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7 山西行 2 五台山(中)

(2018-06-20 21:16:34) 下一個

第二天清晨,一掃昨日的陰霾,窗外一片陽光燦爛,我們輕輕歡呼一聲,開始了今天的行程。可是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天我們見識了五台山多變的氣候,經曆了一年四季,從陽光明媚到大雪紛飛,從春花燦爛到白雪覆蓋。變化速度之快,頻率之繁令人瞠目結舌,匪夷所思。

黛螺頂

對於許多人來說,到五台山朝拜求的不僅是平安還有智慧,可是要想求得智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登上五座台頂,朝拜所有五方文殊方可獲得。這一過程也稱為大朝台。五台山五峰山高路遠難行,要全部爬上去實屬不易,所幸另有一便捷方法便是朝拜黛螺頂。黛螺頂始建於明代成化年間,寺內供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台頂的文殊菩薩法像,故又名“小朝台”。對於黛螺頂也有個有趣的傳說:明朝某年冬天,成化皇帝準備朝拜五台山。禦旨下達到寺院,皇帝要朝拜五台山所有五個台的文殊菩薩。可是大雪封山道路難行,怎麽辦?這可難倒了老主持。正巧一位小和尚偷吃供果犯了錯,主持便把這一難題交給他,若想不出辦法便逐出寺廟。小和尚很聰明,他將五台的文殊菩薩法相全部集中在黛螺頂上。皇帝隻要拜過黛螺頂便是拜過所有五台的文殊菩薩。皇帝的心願達到了,老主持的任務完成了,小和尚的佛籍也保住了。最重要的是方便了今天的遊人香客,進入黛螺頂五方文殊殿朝拜,就等於登上了全部五座山峰的台頂朝拜。因此黛螺頂又稱為小朝台,是人們來五台山必到之地。

站在黛螺頂五台景色盡收眼中                   

今天我們的第一站便是這座位於黛螺峰上的黛螺頂。登黛螺頂的路線有三條,第一條是真正的朝拜之路,1080級台階蜿蜒向上,登1080台階,消除1080種煩惱,求得大智慧,因此又稱“大智路”。第二條是騎馬上山,第三條坐纜車。我們選擇坐著纜車上山,腳下是一片片廟宇群,雖說頭頂著一片燦爛的陽光,但四月的山風垂吹在身上還是涼颼颼的。來到山頂,極目遠眺群山連綿。據說盛夏時候,山上樹木鬱鬱蔥蔥,呈墨綠色,故得名黛螺頂。此刻萬木還未返青,四下一片蒼茫。趙先生指著前方一個個白茫茫的山頭,教我們一一辨認五台山的五峰。最高的東台海拔3000多米,其餘幾個山峰也不示弱。每個山頂都有一座文殊寺院,山間還隱藏著許多小廟,山高路難行,那裏是香客和遊人足跡不達的地方,但卻是僧人們真正的修行的地方,僧人們過著清苦的修行生活。

黛螺頂因山頭看上去像一個倒放著的海螺故原名大螺頂,後因夏季滿山墨綠逐漸演變成黛螺頂

旃檀殿 進入山門,六角台基上一座別具一格的建築映入眼簾,匾額上篆寫著“旃檀殿”。殿內供奉的釋迦牟尼佛不是常見的結跏趺坐的式樣,而是站立於佛壇上,手結說法印。站佛由旃檀木雕成,故名旃檀佛。旃檀殿外圍四周依次有16幅立體國畫,講述16個佛經故事。

五方文殊殿 黛螺頂的主殿,殿內供奉著集五座台頂五種文殊法像於一室的五方文殊銅像,依次為:東台聰明文殊、北台無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獅子吼文殊。五方文殊神態各異,金光奪目,莊嚴祥和,殿前左側立有石碑,正麵是乾隆十五年冬寫的黛螺頂碑記,背麵是乾隆五十一年寫的登黛螺頂禦筆題詩。

大雄寶殿 黛螺頂的後殿為大雄寶殿,內供銅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和帝釋天、大梵天、迦葉、阿難,以及十八羅漢彩塑。殿階台下長有一鬆一柏,圍粗均在一丈左右。鬆柏高大直立,如戟直指藍天,這就是乾隆詩中讚揚的“階下千年不老鬆”。忽見有人邊走邊磕頭走進庭院,有僧人,有女尼,也有居士香客,他們是那樣的虔誠,全然不顧別人的目光,一心拜佛。 

