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貓工坊

好貓如詩的木工工坊,這裏所有的作品都是好貓如詩親手製作。訪問我的主頁:http://timzhao.com
正文

話說古人的裸奔

(2013-07-31 15:28:10) 下一個



話說古人的裸奔

 

讀史的時候你會發現,許多現如今時髦的東西,其實是古已有之,以後任你改頭換麵,也始終是換湯不換藥。隨著江山鼎革,物換星移,許多年後再跳出來,大家還以為又是什麽新鮮玩意兒。就比如說這現代足球,西方世界普遍認為是起源於19世紀的大英帝國,而前兩天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先生講了一番話,突然宣布足球運動起源於古中國,將足球的官方曆史一下子提前了好幾千年,讓我們這些炎黃子孫也好好的跟著自豪了一把。

 

另一個例子就是裸奔。話說裸奔本是一項群眾運動,後來由於曆史原因,銷聲匿跡也有幾個世紀了,直到最近才卷土重來,以陽春白雪的姿態再度出現,正是不鳴則 已,一鳴驚人,迅速在意識形態領域占領了一席之地,成為一項高雅的行為。其實回顧一下,也不難發現這項運動的曆史淵源。

 

上古的時候人們衣不蔽體,那時候光著屁股走來走去算不上裸奔,人們還在必然王國裏為了溫飽而奮鬥,這是生存條件的限製。後來生產力發展了,不免要興起懷古 和崇尚自然之風,裸奔才逐漸成為一項運動。孔夫子的得意門生曾皙曾經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乎沂,乎舞雩,詠而歸。意思是說 和好友們在溫暖的陽光下露天裸浴,在和煦的春風中舞蹈,然後唱著歌一起回家。將裸體運動說得如此的美麗而富有詩意,卻又不失生活的氣息,真正達到了“思無 邪”的境界,難怪連夫子也要讚賞不已。

 

其實論語還不是裸奔的最早記錄,比這再早上一千多年,商紂王就在王宮內建造了酒林肉池,然後讓男女裸奔其間,以此來達到享樂的目的。不過這小子荒淫無道, 硬是敗掉了大好江山。在裸奔運動的發展史上起到了很壞的影響。但是總體看來,先秦時期的裸奔活動大都還算是率性和自然的表現,並且有著比較廣泛的群眾基 礎。同樣是那個乎舞雩的例子,有人曾經用此出過一道智力題:問的是孔門七十二賢人中,成年人有多少,兒童有多少?答案是冠者五六三十人,童子六七四十二 人,加在一起正好是七十二弟子的數目。想象一下,這樣一支七十二人的裸泳大軍,一定是巍為壯觀。要是沒有廣泛的群眾認同度,也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




 



圖:酒林肉池, 發表於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作者:張紅年

如果你到秦始皇兵馬俑參觀,會發現有些陶俑是半身赤裸的士兵形象,這是由於秦人勇猛尚武,戰場上經常甩掉鎧甲衣物,赤膊上陣,這是裸奔運動最為陽剛的一 麵。當六國的士兵看到千軍萬馬赤裸著身體,無數精壯的猛男持著明晃晃的武器衝殺過來,那該是何等的聲勢!何等的震懾!魂飛天外之際,江山已經易手,天下成 了大秦的天下,從此開創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時代。這樣的裸奔完全是酣暢淋漓的性格發揮,沒有表演,沒有嘩眾取寵,真正體現了西北漢子豪爽、熱 情的男兒本色。奇哉,壯哉!

 

到了兩漢魏晉時期,裸奔運動逐漸有了做秀的味道,成了表現個人形象的宣傳工具。但是仍然有一些誌存高遠的有道之士,用裸奔來表現對現實的反抗和對自由的向 往。這個時期的裸奔運動,更多的被賦予了浪漫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比較出名的有三國的許褚裸衣戰馬超,那應該是對先秦勇士們的尊崇與複古吧。還有彌 正平裸衣罵曹,說得是曹操想請彌衡為自己效力,誰知彌衡不喜歡曹丞相,在大堂上將曹營上下奚落一番,最後幹脆脫掉衣服,擊鼓罵曹,以此達到羞辱權貴的目 的。這才演繹出了“漁陽三撾,擊鼓罵曹”的千古名劇。後來有人又仿照裸衣罵曹的典故,寫出了諷刺關羽的《漁陽三撾,裸衣罵關》的故事,且看如何罵來:

 

一撾鼓,罵一聲,關羽你個匹夫。
大草包,享盛名,象首牲擺了豬。
且待我,裸衣罵,把爾臭史托出。
爾本是,一流氓,殺了人避在遠途。
走到那,涿郡時,遇著了劉先主。
恩義結,如兄弟,起兵保那皇圖。
汜水關,斬華雄,名傳了千古。
其實是,孫文台,他打的此虎。
虎牢關,戰呂布,弟兄們奮武。
也都是,說書的,無事裏生糊塗。
你隻是,一弓手,沒多少功夫。
釀兩天,存三日,充什麽陳醋!


 

如此一罵二罵三罵,將關羽的浪得虛名揭露得體無完膚,真是痛快淋漓!這樣的裸罵,需要的是勇氣和正義,也正體現了魏晉時期對人性的張揚。和彌衡同時期的劉 伶是另一個裸奔的例子,這位劉伶是一個活寶,平生隻好喝酒,經常拎著酒壺到處雲遊,整天爛醉如泥,還讓仆人帶著鐵鏟跟在後麵,囑咐“死便埋我”。劉伶的另 一大怪辟是在家裸居,偶爾讓外人看見了,說他有傷風化,他便毫不在乎的反駁說我是在拿我的房屋做褲子,你現在進了我的房,等於是鑽進我的褲襠裏麵來了。劉 伶傳世作品也隻有一篇,就是歌頌酒徒的《酒德頌》,如此一個古代的嬉皮士,居然也位列竹林七賢,可見那個時期對個人魅力、性格與才華的寬容。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裸奔運動也逐漸失去了群眾基礎,成為傷風敗俗的嚴重事件。記得在西遊記裏麵,孫悟空從五行山下麵跑出來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剝掉虎皮 作衣服,可見裸奔在明朝中葉已經不得人心,連動物都知道廉恥。其實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理性與道德逐漸在人們的意識中占了上風,裸奔運動也就很自然的退 出了曆史舞台。

 

反觀中國的裸奔先驅們,其下場也大多是不如意的:孔子是聖人,人們自然不敢說三道四,而紂王則不會那樣走運了。孔夫子也曾經說過,“紂之過,不如是之甚 也,是以君子恥據下流,天下之過皆歸焉。”意思是說一個人幹壞事出了名,就要替別人背黑鍋,天底下所有的爛帳都要算在他頭上了。後來的秦國孝文王,也就是 秦始皇的祖父,可以算是紂王的知音,喜歡在宮中逼著宮女們裸奔取樂,後來被孝文王逼死的宮女陰魂不散,硬是化成厲鬼嚇死了孝文王,這個短命帝王隻在寶座上 坐了一年的時間。

 

彌衡的裸衣罵曹也付出了代價,最後曹操還使用借刀殺人之計把彌正平滅了口,算是出了胸中的一口惡氣。還有裸衣戰馬超的許褚,結果是背後中了三枝箭,大敗而歸。對許褚的中箭,明朝大才子金聖歎的金批三國中有一句眾人皆知的評語,叫“誰教汝裸衣”,真是絕妙的諷刺!

 

綜上所述,當裸奔變得不合時宜的時候,或者是裸奔者心術不正,偏離了孔夫子“思無邪”的原則時,都會給裸奔者帶來災難。裸奔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它也正好折射出了社會文化發展的軌跡。

 

不過到了當代,裸奔運動又有了欣欣向榮的趨勢,首先是以舶來品的麵貌出現,而裸奔的實施者們也不需要承擔先驅們所麵對的風險:在他們的頭上往往有一圈藝術 和文化的光環,裸奔是純潔的,神聖的,他被堂而皇之的冠以一個新的名稱:行為藝術。這樣就解決了名的問題。伴隨著名,裸奔又往往能夠為裸奔者帶來豐厚的利 潤,可謂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子曰:富貴如有道,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何況裸奔乎?這樣有中國特色的裸奔運動,做到了魚和熊掌兼得,兩全其美,實現了從 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過度,真的很有些“與時俱進”的味道了。




注:最近正在將我舊博的文章轉移到文學城博客,這是第二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十方旗 回複 悄悄話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這原來是講裸奔,真是振聾發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