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筒

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個人資料
老套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登雷尼爾山紀實 【3】雪山技術訓練

(2015-09-25 20:33:50) 下一個

RMI為登山者準備的雪山技術訓練是在雷尼爾山的冰川上實行的。往年的的訓練場是在登山休息第一站石子溪(Pebble Creek)的附近,路程大約是2英裏左右。今年因為氣候的原因,冰雪線上移了很多,我們大約要走2.7英裏才到訓練場。這一段路讓我們嚐到了登雷尼山的困難。

向導頭彼得說登雷尼爾山一共要走6萬5千步,沒有多少人的腿能夠完成這個任務,所以正確的行走方法很重要。另外,由於山高氧氣含量少,如何高效率的呼吸也是十分重要。他說我可以教給你們兩種方法,如果你們能夠學會了的話,我保證你們能夠順利登頂。他所指的就是行走和呼吸這兩種方法。

呼吸方法是壓力呼吸法(Pressure Breathing)。這種方法呼氣時,口型像是在吹口哨,氣流迅速從口中吐出,發出一種低低的嘯叫聲。這是世界各地登山者在高海拔時常用的一種呼吸方法,簡單地說這是一種深呼吸的方法,呼氣時腹部用力盡量將肺部的殘餘氣體排出,吸氣時盡量將肺部灌滿新鮮空氣。關鍵是排出肺部的殘餘氣體,因為呼氣之後,吸氣是自然的。

登山或上行的方法是休息步法(Rest Steps),這種方法是在上行中,每邁一步都是將前腿輕輕地踏在身體的前麵,後腿伸直且將膝蓋鎖住(locked)。這樣全身的重量就落在骨骼上,特別是後腿膝蓋上,而兩腿的肌肉則是放鬆的。登山者要保持這個姿勢一個短暫的時間,比如說幾百毫秒至1+秒鍾。這個短暫的時間就是兩腿肌肉休息的時間。

這與我所習慣的上坡方法不太一樣。我因為膝蓋有傷病,通常在上坡時為了保護膝蓋,盡量避免將後腿伸直和膝蓋鎖住,雙腿的移動比較快,幾乎沒有停頓或停頓時間極短。這樣雖然對膝蓋的磨損和衝擊是很小,但是腿上的肌肉總是處於緊張狀態,並沒有在行走中得到放鬆和休息。腿部肌肉的休息主要是依靠在途中短暫地停止來實現的。因為我通常登山都是和朋友或家人同行,速度和休息時間都可以自己掌握,並沒有什麽問題。但如果是和一個登山隊一起走,而且要以別人的速度和休息時間為準,特別是在冰川上,大家是用一根繩子係在一起保持同步,我確實不太適應。

彼得和克裏斯還教我們如何在雪地裏落腳,行走;在冰雪的斜坡上如果摔倒後如何使用冰鎬自救;以及如何使用馬具以及如何係上繩索;係上繩索怎樣行走以及如何改變兩人之間繩索的長度;如何與前後的人傳遞信息,等等。

我已經在YouTube上找到一些錄像看了,大概知道一些雪地和冰川的行走和自救的基本技術,也有過在雪地上走山徑的經曆,但是我並沒有在冰川上組隊結繩走山徑的經曆,自然覺得在經驗豐富的向導的指導下練習是很有幫助的。

訓練一天回來,我感覺租的登山靴非常不合腳,非常擠腳。僅僅是來回走一趟訓練場,不過5哩多的山路,我的腳後跟就被登山靴的內壁磨的紅腫,出現打血泡的跡象。這讓我非常擔心。我在RMI的出租部花了很多時間去嚐試不同尺寸和類別的登山靴,最後聽從一個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建議,不使用靴子裏腳背上的內襯(insert),因為內襯是為腳非常瘦小的意大利人設計的(世界上最好的登山靴都是這家意大利廠商生產的)。我後來一問,同行的人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使用內襯。

比較起來,我的情況還不算糟糕,因為大家都是臨時租用RMI的登山靴,有好幾個人的腳上都已經起了血泡。其中起血泡最嚴重的兩個人,也是在出租部試用不同的靴子,試圖找到最合適自己腳的登山靴。後來,這兩個人因為的腳上的血泡在登山過程中進一步惡化而沒有完成登頂,這是後話。

圖3-1. 石子溪(Pebble Creek)換鞋子

圖3-2. 雪山技術訓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