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ier

A music and photography lover
個人資料
正文

莫紮特:C大調長笛和豎琴協奏曲K299 - by 肖蕭

(2014-01-24 20:56:29) 下一個





莫紮特的協奏曲都非常的典雅高貴動聽, 這首《C大調長笛和豎琴協奏曲》Concerto For Flute And Harp K.299 In C Major,更是其中的一首。這首協奏曲作於1778年4月。那年莫紮特22歲,在法國巴黎結識了當時有名的長笛演奏家——駐倫敦的法國大使濟尼公爵,公爵的女兒是一位豎琴演奏家,也是莫紮特的學生。此曲是1778年莫紮特應公爵及其女兒之邀而創作,讓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兒結婚慶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達其父女的感情良好。此曲是一部祝賀用曲,既典雅又具有生動的表情。這部協奏曲既是長笛與豎琴完美絕倫的組合又是二重協奏曲題材的典型樣板之一,時至今日它仍然是長笛和豎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實際上是二重奏,是兩個富有表現力的獨特的樂器的相互傾訴和與交響樂隊的傾訴。






本貼播的版本是1963年出版的, 由法國著名長笛演奏家Rampal朗帕爾和著名豎琴演奏家Laskine拉絲金合作演奏的版本。

長笛和豎琴——也許是天下音色最美的兩種樂器,而將兩者放在一起作為協奏曲的主奏聲部,這在常人看來也許是匪夷所思。然而莫紮特卻是無所不能,他不僅如此做了,而且還做得非常漂亮。莫紮特這部作品提供了豐富無比的旋律(莫紮特的樂思總是“太多”),怎樣抵製無休止的華美音符的誘惑,既達到樂器與樂隊音色的和諧統一,又能發揮出主奏樂器各自獨特又生動鮮明的歌唱性特點,找出這個平衡點就成了演繹這部作品的難點。兩位大師合作的此次錄音,非但技藝卓絕而且興意盎然、默契無間;1963年的錄音傳遞出一種清麗絕俗的音色,在眾多演錄中也算是數一數二了。

(肖蕭, 2014年1月24日)










莫紮特 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三樂章) 聯播



01 - 第一樂章:快板,C大調,奏鳴曲式 Allegro


02 - 第二樂章,小行板,F大調,省略發展部的奏鳴曲式Andantino


03 - 第三樂章,回旋曲,快板,C大調Rondo – Allegro









莫紮特 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賞析簡介




這首《C大調長笛和豎琴協奏曲》,這是一部清新流暢,抒情性非常強的作品。樂曲的主題均由獨奏的長笛與豎琴奏出。長笛與豎琴以對話的形式,在清新優美的旋律基礎上,還包含有豐富的華彩與演奏技巧。莫紮特極其精妙的樂思與作曲技法,使得整部協奏曲達到了一種簡時不陋、繁時不亂的至高境界。曲中豎琴緊隨長笛而作即興嬉戲之狀,真有點依依不舍的樣子。莫紮特在此為長笛所寫的樂思實在要令人想起碧藍天空之下,具有英武氣質的牧人一笛在手,便可將白雲吸引得卷舒而來。不知大師當時有無想到過人類與自然的永恒關係問題,不過,慢樂章那悠揚的笛音響起,竟使人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孤獨,寞寞長天之下隻有長笛優美的聲音及豎琴的追隨在曠野上回蕩,這裏豈非有一種亙古難解的愁結?

這部協奏曲既是長笛與豎琴完美絕倫的組合又是二重協奏曲題材的典型樣板之一,時至今日它仍然是長笛和豎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實際上是二重奏,是兩個富有表現力的獨特的樂器的相互傾訴和與交響樂隊的傾訴。






全曲共分三樂章:

第一樂章:快板,C大調,奏鳴曲式 Allegro


這個快板奏鳴曲式樂章,有兩個呈示部。以演奏C大調分散和弦的第一主題始,以協奏曲常用的方式發展,第二主題在原調下,分配給圓號、雙簧管、小提琴、中提琴等,經華麗的尾聲引出主奏樂器的呈示部,在豎琴的琶音鋪墊下長笛奏主旋律,第一主題結束後轉成屬調,在第二主題之前有長笛奏副主題。第二主題由豎琴與長笛分別表現後,經快速音群而進人發展部。發展部以A小調的柔美旋律為中心,長笛顫音以漸強方式重複一遍後,進入再現部。再現部在豎琴分解和弦伴奏下,長笛的副主題與第二主題都以原調複現,在四六和弦上經過華彩而結束。