從大殿中出來我們驚奇發現,方才燦爛的太陽不知躲到哪裏了,天上烏雲密布,四周大風驟起。下山的纜車關停了,我們隻能沿著曲折的山路下山。小心翼翼地走在坑窪不平的山路上,一邊調侃這是菩薩在考驗我們的真誠之心。一個身上滿是補丁的僧人與我們擦身而過,他邊走邊磕頭,向著山頂走去。看著這些磕長頭的朝拜者想象著他們的艱難,這是需要多麽堅定的信念才能完成,不由一種敬佩之心油然生起。終於走下山,此刻烏雲散去太陽又露出了笑臉,這變化實在有點快,讓人有些跟不上趟,我們不由有些又好氣又好笑。下山後趙先生帶著我們直奔普壽寺,在那裏我們要參觀女子佛教學院,並與女尼們共進午餐,體驗她們的生活。

下山的道路十分難行      

磕長頭的僧人                   

普壽寺

普壽寺最早創建於北宋,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重建,曾經是五台山十大黃廟之一。然而今天的普壽寺並不是一座普通的黃廟,而是一座尼庵,更準確地說是一座女子佛教學院。中國曆來出家的女尼比起和尚終歸是弱勢,經過如瑞、妙音兩位法師多年的努力,終於於1991年在普壽寺創辦了尼眾佛學院。來到普壽寺,眼前的景象和一般廟宇不同,山門、大殿、廣場都頗有現代建築風範。我們來到此寺廟的主要目的,一方麵參觀寺廟和佛學院,另外還要與她們共進午餐,體驗佛門女弟子的修行生活。普壽寺分為東西兩院,東院頗大,前麵有漂亮的漢白玉牌坊和巨大的庭院,大雄寶殿也格外雄偉。西院分成四個院落,第一院為天王院,有天王殿和東西配樓24間。第二院為講堂院,是學僧聽課的教室。第三院為普光明院,正麵為普光明殿,供奉西方三聖。第四院為五觀堂院,是僧人食齋的地方。齋堂規模宏大,據說,可同時提供3000人用餐。走進寺院已到午餐時間,在當值女尼的指揮下,我們和其他十來名香客排著隊站在五觀堂外等候。佛學院中用餐很有意思,我將另文描述。

頗有現代風範頂普壽寺  

講堂院可容納幾百人聽經誦經                

五觀堂是女尼們用齋飯的地方,可容納三千人同時進餐  

排隊走向齋堂的女尼們   

用餐完畢走出五觀堂,天上又起了變化,剛才的太陽又不見了,天上竟然飄飄灑灑舞起了幾朵雪花。開始我還不太在意,不一會兒,雪花越舞越多,大片大片的飄在頭上,灑在肩上,片刻之間地上覆蓋了一層白色。我興奮極了,居住在南加州,二十多年沒見到下雪。回國前的幾天,剛去過一趟克利夫蘭。四月的克利夫蘭已經春風吹綠,陽光燦爛。沒想到我們前腳離開,後腳緊接著就下了五英寸的大雪。我當時還有些遺憾,沒能在那裏多呆一天,欣賞白雪皚皚的景色。現在站在庭院中,頭上飛舞著漫天雪花,雪片很密很大,如此大片的雪花生平還是第一次見,我不禁手舞足蹈轉著圈,讓小高給我拍張雪中情的照片。看著我興高采烈的樣子,小高好奇地問我:你住的地方不下雪嗎?在雪中玩耍了一陣,才又繼續參觀寺院。參觀完畢我們沿著回廊慢慢向寺院外走去,還沒出山門卻驚奇地發現雪停了,太陽又出來了!陽光灑下,照著大殿泛起金光。若不是地上濕漉漉的,哪裏相信剛才還是漫天雪花飛舞。在接下來的一天裏,老天爺差不多每隔半小時就來一次陽光和雪花的交換更替,說是瞬間萬變也不為過,令人接應不暇,又十分興奮,真是一次奇妙的經曆。

片刻之間大地鋪上了一層薄薄的白色地毯  

不一會兒雪停了,太陽出來了。若不是地上濕漉漉的,真以為剛才的漫天雪花是一場夢

碧山寺

碧山寺,全稱護國碧山十方普濟禪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始名北寺。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重修,明憲宗賜名普濟禪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再修,易名碧山寺,是五台山十大青廟之一。碧山寺連同顯通寺、佛光寺、菩薩頂一起,是世界文教組織頒發的世界文化遺產的核心寺廟。它背靠北山,位於北台之下,曆史上是皇帝們朝拜五台山的第一個落腳的寺院。當年毛澤東一行拜訪五台山,也是首先進入碧山寺。後來新中國成立,毛澤東將他的8萬元稿費捐給五台山修複寺廟,寺內雷音殿的橫梁上還記載著這一曆史事件。碧山寺平常不對外開放,山門牌坊前擺滿了賣佛珠的小攤擋住了遊人的腳步。趙先生帶著我們走進寺院,不像近期修繕過的其他寺廟,碧山寺的建築顯得有些破舊,剝落的油漆,淡去的色彩,顯現出廟宇的悠悠歲月。相較於其他寺院的遊人如織香客比肩,這裏顯得安安靜靜古樸無華。對於我來說,這樣的寺廟才是原汁原味。

