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筒

Nothing comes from nothing.
個人資料
老套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孫立人兵變事件曆史回放

(2012-04-19 20:28:14) 下一個

人物:
1. 蔣介石
2. 孫立人
3. 李鴻 - 黃埔5期。孫立人在稅警總團的老部屬。與孫在淞滬會戰時有生死之交。跟隨孫立人多年,曆任新38師114團團長,新38師師長,新1軍副軍長;新1軍分為新一和新七兩個軍時,任新7軍軍長。1948年10月19日,身患重病時被迫在長春與鄭洞國投降中共。
4. 郭廷亮 – 陸軍少校,孫立人的老部屬。在緬甸作戰時受重傷,由孫立人派美軍新裝備的直升機送至印度救活。對孫立人忠心耿耿。
5. 麥克阿瑟
6. 艾奇遜( Dean Acheson)- 美國國務卿,在其任內主導編寫了《中美關係白皮書》
7. 臘斯克(Dean Rusk)- 美國負責遠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ar Eastern Affairs)。在二戰期間,他在中緬印度戰區服務,是史迪威的助手,官至上校後退役。在緬甸時他與孫立人關係很好。臘斯克在越戰(1961-1969)時擔任國務卿,為國人所熟悉。
8. 巴雷特(David D. Barrett)- 美國駐華武官 (US Military Attaché  of China)
9. 埃德加(Donald D. Edgar) - 美國駐台北領事(U.S. Consul General of Taipei)
10. 克倫茲(Kenneth C. Krentz) - 美國駐台北總領事(U.S. Consul General of Taipei)
11. 尼茲(Paul H. Nitze) -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局局長(Director of Policy Planning for the State Department)
12. 史特朗(Robert C. Strong) - 美國駐駐台大使館代辦(First Secretary, US Embassy of China)
13. 斯普勞斯(Philip D.  Sprouse) - 美國國務院中國科科長(director, Office of Chinese Affairs, the State Department)


美國的想法:
美國政府認為蔣介石守不住台灣,中共會迅速攻下台灣。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出的第28號密令:“台灣的失陷已在廣泛預 期中,在國民政府統治下,台灣民政和軍事情勢趨於惡化的事實,亦增強了這種預期”。麥克阿瑟極力主張美國應主動采取措施防止台灣被共產主義政權所統治。麥克阿瑟說:福摩薩的防守者不能指望抵抗下定決心的敵人的兩棲攻擊戰(Formosa’s defenders cannot counted upon long to resist a determined enemy amphibious assault.)


美國的選擇:
1. 暗殺蔣介石 - 1949年6月,美國中情局(CIA)內部探討了“暗殺一個未指名的亞洲領袖(the assassin nation of an [unnamed] Asian leader)”。該計劃被特別行動機構的主任助理(the assistant to the director of the special operations)給否決了。
2. 美國出兵占領台灣
3. 兵變(Military Coup)。然後將蔣介石以政治避難的方式放逐到第三國。(美國遊說菲律賓總統基裏諾-Elpidio Quirino接受蔣,遭拒絕)


時間表 (Time Line)

1. 1947 年11月,孫立人到台灣,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部司令。

2.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布下野。

3. 1949年2月11日,麥克阿瑟遣特使來台邀請孫立人去東京,孫去後,麥克阿瑟向孫
提議由他來負責台灣的防務,並向他保證財政和軍火的支持。這應該是美方第一次遊說孫立人來取代蔣介石。孫立人沒有立即接受邀請。他通過台灣省政府主席、警備總司令陳誠要求蔣介石的許可,蔣介石同意後,孫立人搭乘麥克阿瑟的飛機飛往日本。麥克阿瑟告訴孫立人說,美國希望孫承擔防衛台灣的責任。美國無論是金錢或武器將給與他全力支持。孫立人表明他將支持蔣介石。當他回到台灣後,他向陳誠報告麥克阿瑟與他的談話,並要求陳告訴蔣。應該說,此時及之前,孫沒有過倒蔣的想法。

4. 1949年5,6月間, 美駐台北領事埃德加(David D. Barrett)致國務卿的七封電報可知,孫立人對美國外交官一直埋怨陳誠故意雪藏他,以至於他有職無權,他希望軍民分治,又說台灣局勢已發展到人心思變的地步。

