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曆史輸贏豈能是作者所能理解的?

(2015-11-07 15:48:11) 下一個

連蔣經國當年都不敢見鄧小平 馬英九見習近平必輸?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4259 次)
1926年,蔣經國跟鄧小平曾經一起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學就讀,同為共產主義的信仰者。與他們同班的,還有廖承誌,也就是國民黨左派大老廖仲愷的兒子。鄧小平在1926年就回中國,在莫斯科一別後,兩人再也沒能見到麵,直到1937年,蔣經國回到中國,與鄧小平走上不同的道路。這兩個人最終都影響了中國的近代史與發展。

1982年7月24日,時任中國人大副委員長的廖承誌寫了一封公開信給蔣經國,以「經國吾弟」開始,倡議國共兩黨「同捐前嫌,共竟祖國統一大業」。在信的結尾,廖承誌還表示,「如弟方便,餘當束裝就道,前往台北探望,並麵臨諸長輩教益。」最後廖承誌還引用魯迅這兩句詩「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表達「祖國統一大業」的願望。

蔣經國沒回應,但是在紐約的蔣宋美齡應覺得荒謬,所以回了一封公開信給廖承誌,開頭是這樣的:「七月廿四日致經國函,已在報章閱及。經國主政,負有對我中華民國賡續之職責,故其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乃是表達我中華民國、中華民族及中國國民黨浩然正氣使之然也。」

1985年,根據美國學者傅高義(Ezra Vogel)的說法,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與鄧小平見麵,鄧小平先問候蔣經國的糖尿病問題,並且表達對台灣未定接班人的憂慮。最後鄧小平開口,希望與蔣經國再次見麵,李光耀也同意把這個邀約轉達給蔣經國。然而蔣經國聽聞該邀約後,向李光耀表示,他與共產黨鬥爭多年,深知共產黨不能信任,他有很痛苦的回憶,是以不如不見。兩名領導人就這麽各自凋零,再也沒見過麵。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甘迺迪總統所說過的一句話,「我們不恐懼談判,但不在恐懼中談判。」以蔣經國熟知共產黨的想法,他當然知道見麵會有什麽樣的危險。在敵大我小的情況下,承認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已寥寥無幾,如未能先站穩立場,見麵又何如?隻不過讓他國覺得中華民國反共的力道已經不再,他又如何能說服這些跟著父親來台灣的人,共產黨是應該合作的對象,而這合作,又會是誰併吞誰?在恐懼中談判,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麽,又能拿到什麽?

馬英九無法賣台,不是因為他不願意賣台,而是他沒能力賣台,但是他以總統之尊,卻能在宣示性的問題上,讓中國取得分數。一個小時的密會,習近平難道不知道他已經令不出總統府?他要求開除黨籍的人,現在即將取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排名第一;他親自指稱為共諜的人,現在被國民黨徵召在高雄選立委;他的民意支持度僅剩不到10%,大約就是中國上海一個區不到的人口,連回來台灣選立委大概都不會上。習近平跟這樣的人見麵,能起框架作用?能達到統一的目的?

習近平要的,是李後主朝拜宋太祖的意義,他才剛上任一年,不會有急迫感與使命感要立刻統一中國,當然更無足夠的權威對台灣讓步;然而馬英九的政治生命僅剩最後六個月,他希望可以藉由所謂的會麵,讓自己的政治地位獲得大幅提升;習近平則是希望利用會麵,宣揚台灣與中國在南海問題、統一政策上若合符節,兩人各取所需而已。

然而,馬英九這場豪賭,卻是場必輸無疑的戰役。他不會比蔣經國與蔣宋美齡聰明,卻要做比他們更大膽的事情。兩人密會,消失的兩個小時,將來肯定會被渲染為馬英九與習近平的賣台密約;而中國在會後的記者會,肯定會大肆宣揚兩岸和平與同屬一個中國的概念。馬英九隻能像鸚鵡學舌一樣,不斷的強調九二共識,而這個九二共識,當國際普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時,就成為中華民國的催命符,隻有一中,沒有各表。

南韓的國力遠勝於北韓,然而如果南韓的總統還不願意與北韓總書記見麵,其實很難想像,一個弱小實力、沒有民意、毫無共識、即將卸任的跛鴨總統,究竟拿什麽本事框住未來的總統與對岸的中共總書記?而習近平,冒著激怒台灣主流民意的風險,又為什麽願意與這樣的人拍照握手?他真的了解台灣嗎?

