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隴西郡

寧靜純我心 感得事物人 寫樸實清新. 閑書閑話養閑心,閑筆閑寫記閑人;人生無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低苦要捱得住; 高樂要節製

(2015-11-01 13:27:08) 下一個

五世而斬: 人性 ("驕"奢"淫"逸")決定。 人一生, 低與高, 苦與樂, 交替而行。上天公平:低苦要捱得住; 高樂要節製。

五世而斬定律

編輯鎖定

孟子·離婁章句下》,原文是“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亦五世而斬”。“澤”是指一個人的功名事業對後代的影響;“斬”,意謂斷了,沒法再繼承。
作品名稱
五世而斬定律
作品出處
孟子·離婁章句下》
文學體裁
文言文
作 者
孟子
 

五世而斬定律編輯

孟子(約前372~前289)孟子(約前372~前289)
1856—1860年,太平軍兩次打破圍困天京的清軍江南、江北大營,取得大捷。有人說,雖然打了勝仗,但客觀上卻幫了清廷的忙。何以這樣說?駐守江南、江北大營的是清廷"精銳"的八旗兵和綠營兵。綠營兵"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八旗兵則更為腐敗無能。兩營潰敗,湘軍成為清廷主力,形勢急轉直下。當年八旗兵入關,真是"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這隻凶猛的老虎後來為什麽會變成如此熊樣?富貴人家,總是難以持久,是中國曆史的規律。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個有本事的君子,得了個好位子,掙了一大份家業,想把他千秋萬代的傳下去。但"五世而斬",君子的夢想終會被殘酷的現實所擊碎。 老百姓的說法,更加令人掃興。他們說,"富不過三代"。五世也好,三代也好,貧與富,是在不斷地轉換。也許這是一種自然的調節,自然的公正。為什麽富者不能恒富?富貴人家之所以會出敗家子,我以為原因有四:

一曰"驕"

八旗兵入關,滿人成為統治階級,擁有特權。八旗子弟一不務農,二不做工,對漢人有強烈的優越感。由"驕" 而"橫",一些貴胄子弟仗恃父兄的特權,在社會上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紅樓夢中的薛蟠,打死人命,搶了丫頭,揚長而去。古代法律,不僅"刑不上大夫",亦且"刑不上大夫之子"。

二曰"奢"

八旗兵入關,大肆擄掠。許多人在戰爭中聚斂了大量的財富。西方人擁有了財富,會把他變為資本,不斷增值。我們中國的富人比較缺少這種進取心,尤其是一些新貴,有一種暴發戶心態,喜歡彼此攀比,講排場,一擲千金。像"石崇與王愷爭豪"這樣的事,是一種流行病,一直流行到今天。生於錦繡叢中的富家子弟,耳濡目染,他們的攀比和揮霍,更是青出於藍。惟其如此,才有了五陵少年和八旗子弟。

三曰"淫"

古人告誡我們,"富貴不能淫。"此處"淫"字之義,乃是迷惑與放縱。之所以有這樣的告誡,是因為富貴能迷惑人,使人放縱。通常我們說,飽暖思淫欲。或者像現在人們所說的,男人有錢就學壞。有錢會使人們產生更多的欲望。外部世界又充滿了各種誘惑。內部的欲望碰到外部的誘惑,兩者一拍就合。已經成熟的男人尚且無法抵禦社會上的各種誘惑,小孩子的自製力如何比得上男人?

四曰"逸"

"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這句話流傳很廣。
好爸爸是很有用的,他可以幫我們進入好大學,幫我們安排好工作,幫我們步入上流社會,過安逸生活。但好爸爸也有副作用,他使我們失去了艱苦奮鬥的精神。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一旦失去了好爸爸,美麗的象牙塔便會轟然倒地。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有了更多的富人,富人子弟如何承繼父業,已成為一個問題。解決富家子弟問題,我們的學者開出藥方來是四個字,"加強教育"。像美國人,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自尊精神。據說他們那邊百萬富翁的孩子也會利用假期去打工掙錢。
一些富家子弟,驕奢淫逸,根本不是什麽教育問題,他有深刻的社會曆史背景。正是那樣的社會,那樣的傳統,生出那樣的孽障。富家子弟,驕奢淫逸,根本是一個社會問題。
有晉人撰文說,某晉商家業興盛達兩百年,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定律。家業延續兩百年,確實了不起。但兩百年後又如何?"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五世而斬:咒語編輯

