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女性一定要獨立,不能依附於男人zt

(2016-08-28 11:22:54) 下一個

她傳遞給下一代的理念就是,女性一定要獨立,不能依附於男人。所以我的媽媽,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個女權主義者,她給我的教導就是,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否則就會被男人看不起,在家裏沒有地位。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下,我,自然而然的也成為了一個女權主義者。

一直欠他一句話

stork-couple-879575_960_720

有一次,我問:“我們還能回到過去嗎?”他沉默。

 

文/火鍋狂人

 

 

相識18年,牽手17年,結婚13年,我覺得自己一直欠他一句話。這需要從我的原生家庭說起………

 

    同病相憐

 

我的外婆,據我媽媽描述,應該算一個女權主義者。那個時候,我外公是大學教授,在那個普遍工資一二十塊錢的年代,外公每月就能掙200多塊錢,盡管家裏有5個孩子,還加親戚家的一個孩子,我的外婆還是堅持出去上班。

她傳遞給下一代的理念就是,女性一定要獨立,不能依附於男人。所以我的媽媽,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個女權主義者,她給我的教導就是,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否則就會被男人看不起,在家裏沒有地位。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下,我,自然而然的也成為了一個女權主義者。

我和他從大一開始戀愛,他從小就是大家公認的好學生、乖娃娃,很優秀。為了上一個更好的學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他父母就把他送到爺爺奶奶家住。爺爺奶奶對他很嚴厲,這造成了他的不安全感。

記得我們剛開始戀愛的時候,每次吵架,我一提到分手,他就會哭,原來在他的潛意識裏,一直有種被父母遺棄的感覺,這感覺很難受,所以他很怕被拋棄。

而我呢,雖然從小和父母同住,但是爸爸脾氣很暴躁,媽媽總是負麵評價我,一個是身體上的暴力,一個是語言上的暴力,也造成我的極度不安全感。兩個缺乏安全感的人走到一起,真是猶如火星撞地球。

 

    無力分開

 

盡管如此,我們的感情依然很好,我們一起騎車去上班,一起加班,一起買房子,一起規劃我們的未來,無論去哪裏我們總是一起出現,總是手牽手。為了和我在一起,他放棄了好幾次去外地大公司工作的機會,還放棄了一次出國機會。我覺得兩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就是需要在一起,給彼此以安全感,否則會更像無根的浮萍,找不到歸宿。

我們最大的一次危機,是在孩子出生後的那一年。因為他父母的入住,讓我們的家庭矛盾陡然升級。從不跟我大聲吵架的他,開始罵我,我們每天都像敵人一樣對峙,我們甚至考慮離婚。可看到躺在身邊的孩子天天,這麽小就要讓她麵臨家庭的殘缺,好殘忍。於是,我們決定再給對方一次機會,現在想來,為了孩子隻是一個借口,其實內心深處,我們舍不得離開彼此。

之後的生活,我們過得小心翼翼,沒太多爭吵了,卻覺得那次家庭大戰,好像把我們的感情磨滅了好多。有一次,我問:“我們還能回到過去嗎?”他沉默。

 

    離開父母

 

我們婚姻生活的真正轉折點,我永遠都記得,是2011年7月4日,我們一家三口搬出來單過,我們稱這一天為“獨立日”。在過去30多年裏,我們的生活一直依靠父母。結婚後,我們倆隻需要負責上班,父母又幾乎包辦了我們所有的家務。

除了用電飯煲煮飯、下麵條、蛋炒飯,我幾乎不會做別的。這也是為什麽我們和父母住在一起矛盾很多,卻始終不願意搬出來的原因。因為我覺得,我根本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更何況還有一個老公和一個2歲多的孩子!

而對我這個女權主義者來說,要我把當時外企的輕鬆工作辭掉,回家給老公孩子做飯,還是很需要挑戰的。我媽媽極力反對,她說:“你看我們家,女人都在工作的,你沒有工作了,在家裏就沒有地位,你總有一天會後悔的。”所以,我猶豫,我害怕,我矛盾。一方麵,我也不想讓雙方父母再介入我們的生活,可另一方麵,我也擔心真如我媽媽所說,沒有了經濟收入,是否就真的會失去在家庭中應有的地位。

可是,他堅持,他說想要有一個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家。這是我認為我們婚姻生活中,他做出的第一個重大堅持。當時,我們都還不信主,而如今讀了聖經,我才明白,原來聖經裏早有教導:“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記》2:24),這才是正常健康的家庭秩序,我們之前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和控製下,失去了獨立性。