寺院為三進院落,中軸線上坐落著四座大殿。一位操著一口純粹京腔的老和尚手裏提著一串鑰匙,為我們打開了一道道殿門,帶領我們逐一參觀並做詳細介紹。第一進院落是天王殿,門額上懸掛“護國碧山十方普濟禪寺”匾牌。殿內供奉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兩旁站立著四大天王。

第二進大殿是毗盧殿,又稱雷音寶殿。殿內正中供毗盧佛,兩邊為十二圓覺菩薩。門內懸掛乾隆禦筆“香林寶月”巨匾。老和尚指著房梁上的一行字,上麵記錄了毛澤東捐錢修廟的曆史。

乾隆禦匾《香林寶月》旁的長梁上記載著毛澤東捐款的曆史 

接著我們來到了後麵第三進的戒壇殿,殿內有綠青石砌成的戒壇一座,這是五台山唯一的一座戒壇,始建於北魏,明代改建。現存戒壇為明朝遺物,長5.1米,寬5米,高1.2米,為了保護戒壇,底座部分用玻璃圍住。戒壇上供緬甸玉佛一尊,造型優美,傳神逼真,十分難得。據說居士徐玉如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從緬甸請回三座玉佛,一尊置於武漢歸元寺,另一尊放在上海玉佛寺,第三座便供奉於此處。大殿兩旁的十八羅漢像,造型優美做工精致,由一種稱為脫沙的特殊工藝製成,是文物珍品。戒壇的一側懸掛著一座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的銅鍾,是五台山諸多銅鍾中最古老的一座。老和尚告訴我們如此等級的戒壇全國隻有三座,另外兩座分別在泉州的開元寺和杭州昭慶寺。戒壇門緊閉,前麵拉著一條黃繩,隻有在僧人受戒時戒壇才會打開,我等俗人是無緣參觀戒壇內部的。在家居士進入戒壇的唯一機會是接受菩薩戒,即雖不出家但發願尊崇戒律,修行佛法。僧人和居士同時受戒,稱為菩薩戒。

從戒壇出來老和尚帶著我們來到最後麵的第四進院落,藏經閣。殿內正中供奉彌勒佛,與我們常見到的笑容可掬的大肚彌勒和尚標準像不同,塑像呈佛像常態,高5.4米,兩腿下垂,雙腳登地,高坐在須彌座上,頭部升到二層樓上,這種姿勢叫彌勒下坐,造型別致堪稱一絕。隻不過對著佛菩薩照相實為大不敬,原諒沒有圖片。 

老和尚手拿一串鑰匙為我們打開一扇扇大門         

殊像寺

殊像寺是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據說這裏有最端莊的文殊菩薩的法相。殊像寺坐落於台懷鎮南的鳳林穀口,南麵梵仙山,北靠菩薩頂,地勢優越,風光秀麗,是一處風水寶地。寺旁還有一股涓涓清泉,冬不結冰水冒熱氣,夏天卻清涼可口,甘甜沁脾。清泉名為般若泉,即智慧之泉。該寺創建於東晉初年,唐朝重修。元代泰定二年(1325年)重建,後毀於戰火,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清聖祖康熙賜“瑞相天然”匾牌,是五台山五大禪林和十大青廟之一。大文殊殿是寺裏最重要的殿宇,為明代建築。殿內正中矗立著文殊騎狻猊像聞名遐邇,塑像高10米,是五台山最高的文殊菩薩塑像。菩薩頭戴五佛冠、腳踏神獸,麵目安詳、寶相莊嚴,據說是最為神似的文殊菩薩像。關於這座塑像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故事:當年寺廟修建時,塑像造到尾聲,所有細節都已完成,隻剩下菩薩麵部。工匠們犯了難,誰也沒見過菩薩,這像怎麽塑?大家七嘴八舌爭論起來。正在此時院裏金光普照,文殊菩薩顯出真容,可是畫師來不及拿出畫筆。一位廚子急中生智,用和好的蕎麥麵將菩薩頭像捏了出來。人們將蕎麵頭像貼上一層金裝上去,於是民間有了蕎麵頭文殊菩薩的稱號。文殊殿內的三麵牆壁上塑有五百羅漢渡江圖,氣勢雄偉,場麵宏大。羅漢們各顯其能,各用其道,或是降龍伏虎、或是撼山探海,或是靜聽經法、或是端坐習禪,或是腳踏水獸、或是乘船駕舟,還有的飛翔在天空。整個懸塑百物俱應、無一不有,規模宏大、內容豐富,人物眾多、場景多變,活脫一個佛國世界。

