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末夏初讀書天

(2014-07-13 07:39:55) 下一個
手拿一本閑書,以一種慵懶的姿勢躺在沙發上,隻要舒服就好;偶爾,瞟一眼窗外飄浮著棉絮一般的白雲的藍天,慢慢地讓遠近鄰居孩子的打鬧聲充滿耳鼓:這春末夏初的大自然給人一種溫存的鼓勵,仿佛在向你耳語:讀書吧!這時候,書架上隨手拈來的任何一本書都帶著一模一樣的邀請,唯獨書架的涵義已經擴展到了無限無形的電子網站。。。

今天看的書是,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時代背景是蘇聯占領捷克的特殊年代,書中男主角是位嚴謹於工作,無序於生活的風流倜儻的外科醫生,女主角是浪漫到骨子裏的理想主義者,無論對國家對丈夫對母親對身邊小狗都有一份誠執到近乎神經質的愛,而她一生行為卻被家庭出身的卑微粗俗套上了無形的枷鎖;看似兩個不同階層,不同家庭背景的男女,被男女之間的無可解釋的愛情帶到了一起。作者反複強調了六個偶然事件,嗬嗬,和我們的名校論預言家的思維大相徑庭。套用一句格式化的話語,男女主人公這兩朵生命之花,曾在人類文明史的長長畫卷上絢麗地綻放過,交織著愛與欲,靈與肉的掙紮搏鬥;又悄沒生息地凋零,在外強入侵和生存重壓下無以生存,無處藏身。

幾乎相同的年代(蘇聯入侵捷克在1968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國,也上演著一場人性和其生存環境相搏的戰爭,一個叫陸焉識的語言學教授和他的被安排的年輕妻子也在一步一步地走著自己的命運之旅,時代背景是紅色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在作者嚴歌苓的筆下,這部小說表現的人性既是脆弱的,又頑強地在荒漠裏開著卑微的小花;人性的對手不僅是強大的國家機器,還有幾千年的文化和愚昧無知,在那兒愛情之花也
開得謹小慎微。

這兩本書交錯地看,給人帶來一種奇妙的感覺,難道兩本書的作者有過交流嗎?有時候覺得陸焉識就是那個外科醫生,而特麗莎降生在中國,成了陸焉識的妻子;以至於兩本書的主人公中四人隻記取了其中一男一女兩個名字;注意筆者無意詆毀任何一位作者,而且交錯閱讀兩本書的理由,僅僅是位去布拉格旅遊的朋友送來的照片和隨口聊起的書名;但是這種交錯閱讀確實不錯,不知學比較文學的學生是否也是一下子古今中外跳躍式地閱讀;這樣一想,令人不由得想把時空交錯發揮到極致,反正大腦皮層是有能力作這些跳跌的,那麽再談談前不久在遊輪上看的饑餓遊戲吧。

饑餓遊戲歸類於科幻片,因為好萊塢導演的太過程式,演員表演的過於誇張,而筆者又屬於凡事究根問底,基本上不會為還沒發生的事作遠景考慮的人,生活本身又不斷提示活在當下。這部電影沒有給筆者留下深刻印象,故事發生在若幹年後的將來,在一個極權控製的國度裏,統治者為了防止民眾不滿和暴動,在十二個被統治的區域挑選兩名男女,讓他們和其他選區的挑中的競爭者互相競爭,廝殺。。。那麽這部僅看了一半,被年輕人追捧的電影,給我留下了什麽疑問呢:難道人類文明史上的悲劇還會一再重演嗎?是作者及編劇或導演過於悲觀?還是他們隻是想給觀眾們一點警示?也許人類真的永遠逃脫不了被操縱的命運?而這強悍的操縱之手究竟來自何方?人類自身?還是上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