淩晨兩點多,許多朋友正在機場抗議,不少學生正在立法院流血,很多群眾正在總統府前被逮捕。而我,竟然想起了蔣宋美齡在回信中所說的四個字:「浩然正氣」。

這四個字,當馬英九嘻皮笑臉的回答記者提問時,我一點也看不出來。
abraham007 發表評論於 
竟然想起了蔣宋美齡在回信中所說的四個字:「浩然正氣」
--啥叫正氣,誰勢力大誰是“正”,宋老太太不是常校長的原配,對這個道理應該理解深刻吧。
winstar 發表評論於 
曆史洪流,何人可
路人_jia 發表評論於 
輸贏豈能是作者所能理解的。欣賞馬英久的膽略和遠見。曆史會做出最好的評價而非某些台獨人士的一廂情願。
2貨他爹 發表評論於 
蔣經國根本不算人物。他的接班人分裂了國民黨,反而馬英九在中國史中的地位,將遠遠超越蔣經國。
圓老扁 發表評論於 
作者是獨台還是台獨派的?時移世易,馬英九這樣做正好可以說“浩然正氣使之然也”!
Steven8888 發表評論於 
宋美齡是在一種無助情況下的負隅頑抗,本文作者拿這出來說事,也怪可憐的。
江上一郎 發表評論於 
何必在乎輸贏?習近平不是做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不敢”做的事?---蔣經國當初自有它的歷史背景---今日的馬英九也自有歷史新局麵的原因---機緣、時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3722 發表評論於 
台灣還是需要打下來,才服。不服的可以去日本。
弓尒 發表評論於 
宋美齡 為老不尊,那麽寫信給廖承誌,言語刻薄,形象大損, 所言荒謬絕倫, 何來浩然正氣! 呔! 丟人!
奶茶哥哥 發表評論於 
如果所述屬實,蔣經國心胸狹隘,作者井底之蛙。
小庶子也,不足與謀!
 

"習馬會"十大關鍵細節:黃色背景牆與花飾有寓意(圖)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12797 次)


習近平與馬英九握手



今天下午3時,新加坡香格裏拉酒店東陵廳,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分別從兩側步入會場,站在黃色巨幅背景牆前,互相握手。

為了見證上述這個曆史性時刻——兩岸領導人1949年以來的首次會麵、等待了66年的第一次握手,“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昨天就來到了會場,直擊了“習馬會”全程。“政事兒”注意到,“習馬會”有十大關鍵細節值得關注。

細節一

黃色背景+棕櫚樹+蘭花


習近平、馬英九首次會麵的第一地點——新加坡香格裏拉酒店東陵廳,“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現場布置很有講究。一麵黃色巨幅背景牆,擺設有棕櫚樹和蘭花。

為什麽如此布置?為什麽采用黃色?為什麽選擇的是棕櫚樹和蘭花?

