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林間溪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發現土耳其之十九 :安卡拉,尋找赫梯千年傳奇

(2012-08-09 21:22:04) 下一個
Day 11 安卡拉: 感受土耳其脈搏跳動, 探索人類文明發展(2 赫梯文明

阿塔圖爾克紀念館出來,我們又奔向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在伊斯坦布時由於時間太緊,很多地方都來不及參觀,其中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能夠去看伊斯坦布考古博物館。現在來到安卡拉,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是我們的必看

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 (Anatolian Civilization Museum

           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位於安卡拉舊城區古城堡附近,是土耳其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館之一,其收藏品以安納托利亞這塊土地上的古代曆史文物為主 軸。展品大致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石器銅器並用時代、青銅器時代、亞述帝國(Assyrian)、 弗裏吉亞Phrygian)、烏拉爾圖(Urartian)、呂底亞 (Lydian) 直至奧斯曼時期。其中曾經在安納托利亞曆史上扮演極重要角色的赫梯Hittite)文物,占據展廳的主要空間。這座博物館1997年曾獲得歐洲年度博物館大獎我們到達時博物館正在維修,所幸他們將重要的文物集中在兩個大廳,我們還是能夠欣賞到他們珍貴的收藏,見識安納托尼亞源長悠久的文明史。


博物館建築是15世紀奧斯曼時期的一個市場

          博物館的庭院擺滿了各個時期的石雕其中古希臘和羅馬的石雕大多沒有頭。據說是因為伊斯蘭教嚴格禁止崇拜偶像所以許多希臘和羅馬時期雕塑慘遭斷頭






赫梯
         出土於孔亞西麵的
Fasıllar village 所以又稱Fasıllar 碑。雕像高8米、寬2.7米、重達70噸。雷神一隻腳站在山神頭上,旁邊是兩頭獅子,出自1300 BC赫梯帝國時期, 這裏是複製品。

 刻有楔形文字的赫梯銘文石碑
 

赫梯文明 (Hittite, 2000-700 BC)


赫梯文明是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和愛琴海地區文明之間的主要鏈環之一,在安那托利亞的曆史上有著重要的作用赫梯人屬印歐語係人種,於公元前2000多年代遷徙至安納托尼亞。赫梯人融合當地哈特人( Hattian)文化,逐漸形成了以城邦為主的赫梯國家。 初為城邦小國,後以哈圖撒斯 Hattuşaş )為中心形成聯盟,漸趨統一。公元前1650年,赫梯王哈圖西裏一世Hattusili I, 16561626 BC )統一安那托利亞地區的各個城邦國家,建立了赫梯王國,定哈圖撒斯為首都, 自稱赫梯偉大的王,史稱赫梯古王國。赫梯國家建立後迅速發展,並不斷向外擴張,其勢力範圍很快到達敘利亞北部地區。 哈圖西裏一世之後,其繼承人穆爾西裏一世(Mursili I , 16261586 BC) 把征服的矛頭指向了兩河流域南部,並於公元前1595攻陷巴比倫城,古老的巴比倫王國從此終結。赫梯成為西亞的首屈大國,世界上最早的帝國。隨後由於王位的爭奪,赫梯帝國陷入短期的混亂。公元前14世紀,在雄才大略的國王蘇皮路裏烏瑪一世Suppiluliuma  I, 1375-1335 B.C.)的統治下,赫梯帝國重整雄風,進入其頂峰期。 赫梯人積極向敘利亞推進,逐步控製了南至大馬士革的整個敘利亞地區,使埃及感到嚴重的威脅。