5. 1949年8月5日,美國對華政策白皮書(The China White Paper)發布。
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發表上述文件時稱:從日本投降到1948年底,美國共向中國提供了10億 美元軍事援助和相同數目的經濟援助。不幸的但無法逃避的事實,是中國內戰不幸結果,為美國政府控製所不及。美國在它能力的合理限度以內,所曾經做的或 能夠做到的種種措施,都不能改變這種結果。

6. 1949年9月6日, 孫立人正式就任台灣防衛司令。

7. 1950年1月3日,美國駐台灣助理武官發給陸軍參謀本部情報署的電報,電文說:“孫立人通知我說,Gimo(委員長的英文簡稱)現在已知道有關孫立人計劃發動兵變的傳說”。

8. 1950年1月5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停止對國民黨和蔣介石的軍事支持。包括不協防台灣、不介入中國內戰。

9. 1950年2月3日,李鴻夫婦和新一軍舊部一行應孫立人之邀經香港赴台。

10. 1950年2月20日,美國國務院中國科擬訂「台灣政變草案」,建議以孫立人為首的政變指揮官,推翻蔣政權,以「反共,保台,聯美」為政變宗旨,對蔣的處置方式則以軟禁或放逐為主。

11.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重任總統,孫立人接任陸軍總司令兼台灣防衛總司令。

12. 1950年3月9日,前美國駐台北總領事克倫茲(Kenneth c. Krentz),寫給尼茲、國務院遠東事物副助卿莫成德(Livingstone T.Merchant,曾做過美駐南京大使館參事)和國務院遠東事物助卿臘斯克(Dean Rusk)的密函。

13. 1950年4月27日,美國駐華武官巴雷特(David D. Barrett)會見孫立人時,孫主動提出解決“蔣介石問題”。

14. 1950年4月下旬,國軍部隊潰敗海口後,美國駐華武官巴雷特(David D. Barrett)向國務院發了一通極機密電報,引述孫立人的話說:蔣介石及其黨羽已到了「混亂與絕望」的狀態,孫建議采取“劇烈的行動以挽回狂瀾”。

15. 1950年5月3日,國務院政策規劃局局長保羅.尼茲(Paul H. Nitze)在一次秘密會議中正式提出了由孫立人發動兵變以倒蔣的方案。其所寫的絕密文件:《台灣形勢的假設性發展-Hypothe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Formosa Situation》。
Source:National Archive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NO.793.000/5350.
(1) 如果這是真的,如孫立人將軍所吐露的,他準備清理台灣,並假設沒有完全失去中國空軍和海軍的軍事控製
(If it is true, as General Sun Li-Jen has confided, that he is prepared to wipe the Formosan state clean and assume full military control without losing the Chinese air force and Navy….)
(2) 這個政府不應該以任何方式介入孫的政變。.... 由於孫的政治上的不成熟,這樣的政變會形成台灣危險的政治真空。因此,我們應準備政治領導人以在政變開始之後接管政局。....
(This government should be in no way be involved in Sun’s coup d’etat…
Such a coup, given Sun’s political naiveté, would leave a dangerous political vacuum on Formosa. It would therefore be advisable that we have prepared list of political leaders who can take over the civil administration in immediate wake of the coup….)
(3). 從那之後,美國在台灣事務的運做應該藏而不露但有力。
(Thenceforward, the American hand in the running of Formosa affairs should be veiled but vigorous….)
(4). 我們的主要目標應該是讓台灣成為亞洲的窗口來展示美國支持的自由,繁榮和滿足, 和一個對這個大陸上的蘇聯帝國主義進行秘密的宣傳和直接的顛覆活動的基地。
(Our principal objectives should be to make Formosa a shown window for Asia, demonstrating that freedom, with American support, spells prosperity and contentment, and a base for clandestine propaganda and subversive activities directly at Soviet imperialism on the continent…. )

16. 1950年5月3日,臘斯克呈交艾奇遜一份演示文稿,指出美國已在台灣部署秘密行動,以武裝支持島上的領袖,他建議告知蔣介石,囑其離開台灣,將權力交給孫立人,然後由聯合國決定台灣前途。一旦台灣獲聯合國托管,杜魯門總統就宣布撤銷1月5日所謂不協防台灣、不介入中國內戰的聲明。

