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水窪

故鄉隻是我們祖先遷徙過程中的最後一站。。。
正文

兩萬冊圖書於昨日起漂

(2005-12-07 18:44:30) 下一個
圖書漂流起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其形式主要是大家把自己看過的書拿出來放在公共的場所供其它人取閱,完全是義務的。取書讀的人在看完書後再自覺地放回原來的地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所有的人,不論貧富,不論地位,都能有同等的機會獲得知識。 然而也有很多人提出質疑,圖書漂流會不會像過去嚐試過得許多公益活動一樣最終流產。會不會這些圖書最終的落腳點是廢品站。畢竟這是對市民道德和品質的一個考驗。這是在上海,在普陀區。我想起我想起七八年前在我家鄉的時候我們那裏也曾嚐試過放養“廣場鴿”。因為在當時歐美的許多廣場上都會放養廣場鴿,那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令人感動,因此我們市政府就決定也在人民廣場上放養廣場鴿。一次性就放養了500多隻,令市民們感到無比新鮮。不過大概一周左右這些廣場鴿就所剩無幾了,估計它們中有的成了盤中餐,有的進了私家的籠子了。這些圖書的命運會不會像鴿子一樣呢?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市政府沒有就此放棄,一批批新的鴿子被補充進來,同時在各種媒體上進行宣傳,希望大家愛護廣場鴿,珍視親近自然的機會。時間慢慢過去,留下的鴿子也越來越多,後來我們在閑暇時,節假日都喜歡到人民廣場上去喂喂鴿子,那裏也變成了現在當我說起我的家鄉時廣場鴿已經但是圖書就是讓人去讀的,寧願讓它流失也比放在庫裏,家裏好。現在隻能是不斷的流失,再不斷有新的圖書補充進來,同事對市民進行宣傳,提高市民的公德心。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