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禍福無憑,唯人自招。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正文

057-078

(2012-01-09 17:33:06) 下一個

有人恐怕難以理解什麽叫“行走坐臥,境界不失!”這確實很難用文字描述,我們可以做個實驗,來體會一下。試試當你說話時,同時清楚地留意著那個正在說話的“自己”,知道自己在說、在聽、在感受。當你意識到那正在行、住、坐、臥的“你”時,你才能從“蒙昧”中清醒過來,感受到清晰的自我存在。

修行界有修行界的規矩,講究隱藏於世與世無爭,那三大戒律就是修行界與世俗之間的一條界線。

看樣子這條界線是十分明智的作法,否則肯定會招來種種猜忌與防範。我之所以會被送到這個訓練營來,多少是因為我違反了修行界第一戒律:不能當眾施法驚世駭俗。

可是回頭想一想,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仍然會那麽做,因為那是為了保護十幾萬人的家園。這大概就是人劫躲不過的道理吧?我隱隱約約的覺得,我這次到訓練營的經曆,可能是我修行道路中另一道重要的人劫!

如果是國家機密,那你可要小心了,自古修行人卷入朝中事,往往都能風光一時,可最終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大丈夫行事,講究心口相應,知行合一。

世間高人都護短,這是修行界的通病。

風君子:“三昧,來源於佛經。也稱三摩地,意思是正定,‘心住一處不動,是名三昧。’”

風君子:“五髒之中心屬火,人的神念發於心,所以丹道中的火候指的是心念。所謂真火,指的是真心之念,純正的心念。你明白了?”

定坐中七情之一過於強烈都不是好兆頭。

“敬之終吉”的意思不是要你尊敬不速之客,而是要你敬待事物本身,坦然處理好需要麵對的一切。這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而且人劫的奇異之處就是從你地心性之中來,就算你早知道今日局麵,回頭再來一次。一樣會麵臨今日的事端。你回頭想想,是不是這麽回事?

    道家說“入靜”或者佛家說“禪定”,究竟是什麽樣一種狀態?門外人談論起這個問題,往往都有一個誤解,認為是坐在那裏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知道的一種無意識狀態,有人還套用了西方心裏學的很多描述去解釋。其實情況完全不同,不論是“靜”還是“定”,意識都是清醒的,而且定境越深,意識會越發清醒。

    同樣是打坐,不同地人可能處在完全不同的意識狀態中。這一點別人根本看不出來。比如有人可能斷絕了一切外緣的幹擾,意識是內在的心性光明;而有人可能是身心內外了無分別,忘記了自己隻存萬物;有人可能是一片純淨,能知道周圍和自己發生的一切,但是留不下任何痕跡。

他們以為自己到了巴黎,見到了種種異國景色,可能不是實境中的巴黎,是妄境中的巴黎。入夢。開始時是入夢時出陰神,明辨陰神出夢進入實境,可是再下一步呢?如果在實境中一不小心,就會走入妄境。換個人修煉這套法術,十有早就到妄境中了,也就是你……

如果他們真上去了,美國人也用不著登月了!有人在夢中求證實境。在實境中又飛出實境。有人說自己到了天堂,有人說自己看見了地獄,還有人說自己去了傳說中的仙界。……告訴你,那都是妄境!

再回去,已經不是夢境,而是妄境!進入這種妄境,可以得到妄心中所想得到的一切,所以叫作妄心劫!……之所以是天劫,並不是說此境界如何艱難,而是說此境界中有無上美妙!修行人的妄心之境和普通人地夢中妄境又有不同,因為修為到此,可化轉妄境。很多人沉溺其中,不願意破妄而出。

吾之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