約公元前1290年,埃及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 1303 1213BC )即位,決心重整旗鼓,與赫梯一爭高低,恢複埃及在敘利亞地區的統治地位。埃及與赫梯的大戰隨之爆發。戰爭持續了幾十年,雙方均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長期的戰爭消耗,使雙方無力再戰,而亞述Assyrian的發展已開始威脅到赫梯帝國的安全。 於是由赫梯國王哈圖西裏世三Hattusili III, 12671237 BC ) 提出,經埃及同意,雙方締結了和平條約。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和平條約。埃及人把戰爭的記載與和約全文刻在了卡爾納克神廟和底比斯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廟的牆壁上,至今這些文字還保留著而在哈圖斯的考古挖掘中,考古學家發現了刻著楔形文字的銘文石板,其中有45封與此條約相關的信函。 條約簽訂後,赫梯王以長女嫁給拉美西斯二世為妻,通過政治聯姻,進一步鞏固雙方的同盟關係。

左圖,刻著埃及拉美西斯二世神廟的牆壁的戰爭場景;右圖,赫梯哈圖斯出土的合約銘文

埃及戰爭後,赫梯帝國實力受到嚴重削弱,本來就不甚穩固的經濟基礎進一步動搖,不久即開始衰落。到公元前13世紀末,海上民族從博斯普魯斯海峽侵入赫梯,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各臣屬國家紛起反抗,赫梯帝國迅即崩潰。帝國瓦解後,赫梯的傳統和風俗一直延續下來。 赫梯人散落在安那托利亞高原中部、東南部以及敘利亞北部地區,形成一些獨立的赫梯王國,繼續顯赫在安納托利亞高原,一直持續到700 BC。這一時期史上稱為赫梯時期(NeoHittite) 公元前8世紀初,亞述帝國崛起、擴張,這些小國被納入亞述國家版圖,赫梯人政權不複存在。   

赫梯人1千多年的統治其遺址遍布安那托尼亞。在近代的考古發掘中,各地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大多收藏在這裏。下圖標示出安那托尼亞的赫梯遺址,紅色為赫梯帝國遺址,黑色為後赫梯時期遺址

走進博物館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石雕像。這是在安納托利亞高原東南部的馬拉提亞(Malatya)的獅子山 Aslantepe 出土的King Tarhunza雕像。 石像高3.18米 ,他身著長袍、手拿酒杯、腳穿拖鞋,為後赫梯時期作品。 

國王 Tarhunza (900-850BC, Aslantepe)


  

赫梯時期(Neo-Hittite,1200-700BC)

Aslantepe

馬拉提亞的Aslantepe 位於幼發拉底河的上遊地區,是上古時期農業發達地區之一,在青銅時期是以蘇瓦部落(Isuwa)的中心。城市後被赫梯人發展。赫梯帝國滅亡後馬拉提亞成為後赫梯時期(Neo-Hittite)的中心直至770 BC, 城市毀滅於卡米侖人的入侵遺址發現有城牆、王宮和大量的石雕。 

王宮門前的石獅,其身上刻有形文字(1050850BC Aslantepe 

城牆上的浮雕

國王 Sulumeli向天神供奉祭品犧牲1050-850BC, Aslantepe)



狩獵1050850BC Aslantepe


加西恩得普 Gaziantep

加西恩得普Gaziantep 是土耳其東南部的一座古城,其曆史可追到赫梯帝國時期 ,被聯合國列入世界城市遺產名錄。它原名叫 Aïntap是赫梯語“國王的土地”的意思,至今這個名字還在非正式使用 加西恩得普有著富饒的農業資源和豐厚的文化遺產。在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眾多的民族如赫梯人(Hittites)、亞述人(Assyrians)、烏拉爾人(Urartian)、巴比倫人( Babylonians)、 波斯人(Persian)、希臘人(Greeks亞美尼亞  Armenians)、羅馬人(Romans)、拜占庭人(Byzantines)以及阿拉伯人(Arabs)都在此地生活統治過。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農業資源,城市在幾千年的改朝換代中並沒有毀滅,而是一代代傳承下來。此地出土的大部分文物收藏在柏林的帕加馬博物館和加西恩得普文明博物館,這裏隻有少量的展品。

獅身上的日月神920 - 900 B.C.Gaziantep
          站在前麵的月神身背雙翼,帽子有新月標記;日神在後,帽上有長著翅膀的圓盤,他們手拿錘子、斧子站在蹲著的獅子身上。 