17. 1950年5月11日,美國駐台大使館代辦斯特朗(Robert C.Strong)寫給國務院中國科科長斯普勞斯(PhilipD. Sprouse)的密函,史特朗在信中說,孫立人是否能夠或將會發動兵變的說法,“在這幾個月裏已無可置疑地胎死腹中”。
 
18. 1950年5月17日,斯特朗從台北報告說:“我和使館的人員都認為,台灣的命運已經注定,共產黨可能在6月15日至7月底之間發動進 攻”。斯特朗建議減少美國官方人員,警告所有美國公民迅速離開台灣。美國使館開始準備撤離。

19. 1950年5月30日,臘斯克提出迫使蔣介石退休、權力交給吳國楨與孫立人的計劃。計劃中說:“美國應通知孫立人,在嚴格保密的,通過私人特使的方式,美國政府準備為他在台灣島上發動政變建立軍事控製,提供必要的軍事援助和谘詢。
必須緊急準備從關島或其他一些附近的美國基地運輸武器和彈藥,以滿足孫在兵變時的軍事需求”。
(The U.S. should inform Sun Li-jen, in the strictest confidence, through a private emissary, that the U.S. government is prepared to furnish the necessary military aid and advice, in the event that he wishes to stage a coup d’etat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his military control over the island.
Urgent preparation would have to be made to arrange for the shipment from Guam or some other nearby U.S. bases of the arms and ammunitions necessary to meet Sun’s military requirement at the outset of such an undertaking)

20. 1950年6月,蔣介石下令將李鴻夫婦及孫立人舊部陳鳴人,彭克立,曾長雲等以“匪諜罪”逮捕入獄。孫立人麵陳蔣介石,願以身家性命擔保李鴻等人不是匪諜,不果。

21. 1950年6月初,臘斯克突然收到孫立人托人帶來的一紙信息,孫表示願意領導兵變以除蔣,孫要求美國支持他或至少默許。臘斯克說他擔心消息走漏會危及孫立人的安全,即把密件銷毀,否則蔣如發現,會殺掉孫。(這是孫立人兵變案件唯一的實據,但已不存在了。)臘斯克把這封密件的內容報告了艾奇遜,但艾奇遜和杜魯門做出決定之前,韓戰爆發,改變了曆史的走向。

22. 1950年6月23日,臘斯克給當時在紐約的胡適打電話,問他是否有意取代蔣介石,胡拒絕了。同日,艾奇遜(Acheson)召開新聞發布會,重申杜魯門1月5日聲明的美國對中國和台灣關係的政策:美國不介入中國內政(The United States would stay out of Chinese civil war)。同時,麥克阿瑟再次電報給國務院,聲稱台灣對美軍在遠東的重要性。電文中,他首次使用了台灣是“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 an unsinkable aircraft carrier”的說法。

23.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台灣和蔣介石政府因韓戰而保住。
台灣駐韓國大使邵毓麟的報告分析:韓戰對於台灣,更是隻有百利而無一弊。我們麵臨的中共軍事威脅以及友邦美國遺棄我國,與承認匪偽的外交危機,已因韓戰爆發而局勢大變,露出一線轉機。中韓休戚與共,今後韓戰發展如果有利南韓,亦有利我國,如果韓戰演成美俄世界大戰,不僅南北韓必然統一,我們還可能由鴨綠江、由東北而重返中國大陸。如果韓戰進展不順而不利南韓,也勢必因此而提高美國及自由國家的警覺,加緊援韓決不致任令國際共產黨渡海進攻台灣了。

24. 1950年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聲稱“共產黨軍隊占領台灣將直接威脅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下令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

25. 1952年4月,孫立人連任陸軍總司令。

26. 1954年6月24日,黃傑任陸軍總司令,孫立人任總統府參軍長,失去兵權。

27. 1954年7月1日,桂永清(黃埔1期)出任參謀總長,1954年08月18日,彭孟緝(黃埔5期)續任。而此前孫立人任參謀總長的呼聲很高。此事引起孫立人及其舊部的極其不平和不滿。作家江南的《蔣經國傳》寫到:孫立人將軍最看不起的就是彭孟緝,獐頭鼠目,毫無建樹,居然晉升為陸軍總司令。

28. 1954年12月3日,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

29. 1955年5月25日,郭廷亮匪諜案-“兵變”事件始發

30. 1955年8月20日,孫立人因“兵變”事件,被迫辭去總統府參軍長並被判長期軟禁。


注:本文中的信息主要是源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