觀音洞

觀音洞又稱棲賢寺,和其他寺院相比,觀音洞算是年輕的寺院。它始建於明朝,清康熙年間重修。寺院坐落在棲賢穀北畔,上載危岩,下臨深淵,麵對南山森林,背靠高崖絕壁。沿398級石階爬上,便可看到刀削般的懸崖上坐落著殿堂僧舍。順著山勢寺廟分為上下兩院:上院距山腳40米,包括上觀音殿、中觀音殿和五爺殿;下院有大雄寶殿、客堂、僧寮等,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寺院背後的懸崖峭壁上有兩個天然石洞,左洞口小內大有清泉,佛教徒認為喝此泉水能消災免難。右洞隻可容一人之身,相傳為觀音菩薩修行處,寺院因此得名。相傳清康熙年間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曾在此地避難閉關(關於倉央嘉措的故事,有興趣者可見《西藏進行曲 6 第二樂章 拉薩——佛土佛國,之布達拉宮》),因此觀音洞對於蒙藏地區的藏傳佛教徒有著非常重要意義。每當蒙藏佛教徒朝拜五台山,觀音洞是必到之處。他們都會來此地喝聖水,瞻仰朝拜六世達賴喇嘛閉關之處。

南山寺

南山寺是五台山的一座大寺,整個寺院共有7層,規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寺院懸於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偉氣勢。南山寺始建於元代,原名萬聖佑國寺。清末擴建,由普濟和尚募得巨資,將原來的極樂寺、善德堂、以及佑國寺連為一體,施工連續23年方得今日之氣勢,統稱南山寺。寺院依山而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規模宏大、氣相莊嚴。整個建築群由七層三大部分18處院落組成,下三層為極樂寺,上三層是佑國寺,中間稱作善德堂,七重大殿以雄偉的氣勢、精美的彩塑和石雕藝術享譽五台山。

站在善德堂眺望更高處頂佑國寺  

上南山寺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步行踏上108級台階到達最下層的極樂寺,然後抵達善德堂,繼續一步步向上到佑國寺。這無疑是一條非常辛苦的路,但也更能體會南山寺的雄偉氣勢,辛苦之餘是驚訝、讚歎和崇敬。另外一條路是開車上山抵達德善堂,這將大大減輕了爬山之苦,我們理所當然是開車上山。首先來到德善堂,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所在,與其說是寺廟不如說是道觀,儒釋道三教合一是它最大的特色。大雄寶殿所在的四合大院內,南樓樓上有三教主殿,供奉孔子、毗盧遮那佛、太上老君。

看看這路標,這分明是一個道觀   

二樓的三教主殿中供奉孔子、毗盧遮那佛、太上老君,正所謂儒釋道三教合一,大家和睦相處  

德善堂向下三層是極樂寺,特點是其精美的彩塑和磚雕。若從最底部南山寺山門進來,沿著108級台階向上,平台上傲然聳立著一座高大的漢白玉石牌坊,下方三個門洞,上方形成三個樓簷,中高旁低,每個樓簷又分三層,層層內縮。中間樓簷有6塊整石組成,兩旁樓簷由4塊整石組成。椽、飛、瓦、脊俱全。牌樓的正背麵由內向外,皆雕有題詞與對聯。

穿過牌坊,寺內有千佛殿院、天王殿院、大雄寶殿院、祖堂院,徜徉東、朝陽洞、五觀堂院。千佛殿門額上方有一石刻牌匾,上書“為善修德”四字,係閻錫山所題。殿內有新塑釋迦牟尼佛1000尊。

大雄寶殿院是南山寺的主院,其最大亮點是精湛的泥塑和慈禧禦匾。大殿內供堂中塑是釋迦牟尼佛,雙耳垂肩,神情莊嚴。佛前站著迦葉和阿難,他們是佛陀生前最得意的兩位徒弟。大殿兩側的十八羅漢表情造型各不相同,給人印象深刻,是該殿最有價值的文物,因塑技高超而分外惹人注目,被冠以五台山“塑泥一絕”的美譽。殿內懸掛著一塊牌匾,上書“真如自在”四個字,為慈禧所題。五台山各大寺廟之內,曆代皇帝所賜牌匾甚多並不罕見,唯有慈禧這塊牌匾是賜給南山寺住持普濟和尚,以褒獎他興建南山寺的功德。

