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探索

用不受宗教束縛的思想去看待聖經
正文

羅馬數字

(2011-12-10 07:02:33) 下一個

據教會介紹,聖經傳到中國,經曆了四種語言:希伯萊文→希臘文→英語→漢語。顯然,羅馬語被跳過了。羅馬語文不行數學好,羅馬文字不見經傳,羅馬數字卻舉世聞名。這樣,我們就鮮見基督徒靠文字傳道,他們傳道主要靠嗓子。由於嗓子音量有限,所以,基督徒隻好腿腳勤快點,到人家家去傳道。我第一次接觸基督教的時候,對他們死乞白賴堅持要派兩個人到我家傳道感到大惑不解——這樣的現象我隻從搞傳銷的人那裏經曆過。

羅馬數字共有七個:I1V5X10L50C100D600M1000。這七個羅馬數字也同時是英語字母,所不同的是,英語的26個字母是連續的,而七個羅馬數字是不連續的。

羅馬數字的不連續為他們帶來的巨大好處就是“無罪”。在《使徒行傳》第十六章裏,保羅去監獄釋囚。保羅對獄卒說:我們是羅馬人,沒有被定罪。於是,獄卒就放了他們。

基督教是認定世人都有罪,為何羅馬人獨無罪?基督教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隻自此以後,基督教就成了專為無罪的人定罪、替有罪的人釋罪的邪教。其實,聖經裏的,即“SIN”,不是犯罪CRIME的罪,也不是牧師們瞎掰的所謂偷東西的欲望,學過初中數字的人都知道,這是三角函數正弦符號。這個符號就中間的I是羅馬數字,兩邊的SN都不是羅馬數字,羅馬人因為這個殘缺的數字係統,居然無罪,真是得天獨厚。

然而上帝是不接受殘缺的貢物的。羅馬人因此不被上帝“悅納”。當然,羅馬人樂的不被上帝悅納。常聽基督徒說,“耶穌的一次獻上,為我們做了罪的贖價,我們就得救了”。也就是說“耶穌被上帝悅納了。我們就不必被悅納了”。這就是基督教“救贖”的含義所在。但凡事都有得必有失。我在維基搜索羅馬數字時候,意外的發現了這樣一個故事:古羅馬的神名叫朱庇特。由於古羅馬文字裏沒有JU,於是羅馬人就把朱庇特改名為“IV庇特(估計這個“朱庇特”的“朱”,在羅馬語裏是以“JU”打頭)。

我不太清楚朱(庇特)神的父親朱神父為什麽要給朱庇特神取一個羅馬文字裏沒有的名字,但據查,JU的漢語拚音。感情羅馬人不舉。難怪世界十大男高音大多都出自意大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