 

教導孩童

 

獨立出來的生活,雖然身體很累,心裏卻輕鬆很多。父母不再能幹涉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吃完飯,把碗筷擺上幾個小時再收拾;也可以和天天在家裏瘋玩,把家搞得像地震過後;更主要的是沒人再對我們的教育方式橫加指責。這是我認為他對我們家庭有貢獻的第二個重大堅持。

每個人都會不由自主地以曾經接受過的教育方式,來對待自己的下一代。我們倆,從小都生活在嚴格的家庭教育中,深知這樣的教育帶給自己的傷害。是他,第一次把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放在我的麵前;是他,在我還猶豫的時候,堅持把天天從傳統幼兒園送到蒙特梭利兒童之家,從此,顛覆了我們所有的育兒觀。

為了讓天天樂於分享,我們不再像老一輩那樣教導孩子,或者是把她手上的東西搶過來給其他小朋友,我們用了完全反傳統的方法——保護她的東西。在她小的時候,還在自我意識發展的階段,她的東西,我們會幫她保護,如果沒有得到她的同意,任何人不可以拿走她的東西,包括我們自己。因為,一個人,首先要有“自我”,她需要先建立一個“我的”概念,其次才會知道什麽是“你的”。所以在那段時間,天天很“自私”,我們也陪著她一起“自私”。

這樣的教育方式,我知道很多朋友會質疑,可是沒有關係,隻要我們倆認定的,我們就可以相互勉勵,堅持走下去。而現在看來,天天非常大方,她非常樂於分享,她常常會把東西送給其他小朋友。

前幾天,我去見了一個被收養的中國小女孩Lucy,臨走的時候,Lucy抱著我不鬆手。今天我問天天:“你還希望媽媽去見Lucy嗎?”天天說:“我希望,因為我覺得Lucy很喜歡你,我希望她開心。”是的,真正的愛,是分享,而不是占有。我不敢說我們的教育有多麽成功,但是天天的快樂、自信、充滿愛,我們可以感受得到。

 

    到主麵前

 

他對我們家庭第三個重大堅持,也是最終改變我們倆生命狀態的堅持,就是帶領我認識主。我們從小接受的是無神論教育,要我接受一個看不見、摸不著,卻具有一切至高無上權柄的造物主,真的很困難。

起初,我拒絕去教會,他就自己一個人去。後來,我接觸了一群基督徒,開始慢慢走近,可我的心太剛硬了,期間有很多掙紮、彷徨,他一直在我身旁,為我禱告,不離不棄。堅持著,牽著我的手,一點一點向上帝走近。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說:“我們以後每天來查經好嗎?”他一聽這話,眼眶都濕了,我的心門終於被打開。

我和天天到美國兩個月後,他辭掉外企高管的工作,也到美國陪伴我們。在將近一年裏,我們做了前幾十年從沒做過的事情,自己除草,自己搬運安裝家具,自己安裝抽油煙機。我幫別人接孩子,做代購。他去餐廳打工,切菜切到滿手都是刀口;給別人送外賣,一次可以拿幾塊錢的小費;去餐廳當waiter;去包壽司,去別人的員工食堂賣盒飯。

從物質上來講,我們不敢像國內那樣,隨時去餐廳吃飯,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樣,隨時出去旅遊;我們的身體雖然很累,但這一年卻是我們收獲最大的一年,正因為這許多磨難,讓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更近了。

在打工之餘,他還去教會,盡心盡力服侍,我也做了教會兒童主日學的老師。我們常常一起牽手禱告,不管明天如何,我們始終充滿感恩,感恩上帝給我們這一切別樣的體驗,讓我們在此過程中,一點點除去心中的偶像,按照上帝所教導的去行,學習順服,把自己真正交托給主,讓上帝來掌管明天。

然後,我發現,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我們的感情,不僅回到了從前,且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深了。現在我可以很自信地說——除了死亡,不會再有任何事情能把我們分開。

 

聖經教導說:“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以弗所書》5:22、25、28)作為一個曾經的女權主義者,過去的我對此絕不認同,而在我還不認識上帝的時候,上帝就把他賜給了我,一個有智慧的丈夫,讓他一直帶領我,慢慢走到上帝麵前,最終走在上帝的道路上。

“親愛的,作為妻子,我願意低下我曾經自以為高貴的頭,順服你,如同順服主!”——這就是我欠你的那句話。

 

作者現居雲南。

http://ocfuyin.org/63-2-32-124-22-18-21-24-21-20-20-22-22-22-4-29-1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