

樂曲共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 快板 降B大調 奏鳴曲式
此樂章長9-13分鍾,為快板。第一樂章的“三度”進行首先出現在主題中,呈示部的副部主題首先在降B大調上進入,貝多芬再次將三度置身其中,下降三度首先出現在低音的主題中在G大調上出現,副部主題在下行三度。展開部調性再次下降進入降E大調。。此後,三度進行幾乎成為展開部中賦格段構建音樂的唯一方法,且運用連續的下降進行,音樂果斷、剛健。兩聲部的賦格進行在第154小節變為三聲部,到第163小節變為更為複雜的四聲部進行,三度進行更為緊湊,音樂逐步進入高潮,第173小節主題轉由雙音演奏,持續10小節後,音樂逐漸平靜,三度進行變得緩慢。當展開部即將結束,再現部馬上開始時,賦格主題再次出現,但此次卻神奇地在B大調上。這一係列的三度進行最終導致調性遠離最初的降B大調,停留在遠關係小二度的B大調,並因此形成了B與降B對立,構建巨大的張力。隨後貝多芬通過非凡的技藝將這種張力在再現部得到解決。

第二樂章 諧謔曲 很快的快板 降B大調 三段體
此樂章長約3分鍾,這段諧謔曲帶有一種苦澀的表情。由同一節奏的反複所構成的主要主題,以變奏加以反複。中段是以降b小調出現的單純的主題,然後用卡農形式加以反複。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

第三樂章 持續的慢板 升F小調 奏鳴曲式
此樂章長14-25分鍾,這樣長的樂章是當時所少見的,是結構非常大的慢板。鋼琴家威廉·肯普夫更將它形容為「貝多芬寫過的最為壯麗的長篇巨作」("the most magnificent monologue Beethoven ever wrote")。它在結構上是遵從古典形式的,在再現部中加入了浪漫主義技巧的部分。緩慢的第三樂章是從第2小節開始,包含上升三度的第1小節是貝多芬在定稿時添加的,其目的是為了與前兩個樂章主題開始處上升、下降的三度相呼應。

第一主題充滿哀傷的情調,有點悲歌的感覺。這是綿長的187小節的大慢板。無論是在其樂曲之大,或者是其表現之深都是屬於前所未有的規模。第一主題一開始充滿哀傷,接著G大調從天上投射下一束明亮的光束的感覺,第一主題不斷有細膩的動態展現。第二主題以D大調在低音區出現,相比顯得低沉。展開部比較短小,以發展第一主題為主。在再現部中,第一主題像是籠罩了一層薄薄的麵紗一樣地再現,第二主題以升F大調忠實再現。

第四樂章 最緩板轉為堅決的快板 降B大調
此樂章長約12分鍾。 開首為一以廣板起始的引子,它由降B大調轉為B大調,及後為A大調,速度上亦時常改變。

引子後樂曲轉回本調,堅決的快板(Allegro risoluto),在簡短的引入後賦格部分開始。 主題首先是一個十度的跳躍及顫音,然後是以三度下降的短句,最後是帶有半音階過渡音的十六分音樂句,這些過渡音使得發展部具有特別的不和諧性。 在第250小節處第二主題出現,不久後與首主題的一部分融合。其主題為賦格主題,在賦格曲主題開始部分,注有“稍微自由的三聲部賦格”,這是長達380小節的巨大的賦格曲,是貝多芬獨特的,大膽而自由的結構,一麵施展洶湧翻滾的精力,一麵繼續向下進行。此賦格多被視為貝多芬其中一首對對位法發掘最為深刻的作品。

(根據網絡資料編輯而成)


要真正理解和喜歡這部作品不容易,我找了很多版本,找到了鋼琴家兼指揮家András Schiff(希夫)對這部作品的講解視頻覺得很有幫助,把他的講解視頻也放到這裏。

他在視頻中一開始(2:26)就講到貝多芬的節拍標記,開玩笑地說很多人都猜測貝多芬作曲用的節拍器是壞的。為此他專門跑到維也納近郊貝多芬故居,把玩了貝多芬用的節拍器,發現那個節拍器一點問題也沒有。他鼓勵鋼琴演奏家不要懼怕出錯,而應該努力去嚐試用貝多芬的速度去演奏。

希夫的講座主題是探討他自己對這部作品“深沉的愛”,他表示這首鋼琴曲“並不美麗”,但也不該像“灌了鉛般沉重”。他還講道,“這是一部能讓所有人肅然起敬,但卻鮮為人所愛的作品”。他說貝多芬標記的節拍“快到不可思議”,但很多鋼琴家都忽略了這一點,把這首曲子彈得緩慢而沉悶。希夫還幽默地說那些把篇幅本已較長的第三樂章彈得更加冗長的鋼琴家,“好像這樣能顯得自己很深刻……觀眾聽著都能吃完一日三餐,他們還坐在那兒彈,”希夫繼續講道,“如果按照貝多芬的拍子來彈這首曲子,你會發現它其實一點兒也不沉重……它不是一首像大理石一樣硬邦邦的曲子……它是一首極具人性,無比鮮活的鋼琴曲”。



終於找到了施納貝爾的演奏,體會一下貝多芬的速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