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筒

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個人資料
老套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登富士山紀行【8】下山

(2014-11-11 19:17:42) 下一個

因為我們是登頂劍峰和環行火山口之後下山的,這時絕大多數登山客都已在下山的路上行走多時;所以如同上山時的情景一樣,我們在下山的路上也是形單影隻,沿途沒有遇到多少下山的登山客。

由於在登山季節時,登富士山的人如同潮水一般,為了避免山徑上交通阻塞,富士山的上行和下行的路線是分開的。在非登山季節時,由於登山的人數很少,山徑堵 塞的問題就不存在了。我們在登山時,在路上遇到若幹下山的人,上山和下山的人是在分享同一條上山路線。這使得我們下山時忽視了上山和下山應該使用不同的路 線這個問題。我們在剛下山時是從吉田口上行線的終點反向下行的,因為此時上山的登山客很少,並沒有覺得不便。

下山和上山路線的主要不同是下山的路徑是“之”字形的,它也是往山上送貨的拖拉機所使用的道路。它比上山的路徑要平緩,但是距離要略長一些。我們從八合目附近的路徑指示牌意識到下山最好還是使用正常的下山路線,所以在上山和下山路徑幾乎交集的時候,我們換到了下山路線。

從吉田口路線下山是麵對富士五湖,憑高望遠,山下的風景一片。走著走著,雲霧騰起,遠處的富士五湖逐漸變得模糊。為了能盡快走下富士山,我們將相機裝入背包,沿途就沒有再拍照。隻是在途中頻頻休息的時候,欣賞一下雲霧短暫地被疾風吹開時遠處山下的動人景色。

下山路線“之”字形的switchback大約有50個左右。switchback節點之間的距離大約是在50-80公尺之間。這麽多的 switchback走起來讓人覺得似乎它沒有個頭,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個剛完結,下一個又立即開始。我忘記了我們已經走了多少個 switchback,隻是路標上的數字提醒我又一個switchback已經結束。

Switchback使下山路線平緩很多,但是登山 鞋長時間的在鋪滿火山灰和細小的火山石的路徑上的滑動,很可能會使腳打泡或者是將腳趾頂的充血。我的經驗是在休息時,解開登山鞋,脫下襪子,再重新穿上。 我雖然覺得腳被鞋襪磨的發疼,但是脫去和重新穿上襪子和鞋後,改變了腳和鞋襪發生摩擦的位置。所以我下山後發現腳並沒有被磨破,也沒有打泡,腳趾也沒有被 頂得充血發黑。領導在下山的途中始終覺得腳被鞋襪磨擦的發疼,下山後發現,她有好幾個腳趾都被頂的充血發黑,腳下還起了兩個水泡。

我們帶來的爬山用的綁腿(gaiters)下山時發現是非常有用和必要的,它完全防止了下山時在厚厚的火山灰石中行走時灰沙和碎小石子進入鞋襪。否則,會在下山的途中不斷地停下來清潔鞋襪。

我們最後終於踏上了吉田口五合目附近的山徑,情景與一天前我們上山時看到的其他下山的登山客類似,我們也是渾身塵土,滿臉疲憊,無暇顧及他人投來的好奇目光。

我回到旅館之後,收到小兒子發的電郵詢問我們是否登頂富士山,我回答說:Yes, we did. I am very proud of your mom. And it was much difficult than I expected. 這是後話。


登富士山紀行【8】下山
圖33 吉田口上山路終點久須誌神社鳥居

登富士山紀行【8】下山
圖34 從吉田口上山路俯視富士山腳下-1

登富士山紀行【8】下山
圖35 從吉田口上山路俯視富士山腳下-2

登富士山紀行【8】下山
圖36 從吉田口上山路仰望視富士山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一師是個好學校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很有參考價值。不過,如果隻是將LD的登頂成功歸於僥幸,則可能是一種不那麽正確的結論。其實,女性比男性更有耐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