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

一個閑來無事的人,隨便逛,隨便想,想了就說,說了得閑才寫。
正文

台灣之行 第四日 釋迦

(2011-11-04 16:49:27) 下一個

釋迦——當你看到這兩個字,會想到什麽?佛祖,佛教,廟宇,和尚……等等吧?我也是這樣想的。當我隱約聽到車友們談論某種東西而有shijia這兩個字的發音時,無論如何,都無法把它與食物或者水果聯係起來。

到達這晚要下榻的旅館了,聽說這裏有那種“水果”賣。

我有點猶豫,因為這名字聽起來實在沒有水果的意味。我的同座要去玩卡拉
OK,先離開了。在她離開前,我想,還是弄清楚那個水果比較重要。就試著問她,可是,又不太確定名字。隻好這麽問:“那個東西,要是我買到了,該怎麽吃呢?”她沒有明白,就反問到“什麽東西?”我說:“就是他們在車上講到過的,好像是叫什麽…(此時,我猶豫了一下)‘菩提’的那個東西?”“菩提?什麽菩提,不知道你在講什麽呀。”“就是可以吃的那個什麽東東,大概是叫‘菩提’的吧”?片刻間安靜極了。突然, “哈哈,‘菩提’,哈哈……,是釋迦啦,哈哈……,虧你想得出來這個名字”,我的同座笑彎了腰。我很尷尬的幹笑著說:“因為隻記得是似乎與和尚有關的名字啊,‘釋迦’,‘菩提’,嗯,都差不多的意思嘛”。狡辯中,同座笑嘻嘻的走了。我收拾好了也準備先去看看卡啦OK,然後再去泡溫泉。

下得樓來,一樓大廳的沙發上,已經坐著我們的裏長夫婦,桌長夫婦,和柳夫人以及另外兩個車友。他們看到我,就說,他們已經打電話給賣水果的小販,一會會兒,就可以吃到“釋迦”了。我說,“可是我不知道怎麽吃啊。”“你守著我們這些人,還怕不知道怎麽吃?”,他們都在笑我呢。我還是有點擔心:“會不會好吃啊?”柳夫人說,“非常值得試一下”。原來,他們都是在等著吃“釋迦”的粉絲們。

“滴滴….”,外麵有小貨車停下來,前台小姐來問我們,是不是要買水果?喔,“釋迦”到了!

台灣人真是太聰明了!一看到這個東東,哪能不聯想到“釋迦”這個詞。就是像釋迦牟尼的頭上的發旋呀!大家都買“現在”吃的和過一、兩天再吃的兩種。我想,現在買了現在不吃,以後再怎麽吃就不知道了,當然買現在吃的!買好了,回坐在大廳裏。桌長還特別勤快地另外搬來兩把椅子給我和另外一個車友。“要掰開來,手取那麽一個個的小塊,吃白色部分,綠色的不要吃,要吐籽”,他們一邊教我,一邊示範著。

嗯,真的好吃喔。果肉軟軟的,嚼起來稍稍有點韌性,QQ的,靠近綠色的部位則是沙沙的,很甜,滿嘴清香。

慢慢地把整個釋迦吃完了,不吃完,剩下的也沒地方放。哇,肚子好脹啊。吃完一個釋迦,其實是不用吃飯了,糖份,水份大概都夠,體積也足夠的。

嗨,反正是要泡溫泉的,脹就脹一會兒吧。挺著肚子,找同座去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