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漫談

Franklinyanger 是一位教師。喜愛文學,古典詩詞,國學經典,事時政論.
正文

李銳為胡甫臣《毛澤東怎樣操弄政治運動》作序

(2012-04-03 20:08:39) 下一個
李銳為胡甫臣《毛澤東怎樣操弄政治運動》作序李銳(毛澤東的政治秘書)-------------------------------------------------------------------------------------------------這是一本研究毛澤東怎樣搞政治運動的著作。從1950年就開始發動的一係列政治運動來研究毛澤東,這可說抓住了要害。本書的作者是1939年入黨的老同誌,他不是研究黨史的專家,本著愛黨愛國的不變精神,離休後加入到反思黨史的行列。越來越多的老同誌參加到這個行列,這種群眾性的研究之風,相信定能使黨史更豐富,更真實,更完善。作者讀初中時在重慶入黨,後在南京中央大學經濟係畢業,地下十年中,參加黨領導的學生運動和青年運動。1949年後,他一直在全國總工會的工人日報和工人出版社做領導工作。從1950年批鬥李立三在總工會的工作開始,寫出其中的具體情況,作者的這部研究成果融入了他自己的切身感受,全書沒有空泛的說教,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他從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中毛澤東自己的批示、講話、手稿、書信等記載,來闡述毛澤東本人怎樣提出和操弄政治運動,更令人信服。經過毛澤東本人簽字批示的1949年後的政治運動,作者統計為52次,要是再把各部門、各地區自己搞的一一統計在內,恐怕幾百次也不算多。作者並未將所有的政治運動逐一列出介紹,隻選了幾個具有典型意義的運動做了分析。回顧一下,全國有幾多人沒有經受過政治運動的傷害?政治運動這一項專政的武器,真可算東方共產黨人毛澤東的一大發明,其數量之多,為害之大,手段之慘烈,真是可記入吉尼斯記錄。毛澤東發動的曆次政治運動的主要特點,就是以一言堂專製獨裁,來實現他的烏托邦社會主義的建黨建國路線。同打仗一樣統計勝利結果:土改要消滅多少地主,鎮反要殺多少反革命,三反要打多少大老虎、中老虎、小老虎,反右你那裏要劃多少右派,大躍進畝產多少莊稼,煉鐵煉鋼要出多少噸等等。運動一開始,坐鎮指揮的毛澤東常定出百分之幾的比例,叫你要訂出計劃,運動後期是要核收、對賬的。為什麽逼得人說謊,為什麽會餓死那麽多人,為什麽一座座山的樹都燒得精光,為什麽紅衛兵可以到處抄家,為什麽學生可以打死老師,這都是政治運動的威力呀!作者在書裏沒有高談闊論,沒有引經據典地大講理論,可貴之處就是把一個自認為最具有天才、最為聰明的大人物,如此熱心幹這些的連普通人都會認為的愚蠢的事擺在讀者麵前。這就是曆史,這就是我們中國革命成功後走過三十年的一段曆史。現在還有些左爺們硬認為那是一段毛澤東探索出來的最偉大的時光,甚至主張再走那條道路,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陸定一曾對我說過,毛澤東搞政治運動,從“大躍進”失敗後又發展到“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浩劫,最後還說“七八年再來一次”,這簡直發瘋了。為什麽“發瘋了”?這確實同毛澤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為人品德有關,又同中國共產黨的專製體製、一黨專政分不開。黨員培養成馴服工具,老百姓培養成螺絲釘,自便於形成“聖上英明,臣罪當誅”的局麵。毛澤東年輕時就有誓言:“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我隻對自己負責”。後來從馬克思那裏隻取來四個字:“階級鬥爭”,認為這是推動人類曆史進步的原動力,以“無法無天”“造反有理”的精神,找各種機會不斷地實踐。“八億人不鬥行嗎”!“運動”與“鬥”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核心,他的辯證法隻提“一分為二”,不提“合二而一”,不要同一性,隻要鬥爭性。文化大革命前夕就開展過這兩者之間的大論戰,為十年大動亂作了思想理論準備。由於內戰時期同左頃路線作過長期鬥爭,經過延安整風運動,建立了黨內“一人說了算”的格局,於是“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1950年五一節的口號,最後一條“毛主席萬歲”,就是他自己加上去的。因此,我在論述毛澤東的文章中常說,毛澤東比中外古今的專製統治者都高明之處,就在他以不斷的各種各樣的政治運動,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槍杆子不用了,就用筆杆子,來改造全黨黨員和全國人民的思想,以馬列主義為名的合法理想,“興無滅資”的合法政策,來達到他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理想。