據“政事兒” 了解,采用黃色背景是應大陸方麵的要求。習近平、馬英九會麵時,兩人多次強調,兩岸同胞都是炎黃子孫。采用黃色背景,契合這個主題——兩岸同根。而且,炎黃子孫的母親河是黃河。

至於棕櫚樹和蘭花,棕櫚樹的花語是:和平、希望和勝利。蘭花的花語中外略有不同,中國蘭花的花語是“美好、高潔、賢德”,外國蘭花的花語是“熱烈、友誼、自信”,這些“花語”也非常契合2008年以來兩岸和平發展的曆程,更寓意了兩岸和平美好的未來。

細節二

習近平、馬英九的領帶顏色


7日下午3點,習近平、馬英九從新加坡香格裏拉酒店東陵廳的兩側,同時走向對方。“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兩人穿的都是黑色西裝,不過習近平佩戴的是紅色領帶,馬英九則佩戴藍色領帶。

“政事兒” 發現,2005年以來國共兩黨領導人的13次重要會麵,其中7次雙方都是同時佩戴了藍色領帶。不過,雙方各自佩戴紅色與藍色領帶的情況也有多次。

2005年4月29日“胡連會”和2009年的“胡吳會”,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佩戴的都是紅色領帶,連戰和吳伯雄則佩戴藍色領帶。

此前,習近平會見台灣政界人士時也曾佩戴紅色領帶。2014年2月,第二次“習連會”,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當時習近平也佩戴著紅色領帶,連戰佩戴黃色領帶。

細節三

西裝沒有佩戴徽標


“政事兒” 還發現,習近平、馬英九的黑色西裝上,都沒有佩戴任何徽標。

“政事兒” 注意到,今年5月4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朱立倫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時,還有2014年2月18日下午,習近平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連戰時,雙方的西裝上也沒有佩戴任何政治象征的徽標。

不過,2014年5月7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宋楚瑜的西裝上衣上就佩有一個醒目的黃色標記。

細節四

握手時間超一分鍾


如上述,身穿黑色西裝、分別佩戴紅色、藍色領帶的習近平、馬英九,從東陵廳兩側走向對方,距離幾步遠,習近平則先伸出右手,然後跟馬英九的手緊緊相握。

“政事兒” 統計,兩岸等待了66年的上述第一次握手,足足有70多秒。也就是說,足有一分多鍾,習近平、馬英九的手一直握在一起。

不少現場記者都注意到了馬英九在握手時解開外套紐扣這個動作。在記者會上,馬英九回應說,揮手前解紐扣主要是因為握手時衣服會扯得很緊,所以先將扣子解開,沒有特別的意義,他強調,當時覺得心情很好,他和習先生“都握得很大力”。

細節五

握手環場


“政事兒” 發現,這次足有一分多鍾的曆史性握手時,兩人不約而同地微轉身,握手環場,讓酒店大堂的各個方向的媒體記者,都能拍攝到兩人握手的正麵照片,共同記錄這個曆史性時刻。

細節六

互稱“先生”


習近平、馬英九走入會場落座後、致辭前,習近平微笑詢問:“馬先生,我們可以(開始)了吧”。

正式致辭時,習近平以“尊敬的馬英九先生”開場。約4分半鍾後,他說:“我先講這些,謝謝馬先生,謝謝大家!”

馬英九隨後致辭,也以“習先生”開頭,5分鍾的開場白,他共5次提到“習先生”。

習近平、馬英九以先生互稱對方,這是雙方之前商定的。國台辦主任張誌軍曾介紹說:此次會麵雙方以兩岸領導人身份和名義舉行、見麵時互稱“先生”,是經雙方商定的。這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徹底解決的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務實安排,體現了擱置爭議、相互尊重的精神。

“政事兒” 注意到,2005年,時任總書記的胡錦濤會見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時,互稱的是對方職務,胡錦濤稱連戰“主席”,連戰則稱胡錦濤“總書記”。

細節七

桌牌使用繁體、簡體兩種字體


在中華文化的語境中,“先生”是一種表示尊敬的尊稱。因此,“習馬會”上兩岸領導人互稱“先生”,這個細節被視為有朋友相交的意味。

“政事兒”注意到,“習馬會”現場還有不少細節。

比如會談時,兩岸人員分別坐在長條會議桌的兩側,每個人的麵前都擺有一個桌牌。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方麵的桌牌,使用的是簡體字,而台灣方麵的桌牌,則使用的是繁體字。會談後共進晚餐時,餐廳的桌牌也采用了繁體字、簡體字兩種字體。