第二樂章,小行板,F大調,省略發展部的奏鳴曲式Andantino


這個樂章隻用弦樂伴奏,柔美的第一主題與屬調上的兩個第二主題一一呈示之後,插入一段豎琴流暢的音群,3支旋律回到原調再現後,經華彩樂段,以弱音消失。


第三樂章,回旋曲,快板,C大調Rondo – Allegro


第三樂章,主題先由弦樂表現,管樂重複,合奏主部後,豎琴以新的獨奏主題登場,由長笛引出G大調旋律。第一插句在弦樂幫助下,由長笛展示,豎琴重複。第二插句為F大調。對用過的素材作發展處理。第一插句以原調再現,經由合奏中的開頭動機形成的經過部,引出華彩,回旋主題第三次再現,最後主和弦以強奏華麗地結束。







法國著名長笛演奏家讓-皮埃爾•朗帕爾簡介




法國著名長笛演奏家讓-皮埃爾•朗帕爾Jean-Pierre Rampal,1922年1月7日生於馬賽。父親是馬賽音樂學院的長笛教授。雖然父親不希望他成為職業音樂家,但後來還是教他學習了長笛。1939年他進入馬賽大學學習自然科學和醫學。二戰爆發後的1943年,納粹占領法國,他參加了一個童軍組織,為避免被征至德國當勞工,他潛至巴黎,進入巴黎國家音樂學院學習,僅5個月的時間,就獲得1944年度學院比賽大獎,從而引起音樂界的注意。戰後,作為獨奏家、室內樂團和管弦樂團成員在歐洲巡回演出。1947年獲日內瓦國際比賽大獎,被聘為威西歌劇院樂團的首席長笛。後前往美國,與美國許多知名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博得一致讚賞。1956~1962年任巴黎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的首席長笛。此外他還擔任過巴黎音樂學院教授。

朗帕爾曾和眾多的音樂家有過成功的合作,如大提琴家羅斯特羅波維奇、小提琴家帕爾曼等,以及朱利亞四重奏、東京四重奏等。他與裏昂音樂學院教授郎奇羅等人組成的朗帕爾管樂重奏,以純正的法國風格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他一生錄製了400多張唱片,舉辦了4000多場音樂會。





朗帕爾的演奏優美高貴、溫馨而洗練,音色質樸醇厚。在長笛演奏上,隻要一提起“美聲”,人們的腦際裏就會立即浮現出郎帕爾那光輝、高貴又美麗悅耳的笛聲。再加上他那驚人的吹奏技巧,溫馨而洗煉的表情,使人們聆聽後,無不有繞梁三日之感。他對巴洛克音樂的掌握尤見功力,除古典曲目外,他也涉及爵士樂、英國民歌、日本和印度音樂等。許多當代作曲家為他創作過作品,如普朗克、讓•弗朗賽、讓•馬蒂農以及皮埃爾•布烈茲等。他是一位知名的巴洛克音樂大師,對此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古代音樂中的長笛》一書。他發掘出不少失傳的作品,編訂了許多長笛曲,包括海頓、維瓦爾迪和勒克萊爾等人的作品。此外他還將一些小提琴曲改編為長笛曲,豐富了長笛曲目。他的自傳《音樂,我的鍾愛》(Music, My Love)1989年由蘭登書屋出版。

2000年5月20日,朗帕爾在巴黎去世。小提琴家斯特恩說:“他是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使得全世界重新以獨奏樂器的角度來重視長笛。”法國總統希拉克代表國家向他表示敬意:“長笛的樂音已經沉默了,這是充滿悲傷與遺憾的沉默……他的長笛打動了人們的心靈。音樂世界的一點光亮暗淡了下來。”

(XIAO根據網絡資料編輯)


和您一起聆聽經典的古典樂章, 讓我們享受人生的美好和美麗!





感謝來自您的點擊欣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