精美的泥塑是極樂寺的一大特點                           

慈禧禦筆的匾額和石刻                          

走出大雄殿,從左側拾階而上,穿過善德堂,便來到最上三層的佑國寺。佑國寺以它精美的石雕而譽滿五台。這裏稱得上是石雕的海洋,幾乎無石不雕,浮雕多達1482幅,描繪許多人們熟知的曆史故事。第一進院落前有一個漢白玉砌成的高台,高台的石欄杆上有5幅大立麵石雕,正中為福祿壽三星圖。另外還有“穆桂英掛帥”、“天女散花”、“蘇武牧羊”等石刻圖案共316幅。第二進院有石雕圖案360幅,最為人們熟知的是“孟母擇鄰”、“太公釣魚”等故事。三進院294幅圖案,描繪了“三顧茅廬”、“孫悟空、豬八戒登仙山”的情景。另外還有許多花卉樹木、飛鳥走獸、佛教傳說、道教典故,其內容之豐,數量之多,刻工之精,堪稱全山一絕。 

                            

站在佑國寺遠眺景致相當不錯,山下依次是善德堂和極樂寺

平台上的石雕十分精美                     

龍泉寺

龍泉寺坐落在台懷鎮南九龍崗山腰,靠山麵水,環境極為幽雅,且因泉得名。泉在寺東側,水從地心湧出,清澈如玉且甘甜。相傳昔有九龍作惡,文殊菩薩將其壓在山下,此泉即從龍口噴出,故名龍泉。龍泉寺修建於宋代,原為楊家將的家廟。明朝時重修,清末民初由普濟和尚的弟子擴建,曆時14年之久。現存建築多為民國初年修建,寺內石雕首冠五台山,蜚聲海內外。寺前有108級台階,上砌石平台,平台上一座精美的漢白玉石雕牌坊。牌坊上各種石雕圖案不僅精美,而且雕工極為細膩。花蕊草葉細如發絲,薄如輕紗;走獸飛鳥生動活潑,呼之欲出;牌樓上雕刻了108 條蛟龍,石柱上有20隻雄獅,姿態各異,生動逼真。

石牌坊不僅圖案精美而且雕工極為細膩

龍泉寺的建築可分為橫向排列的三所院落,彼此相互貫通,自成格局,這種布局在五台山的眾多寺廟中是不多見的。東院是龍泉寺的主院,分別排列天王殿、觀音殿、和大雄寶殿。中院亦為三層,門殿、宗堂殿、祖師堂。最後一座小院中屹立著一座做工精製、雕刻細膩、裝飾華麗、氣勢壯觀的藏式漢白玉石塔,這便是南山寺第一任主持普濟和尚的墓塔。普濟和尚清朝人士,俗名李德勝,同治年間投筆從戎,忠勇為國屢建戰功,為大清帝國六品官員。同治十二年(1873)以父母年邁體弱請假回家養親,不久父母相繼去世。感歎人生無常,前半生殺伐太多,李德勝遂無誌功名,於光緒元年(1875)在五台山出家皈依佛門,拜南山寺住持靜玉聖福禪師為師,法號普濟。從此他結束了行武的生活,開始了青燈伴黃卷、跏趺習定心、一心念佛的修行。短短幾年便得到佛教真諦,被委派到佑國寺擔當住持。來到佑國寺不久,見該寺規模遠遠不及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等寺院,便發下大心願,出門化緣,振興寺院。他走遍天下,足跡遍及直、魯、晉、豫及北京、天津、東北三省等地,他廣度徒弟,普結善士,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度化了百餘名弟子,教化了無數僧眾,募化了億萬元布施,修建了十八座寺廟,是一位德高望重、聞名遐邇的高僧。普濟塔底座呈四方形,轉角處各有一剛勁有力、身披鎧甲、麵目威武的大力金剛,俗稱四大金剛頂寶塔。普濟和尚被認為彌勒佛轉世,塔身的東南西北四個拱形門內各坐著一個不同神態的彌勒佛,圓形的塔肚上刻著一部《般若心經》,束腰部分有小佛像108座,同時塔身上還刻著普濟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時期圖像,整個石塔造型別致,布局嚴謹,氣勢雄渾,美觀大方。

剛剛在南山寺還是晴空萬裏,來到龍泉寺天上又下起雪來,這已經是今天不知道第幾次下雪了

老天爺好像又關上了開關,片刻間雪停了  

普濟和尚的墓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