細節八

“閉門會”請馬英九先說


“習馬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會麵前10分鍾,對部分媒體開放,相當於“開門會”;隨後,轉入閉門階段,兩岸領導人將集中精力就一些重要問題交換看法。

“開門會”上,習近平首先致辭。“閉門會”上,則是習近平邀請馬英九先發表看法。

“閉門會”後,馬英九出席記者會,介紹了其與習近平會談有關情況,稱討論了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台海和平現狀、和平處理爭端、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等。他表示:與習先生會談的氣氛很融洽、非常正麵,習先生討論問題非常務實、坦率。

細節九

晚餐吃擔擔麵


“政事兒”了解到,習近平與馬英九在香格裏拉酒店的stateroom共進晚餐。涼菜是兩道,分別是金箔片皮豬,風味醬鮑片脆瓜。熱菜有4道,分別是湘式青蒜爆龍蝦、竹葉東星斑XO糯米飯、杭式東坡肉和百合炒蘆筍。主食則是四川擔擔麵。還有甜品兩道,分別是桂花糖雪蛤湯圓和水果拚盤。

晚宴晚上7點已經結束,習近平與馬英九先後離開酒店。

“政事兒”梳理發現,當年的“汪辜會”,九道菜幾乎每道菜都有意味深長的名字:“情同手足”(乳豬與膳片)、“龍族一脈”(乳酪龍蝦)、“琵琶琴瑟”(琵琶雪蛤膏)、“喜慶團圓”(董宮鮑翅)、“萬壽無疆”(宮燕燉雙皮奶)、“三元及第”(海鮮魚圓湯)、“兄弟之誼”(木瓜素菜)、“燕語華堂”(荷葉飯)、“前程似錦”(水果拚盤)。

細節十

馬英九送習近平“台灣藍鵲”手工瓷器


“習馬會”之前,台灣方麵陸續曝光了馬英九計劃送給習近平的禮物:一件“台灣藍鵲”的手工瓷器,以及馬英九會攜帶到晚宴現場的8壇台灣產馬祖老酒。

“政事兒”梳理發現,2005年“胡連會”後,胡錦濤送給連戰一艘象征和平開放的“鄭和七寶寶船”模型。而連戰回贈的是連橫所著的《台灣通史》、連戰自己的新著《改變才有希望》、著名雕刻家朱銘的木雕——象征兩岸交流的《拱門》和大批台灣水果。

2008年的“胡吳會”,胡錦濤送給吳伯雄的禮品上,刻有詩作《登鸛雀樓》,喻意兩岸關係將“更上一層樓”。吳伯雄則準備了陶藝家孫超的結晶釉畫,畫麵主題是“雨過天晴”。

夢遊情傷 發表評論於 
見麵是絕對的進步。
冷眼看洋 發表評論於 
知道主食為什麽是四川的但但麵嗎?--- 因為重慶談判的地點就在四川,,,時間飛快,現在國共再繼續過去未盡的事



 
Steven8888 發表評論於 
婊婊眼裏隻有色情
河東獅 發表評論於 
靠,瞅瞅相片吧,哪有什麽棕櫚蘭花?一片中國城市大馬路中間隔離帶的花花草草而已。寓意是大路通天各走半邊,你往西我往東,交警城管回家喝西北風。
遠航萬裏 發表評論於 
一個代表青天白日,另一個代表五星紅旗。
 
河東獅 發表評論於 
棕櫚代表兩岸同祖同宗
·八戒· 發表評論於 
嗬嗬,你除了色情啥都看不見。
河東獅 發表評論於 
扯蛋!黃色是國共內戰時雙方軍服的顏色,黃色背景說明你死我活的戰爭使兩黨隔絕近一個世紀。蘭花是馬英九領帶,棕櫚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
biaobiao 發表評論於 
黃色就是色情的意思,其他的牽強附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