女神
Kubaba 900 - 700 B.C.Gaziantep
          玄武岩石雕,圖案細膩的帽子,卷曲的頭發顯示了雕刻的精美。長袍的流線襯托出人物栩栩如生。
女神右手都拿著鏡子,左手拿著麥穗或人偶,象征其母神的地位。 


喀卡密許 
Carchemish

          喀卡密許(Carchemish)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其曆史可追到新石器時代,青銅後期成為赫梯帝國最重要到城市之一,於公元前11世紀抵達其頂峰。它位於安納托利亞東南與敘利亞交界處,是赫梯與亞述貿易往來的必經之地。赫梯帝國發展出優良的鐵術,成為西亞各國鐵的主要供應者。由於貿易往來頻繁,亞術的楔形文字也傳入安納托利亞,成為赫梯人熟悉通用的文字。赫梯帝國毀滅後,城市並未摧毀,隨後成為後赫梯王國的首都與貿易中心。 在國王 Kuzi-Teshub的統領下,喀卡密許再創輝煌,Kuzi-Teshub也號稱自己是偉大的國王(Great King)。後來在不斷的戰火中喀卡密許逐漸失去統治主導地位,衰退為一般的地方城市。

遺址發掘的場景


喀卡密許
王宮牆上的浮雕

國王 (1170BC, Carchemish)

 
上圖,列隊的戰士(700 B.C. 下圖,國王 Yariris 和 國王 Kamanis 以及其家人(800 B.C.

手拿武器和坐著戰車的戰神920900B.C. Carchemish


喀卡密許
王宮前石雕  
坐在獅身上的天神
Atarsuhis1050850 BC 左為實物,右為還原圖片。


赫梯帝國時期(1700-1200BC)

 

哈圖撒斯  Hattuşaş

 

          位於博阿茲卡萊( Boğazkale )的哈圖撒斯 (Hattuşaş) 是古代赫梯帝國的首都。 公元前6000年這裏已有人類居住的痕跡。公元前3000年,哈特人(Hattian)集居在這裏,後來的赫梯人侵占並發展成城邦。 公元前19世紀至18世紀,亞述商人在這裏建立了貿易點和居民區,考古發現當時的楔形文字的銘文已經引入哈圖撒斯。 大約公元前1700年,哈圖撒斯曾被燒毀。 公元前1650年,哈圖西裏一世Hattusili I)統一了各城邦小國,建立赫梯王國,定都哈圖撒斯 。此後,城市不斷擴大,公元13世紀城市抵達鼎盛時期,其麵積達1.8平方公裏,由內外兩道長達8000米的雙層城牆所包圍。城牆用大石塊壘砌而成,城門上都裝飾著巨石雕塑。守衛著斯芬克斯之門的是兩座獅身人麵像獸雕塑,守衛著獅子之門的是一對仰天咆哮的石獅,而守衛著皇家之門的則是手拿武器的戰神。據說,守衛南門的一對斯芬克斯石雕曾被德國人帶走修複,其中一隻歸還給伊斯坦布博物館,另一隻卻展出在柏林的帕加馬博物館。在土耳其政府的長期多方麵的要求與斡旋下,才與2011年返回故鄉。城市中有70多座神廟,故又稱神廟之城。內城有宮殿和神廟,外城有勇士、獅子和斯芬克斯的浮雕裝飾。城北牆外有一座石刻陵墓和石窟神廟,廟牆上有精美的浮雕和宏大的銘文巨石;城西北有供奉太陽神和雷神的神廟。城市於公元前1200年隨著赫梯帝國的滅亡而毀滅。直至公元前 800 弗裏吉亞人Phrygian)來的這裏,將城市重建。遺址包括風神鐵休普 (Teshup)的巨大神廟、雙重城牆及其皇家之門(King’s Gate)、獅子之門 (Lion Gate) 和地門(YerKapı,即地下隧道)。 整個地區現在被開辟為博阿茲卡萊國家公園(Boğazkale National Park),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哈圖撒斯的皇家之門(上圖)和獅子之門(下圖)

