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禍福無憑,唯人自招。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正文

120-134

(2012-01-12 11:44:23) 下一個

禪師開示說:“一個驕慢的人,必然是一個嗔恨心重的人”

《雜阿含經》中說:“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
是名涅槃”。

定乎內外之分

私人之善,不能取代公心之責,否則就是縱容公惡

    因為《易經》乾卦中的下一句爻辭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那麽這位君子一天到晚在小心什麽呢?本卷中法海所講的善惡,指的是從人心中的對錯是非出發,引申出來的言行對應。人們心中的對錯是非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的善惡角度是不一樣的。因此法海的話完全正確,是智者之言,但當時還沒有講盡。而修行所修的那顆心,就是“君子終日乾乾”的那顆心。

    那顆心是什麽樣的?有兩句話可以形容。第一句是聖人說的“已所不欲,勿施與人”。無論一個人用什麽理由為自己的行為開脫,如果換一個位置,他也不願別人對自己做同樣的事,那麽這件事在他而言就是錯的。此時還要去做,甚至不以為錯,就是做惡!換一種通俗的說法:小偷如果認為偷東西是應該的,那麽自己家就不要鎖門。

    第二句話也是古語:“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這兩句話對於我等普通人的修行來說就足夠了。

學道不是學雷峰,有了超越凡人的力量也不一定要在人間做事,做到與世人無傷就很不錯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