中國有俗語稱: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五代,說明社會情態也和世間萬物一樣,都有流轉輪回的規律。也有說法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本來這一規律說明的是人間富貴貧賤的更替潛規則,須不知這一規律也成了中國王朝更迭的咒語。
其實,這一說法最早見於孟子的語錄,孟子說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聖人之言,可以為富不過五和王朝更迭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所以,我們認為,孟子應該是這一曆史規律的發現者和預言者。
要說富,《紅樓夢》裏的四大家名滿天下。曹雪芹自己說:“賈不賈,白玉為堂金做馬,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這話有點李白的風格,使用了極誇張的修飾手法,但是看看人家那吃的喝的用的,不光是劉姥姥進出之後得傻眼,就是現在的億萬富翁進去也是傻冒一個。賈家從發跡到沒落也不過三代的光景,其他三家從書裏看比賈家倒得還要快些。這便是富不過五的最經典的範例。
而中國曆史上朝代也多衰亡於第五代統治者,這是中國曆代王朝的興衰沉浮的不可違抗的宿命。
縱觀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史,雖然也曾出現過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局麵,它們被稱為治世、盛世,如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但除漢、唐有些個別,其他各代都概莫能外,逃脫不了曆史的安排。其實就是漢、唐兩朝其實也是沒有脫離這個軌道。漢朝第五任皇帝是漢武帝,漢武晚年昏聵殘暴,不但民間反對情緒溢於言表,就是統治階級上層也被漢武的胡作非為所激怒。不過,漢武畢竟不同一般的帝王可比,他很快察覺了自己的危險的處境,他一麵通過輪台悔過來對外表達自己的政治姿態收買人心,勉強維持了朝代免於崩潰的命運。
比之唐代,從唐高祖、唐太宗到唐高宗、武則天再到唐玄宗,這裏麵經曆了七任統治者,和前漢相捋。但是,唐高宗中後期,實際是武則天在執政,而唐中宗、唐睿宗的統治時間不但短暫而且了無新意,其中中宗本人也被韋後所害,唐睿宗的皇位來自兒子,所以一旦即位三品以下的升賞都交給太子處理,未幾又把皇位讓給兒子,自己退居太上皇。所以,唐代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五任皇帝就是唐玄宗。也就是在唐玄宗這一代,唐朝走向衰落,而且李隆基的某些消極做法直接影響到五代時期。從這個角度上說,唐代其實也沒有逃過五世而斬的周期律。
五代十國結束,中原以北宋為正統,北方則先後有遼、金崛起,西部則以黨項貴族建立的西夏為主。北宋前五任皇帝分別是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到了宋英宗執政期間,北宋的衰落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宋英宗一死,宋神宗就公開打出改良的旗號。而少數民族政權如金國也一樣沒有走脫這一規律,金的前五任皇帝分別是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海陵王、金世宗,金到了金世宗末造,衰敗的現象已經露出端倪,金章宗即位後不僅沒有糾正金世宗弊政,反而掩耳盜鈴,坐視蒙元的崛起。
元、明、清三朝是中國封建社會走向爛熟的最後階段,其中元世祖改蒙古為“大元”,這是元朝名實俱在的開端。忽必烈一死,也就過了短短的三十多年,這個令世界為之震撼的天下第一王朝也就隨之覆滅。
明朝的衰落也不過五任皇帝,從蟋蟀皇帝朱瞻基時代也開始了它的前行路程。朱瞻基死後,明英宗即立,土木之變不久發生,明朝就此步入中衰。清朝如果從第一代算起,第五任皇帝恰好就是乾隆帝。
曆代王朝的創立者櫛風沐雨、艱苦備嚐乃有天下,所以經營起來無不萬分小心,像唐太宗、朱元璋都是一生勤政、宵衣旰食,至少在他們統治前期是這樣的。然而到了第三代或者第四代,這種作風已經漸行漸遠。封建帝王往往把天下當成自家的家產,因而決定家道中落的不可避免,富不過五的宿命。
這也應了孟子的一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說明孟子應該是中國史上最大的預言家。中國封建社會在反複的由治到亂,再由亂到治的向前發展,形成了五世而斬的宿命怪圈,給我們提供了研究治亂興衰的經驗教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