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舟賞景

隨波逐流看風景,優哉遊哉度人生。
個人資料
打魚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兩個哥哥

(2025-07-15 05:29:37) 下一個

    我有兩個堂哥,他們同父同母,五官也極為相似,但是他們從表情到說話,從性格到行事,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當他們兩人坐在一起,我觀察到他們的關係似乎也反調了,弟弟殺伐了斷,像一個有擔當的哥哥;哥哥小心謹慎,反而像聽話的弟弟。想起他們自少年時代起就不同的人生軌跡,感歎生活環境對人的性格塑造真的不容小覷。
    兩個哥哥在少年時代就先後失去了父親母親,我的伯父伯母。那時大哥剛進初中,小哥也就七八歲左右。我爸爸和我的叔叔是他們唯二的親人,商量結果就是一人撫養一個。叔叔在農村,照理說大哥年齡大,留在農村,會成為叔叔的好幫手。但是大哥因是長房長孫,一直比較受寵愛,讀書成績好,在村裏以「小秀才」聞名,他的父母和已經過世的爺爺奶奶,也一直以培養讀書人的方式待他,他會讀書,卻四體不勤。可能因讀過書,知道為自己爭取,所以他來到我們家,繼續學業,留下懵懂的小哥在老家鄉下放牛,自此沒有踏進學堂的大門。
   大哥初中畢業後,不聽我父母要他上高中的勸阻,執意要上職業中專,可以早點工作。也正是這個執拗的堅持,讓他避免了當知青的命運,他的其他上高中的同學,都無一列外地到農村修了好幾年地球。大哥中專畢業就分配到工廠,人老實勤快,態度誠懇,工作還算順遂,結婚成家生子,也得到我父母的關照,生活雖平凡但也平靜。
    小哥在叔叔家的生活就一言難盡了,因為他比叔叔家的孩子都年長,除了小時放牛,長大幹農活,叔叔嬸嬸身體都不好,還要幫忙幹家務,他在貧困和文盲中與命運拔河,也像一頭牛一樣辛苦。
   也許因為窮,也許叔叔沒顧上,眼看年近30歲,還是光棍一條。這時候,小哥采取了一個行動,就是這個行動,方顯示小哥的生活智慧。他拿出好不容易攢下的所有錢,大概幾百塊,那是七十年代中,最窮的年代。第一次坐著火車從老家來到我家,希望我媽媽幫他找一個媳婦。他的突然出現和那突兀的要求把我爸媽嚇了一跳,但更讓他們不解的是,一個最多去過附近集市小鎮的文盲,是怎樣坐火車來到千裏之外的另一個城市,又怎樣從城裏的火車站輾轉幾十裏,找到我們這個交通不便的礦山。總之,他讓爸媽看到了一個精明,有主見,有行動力 的年輕人。

   我媽說,就憑他這次行動,就證明他有能力撐起一個家。我媽發動她所有家住農村的同事,幫我小哥物色對象。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同事介紹了他鄰居家的姑娘,也是自幼喪失雙親,跟哥嫂長大,寄人籬下,受盡白眼。聽完小哥的情況,感覺兩人就是一根藤上的兩個苦瓜。再一聽小哥家上無公婆,下無小姑小叔,進門就能當家,姑娘忽略離家千裏的距離,立即同意與我小哥見麵。我兩個哥哥也算儀表堂堂,不同之處在於,大哥文氣謙和,小哥俊朗英武。姑娘一見小哥就動心了,隻是疑惑小哥為何一直戴著帽子,真相是小哥因小時頭部長癬,是個禿頭。因為是冬天,很容易就打馬虎眼過去。

    其實我媽開初就想坦誠相告小哥禿頭的事實,都被小哥堅定給擋了回去。小哥說要讓姑娘相信了他的人品以後,再說不遲。小哥幾乎每天都要步行去姑娘家,十幾天下來,獲得全家的高度認可,據說姑娘也整天笑靨如花,兩人感情升溫很快。我們難以想象,小哥除了幫她家幹活外,還用了什麽魔法贏得姑娘的心。

   一天,小哥帶姑娘單獨進城,回來以後,有點悶悶不樂,我們猜,可能小哥露真顏了。果然,第二天介紹人來說,姑娘要再考慮一下。我們都歎氣,姑娘要反悔了。誰知過了幾天,又把小哥叫過去,小哥回來後喜笑顏開, 說姑娘也想開了,認為人好才是第一重要的,她不想再過寄人籬下的生活,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家。我們全家都為小哥開心,因為這意味著,小哥也擺脫孤獨之生了!我爸爸和大哥尤為高興,說早逝的伯父伯母也會含笑九泉了。

   還是父母出資,請姑娘的哥嫂和介紹人在餐廳吃了一頓飯,又給姑娘做了幾身新衣裳。我還記得,姑娘點名要的布料叫燈芯絨和格子線呢,她說今生能穿上這樣的衣裳,是她兒時以來的夢想。

    小哥和小嫂回到了老家農村,雖然窮,但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小哥能吃苦,後來包種了上百畝地,還成了當地的種地能手。兩人養育了一男二女,營造了一個溫馨家庭。幾年後小哥小嫂回娘家,小嫂說嫁給小哥不吃虧,小哥有擔當,對她又體貼,特別愛孩子,她終於是一個有家有依靠的幸福女人。
   大哥在工作中的順遂,是靠他的學曆,忍耐,好學和謙和贏來的,外加還有一點命運的眷顧。小哥則在生活的荒野中野蠻生長,靠強悍,精明,堅韌,靠不服輸,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贏回被命運奪取的幸福。
   我們全家都感歎,以小哥的智力和精明,如果能有機會讀書,他的成就肯定會超過好多人。但細想一下,如果不是被生活如此捶打,又是否會有這樣的聰明才智迸發出來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