黨史專家胡繩晚年也認識到,毛澤東信仰和執行的不過是列寧、斯達林俄式烏托邦以暴易暴的民粹主義。毛澤東是20世紀一個特殊的政治人物,對他的評價,有許多說法。他的前期,領導中國共產黨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般認為這是偉大的,光輝燦爛,人們不大關心他在戰爭年代所犯的錯誤。1949年後,他建立一套獨裁專製製度,執行烏托邦社會主義左頃路線,有大錯,有大罪。兩類評價似乎大相徑庭。現在對毛澤東的功過總結仍列為禁區,導致他犯錯誤的一黨專政的政治製度仍流行於世,阻礙國家的進步和發展。學術研究無禁區,這是盡人皆知的科學常識,以史為鑒,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時代才能前進嗬! 毛澤東讀過那麽多書,學問那麽大,威信那麽高,為什麽會做出那麽多蠢事?讀了這本書你會從作者擺出的那麽多事實裏麵,悟出一些道理。毛澤東聽不進任何一點反對意見,當他用最大的聰明鑄成大錯時,誰也奈何不了他,我再說一句,這是製度使然。為什麽這種落後、愚昧、野蠻的政治製度,時至今日仍如老虎的屁股__摸不得呢?凡屬對過去慘痛曆史有所認識的人,希望國家快速進入信息時代的人,無不認為由一黨專政的舊政治體製必須盡快改革了。我在許多反思曆史教訓的文章中說過,關於人類曆史進步究竟依靠什麽?我們一直處在糊塗之中,長期處在“階級鬥爭為動力”的錯誤理論中出不來。改革開放後,還搞過“清除精神汙染運動”,總是“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朱厚澤當宣傳部長時提出“寬鬆、寬容、寬厚”三寬政策,就被撤職;最後,導致著手全麵改革的兩位總書記下台。從歐洲、北美許多國家的曆史發展,尤其近代以來,看得很明白,人類社會國家的進步主要靠民主同專製、法治同人治的勝負較量,尤其靠自然科學的發展。他們認識到“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絕對腐敗”。(馬英九最近也講到這句話。)英國憲章運動後一直虛君共和;法國大革命產生“人權宣言”,拿破倫當皇帝還推出《拿破倫法典》;美國獨立,華盛頓不當皇帝,實施憲政。總之,權力製衡,三權分立,已成為發達國家治國之本。四百年前,英國的學者培根就說過,知識是推動曆史進步的動力,尤其自然科學能找到絕對真理。哥伯尼日心說開拓了科學新時代,牛頓的力學理論促成歐洲的工業革命,達爾文的進化論使人類得以認識和改造自己,富蘭克林將人類帶到電器時代,愛因斯坦使世界進入核時代,現在信息技術促進知識經濟全球化。中國兩千年以農立國,專製製度愚君昏君統治下,重農抑商,士人以當官為榮,科學難以發展。直到戊戌變法、五四運動才有所覺悟,認識到德賽兩先生的重要。可是從蘇聯傳來的十月革命傳統,使我們“一邊倒”的東西,仍然是政治、經濟、意識形態更嚴重的專製製度。按照馬克思、思格斯晚年的理論,第二國際戰勝了第三國際,社會主義在歐洲各國生長發展了。毛澤東馬上得天下,馬上治之,發明了“思想改造”運動,其對象主要是知識分子,將知識分子視為皮上之毛,直到變為“臭老九”,打翻在地還要踏上一隻腳;而且認為“知識越多越反動,越多越蠢”。文革期間,我們本來就落後的教育更遭到嚴重破壞。所有政治運動尤其文化大革命,使得全國上上下下,無從分辯是非對錯,隻有“盡忠職守”,盲目服從,造成消滅人性 ,摧毀理性,曆史倒退,天下大亂的局麵,真是令人痛心之至!現在總算放棄了毛澤東“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線了,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要“以人為本”,建立“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要“實現精神、物質、政治三大文明”,這都很正確。但問題在,三十年改革開放,經濟已居於世界前列,政治體製改革仍未到位,仍舊是一黨專政,黨大於法,人治大於法治,有憲法而無憲政,被世人另眼相看。以人為本,民主的根基,社會的和諧,都離不開憲法上規定了的言論、出版和結社等自由,必須落到實處。沒有這些自由就談不到“以人為本”,建立不了和諧社會,又哪來什麽社會主義呢?我們現在對付天災已經有舉世稱讚的作為,但如何避免人禍,還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過去那些政治運動,由於沒有民主和法治造成的人禍,現在連反思都還遭到封禁,連言論自由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又如何能徹底避免人禍呢?現在腐敗叢生,到處冤案,大大小小的人禍還少嗎?這就是我們這些過來人最為憂心的問題。我一生的經曆,由於年歲較大,比作者要多一些。八十八歲自壽詩的末聯為“唯一憂心天下事,何時憲政大開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