博物館裏展出的真品,皇家之門的戰神1400BC哈圖撒斯

王宮大門的石獅 1400-1300 BC哈圖撒斯



哈圖撒斯城牆上的浮雕

手拿武器和坐著戰車的戰神1400-1300 BC哈圖撒斯

神與生命樹1400-1300 BC哈圖撒斯


刻著楔形文字的石碑13001200 BC哈圖撒斯)



雅茲勒卡亞 (Yazılıkaya)

 

雅茲勒卡亞 (Yazılıkaya)位於哈圖撒斯東北1公裏處,是哈圖撒斯的聖地。 66座氣勢雄偉的雕像沿著兩排天然的柱廊,在列隊闊步前進有的身攜巨大的彎劍,頭戴錐形冠;有的身著鬆垂的長袍。他們是赫梯人信奉的眾神,左邊為男神,右邊為女神。 這裏是建立在岩石上的祭祀赫梯眾神的露天神殿,考古學家相信赫梯人慶祝新年、祭拜神祇就在這裏舉行。神殿建於公元前13世紀後半葉,蘇皮路裏烏瑪一世Suppiluliuma  I, 1375-1335 B.C.)時期

赫梯12 神(13001200BC哈圖撒斯)


阿拉加霍裕克 (Alacahöyük)

 

          在哈圖撒斯東北麵36公裏處的阿拉加霍裕克 (Alacahöyük)從青銅器時代起就是哈梯文明的中心,也是重要的赫梯城市。在阿拉加霍裕克城南有一斯芬克斯之門(Sphinx Gate),由兩塊高13英尺的巨石守衛著大道,巨石雕刻著7英尺高的斯芬克斯。城門之後是一個大型建築。城牆的下部裝飾著大量的浮雕。此地還發現了13座王陵出土了大量的金、銀、銅器,將在另外章節中介紹。

斯芬克斯雕像(Sphinx,1400BC )   




斯芬克斯之門遺址(1400BC ,Alacahöyük)



         斯芬克斯源於古埃及的神話,它被描述為長有翅膀的怪物,通常為雄性,當時的傳說中有三種斯芬克司——人麵獅身的Androsphinx,羊頭獅身的Criosphinx(阿曼的聖物),獅身鷹頭的Hieracosphinx。亞述人和波斯人則把斯芬克司描述為一隻長有翅膀的 公牛,長著人麵、絡腮胡子,戴有皇冠。赫梯的斯芬克斯似乎增添了更多的種類,我們可以看到:

人獅雙頭獅身
800BC出自Carchemish

長著絡腮胡子、戴有皇冠

 牛頭人身


人頭獅身

鷹頭人身
800BC出自Carchemish

牛頭人 (Kusarikku) 和獅身人 (Ugallu) 800BC出自Carchemish



 

阿拉米(Aramean)類型的斯芬克斯 (700BC,出自Zincirli)

 


在將近1000年的時間裏,赫梯人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首要特征就是多元化。 赫梯人來到安那托利亞後迅速融入當地土著的哈梯人文化,並吸收印歐人的其他移民——帕萊人和盧維人的文化,接受美索不達米亞文化、胡裏人的民族文化以及敘利亞的地方文化,逐漸形成了海納百川、兼容並的赫梯文化。他們借用亞述人的文字、符號拚衍出自己的文字。同時,由於安那托利亞地理位置,赫梯人也成為文化傳播的橋梁。在古埃及文化、兩河流域文化與希臘早期文化的交流中充當了中間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劉大仁 回複 悄悄話 那裏文化徹底斷層多少次,難以想象。最糟糕的是穆斯林對以前的文化的全麵否定與排斥,毀了多少古跡!

土耳其人敘說他們征服以前的曆史,懷有種信賴征服者的口氣與心態。在曆史上看他們是這篇古老土地上的新來暴發戶。
草廬 回複 悄悄話 很過癮,比孔子還早幾百年。同時代的中國文化有多少實物留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